EN
https://www.gov.cn/

專訪: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利好世界——訪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2019-11-24 15: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利好世界——訪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新華社記者樊宇 王沛 劉紅霞

在全球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增長依然保持在合理區間,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對世界來説非常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格奧爾基耶娃近日第一次以IMF總裁的身份訪問中國。10月就任總裁一職的她是1944年IMF成立以來首位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總裁,也是繼其前任拉加德之後第二位執掌IMF的女性。

在專訪中,格奧爾基耶娃首先談及中國經濟。她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降至10年來新低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下滑,但依然位於目標區間內。她對近一年來中國政府減稅降費、利率調節等財政和貨幣政策措施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表示讚賞,認為改革“不僅有利於當下的經濟增長,也有利於提升長期競爭力”。

“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增長的重要動力,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三分之一,因此中國經濟的穩定和健康對世界來説十分重要。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將逐漸從以製造業為主的增長模式向消費和服務業驅動轉型。”格奧爾基耶娃説。

在談到世界經濟和全球化進程面臨的挑戰時,格奧爾基耶娃説,生産率降低和一些國家的老齡化問題是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一些經濟體的寬鬆貨幣政策總體而言起到了提振經濟的作用,但低利率政策維持時間過長有可能推升投資者風險偏好,從而增加金融系統脆弱性。“IMF將密切關注這一問題,併為成員國提供合理政策建議。”

去年10月以來,IMF已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在今年10月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至3%,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IMF認為貿易不確定性、製造業疲軟、地緣政治風險是主要拖累因素。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貿易緊張局勢給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不確定性是企業投資“最大的敵人”。她指出,通過“建設性的磋商”來化解分歧非常重要,有利於恢復信心。

她同時強調,國際貿易體系亟需改革,以更好地反映當下的經濟現實並更具包容性。唯有這樣,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貿易才能開足馬力,動力才不會閒置。在全球化進程中,因為技術變革和全球價值鏈的分工,一些人被甩在了後面,各國政府和IMF這樣的國際組織都要採取措施“緩衝”全球化給這些人群帶來的衝擊,減輕貧富分化、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同時讓經濟增長更具包容性。“這些挑戰沒有國家能獨立應對,全球意識非常重要。”

在談到IMF未來改革時,格奧爾基耶娃説,IMF計劃于明年啟動並在2023年完成第16次份額總檢查,希望以此來更好地反映出世界經濟版圖的變化。“作為首位來自新興經濟體的總裁,我非常希望IMF能為所有成員國提供充分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她強調。

份額是IMF的主要資金來源,IMF定期進行份額總檢查。2010年IMF完成第14次份額總檢查,決定總份額增加一倍,並將超過6%的份額轉移到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這項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2016年生效後,中國成為IMF第三大股東。但今年的第15次份額總檢查在份額調整方面缺乏進展,IMF承諾在第16次份額總檢查中再次審視份額的充足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