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型論壇接踵而至 彰顯中國經濟強勁脈搏

2019-10-31 09: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班娟娟 王文博 羅逸姝)《經濟參考報》10月31日刊發題為《大型論壇接踵而至 彰顯中國經濟強勁脈搏》的報道。文章稱,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走向尤受各界關注。“見一葉而知深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近段時間,各地接連召開的大型經濟論壇和博覽會,成為觀察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窗口。

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到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從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到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從第85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到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從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到規模和質量上均超首屆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型經濟論壇和各類博覽會接踵而至,持續釋放各種利好,彰顯中國經濟強勁脈搏和澎湃之勢——科技創新信息更多,改革開放信號更濃,企業投資信心更強。

不畏浮雲遮望眼 中國經濟底氣足

聚焦當下,中國經濟具備充足底氣。9月初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指出,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需求拉動協調性明顯增強,産業升級步伐穩步加快,創新驅動力不斷增強。

“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潛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可能會産生無窮的創造力。”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信心不減。“我國近兩年依然有條件保持6%以上的經濟增速,2020年後經濟增量依然是全球最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判斷。

10月25日,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19年秋季預測發佈會”上,百位經濟學家問卷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中國經濟能夠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這種信心來自於中國巨大的市場,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還來自於中國經濟不停歇的改革步伐。多位專家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逆全球化思潮暗涌。中國經濟仍保持戰略定力,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短期波動不改向好態勢。面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明確目標,中國這艘巨艇仍蹄疾步穩、勇毅篤行。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地方政府和中國企業共同的目標。11月2日至4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將在山東濟南召開,論壇將聚焦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聚力建立現代化産業體系,研究探討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推進政商對話、政企合作、招商引資,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企業創新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創新驅動風潮起 促進發展新動能

數字經濟正以澎湃之勢,蓄勢中國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同比提升12.9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標桿還在加快打造。10月20日召開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區)、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授牌並正式啟動創建工作。

中國科技創新環境持續優化。10月29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開幕。包括4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上百位中外院士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共同探究全球科技發展趨勢。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不斷強化原始創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持續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聚焦生命健康、資源環境、物質科學等前沿領域超前謀劃、前瞻佈局。不斷強化開放創新,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集聚、配置一流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

借助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的集群效應,臨港新片區正在加快建設“WLA科學社區”。“‘WLA科學社區’立足於為臨港、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頂尖科學家交流地標。”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未來已來,世界可期。

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中國科技創新步伐仍在持續加快。以“5G融合,共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3日召開。三大運營商將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最新進展也將亮相。

“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技術進步、創新驅動是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招。新經濟、新産業、新業態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正致力於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儘快在“5G+行業”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實現供給結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之一,本土的科技人才和創新成果正在不斷涌現,與此同時,中國也堅持開放創新理念,願意與全球科技工作者廣泛交流、充分協作,共同推進科技研發和創新的不斷進步。”

開放步伐不停歇 世界經濟添活力

作為新型開放大國和經濟轉型大國,中國還在通過全方位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併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10月26日,“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第85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與會嘉賓指出,我國將從多個領域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以開放創新為重點形成高質量發展新突破。備受關注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正全力落實各項改革舉措,深化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開放制度的建設也在加速。國家發改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徐善長在論壇上透露,我國正在加快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將從優化清單動態調整機制、聯動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完善清單信息公開機制、推動清單措施與網上行政審批事項無縫銜接、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等六方面來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體系。

中國的發展不只聚焦自身,還著眼于全世界的共同發展。一年前,我國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數日之後,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又將如期而至,而本屆博覽會在規模和質量上均超首屆,將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更多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將在進博會“全球首發、中國首展”,國內外採購商和專業觀眾有望超過50萬人。

“進博會既是中國主動擴大進口,向全世界優質商品和服務敞開市場的重要舉措,也展示了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與誠意。中國致力於通過貿易和投資,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此次展會展覽面積兩次擴大,仍然‘一展難求’,也體現出全球供應商加持中國市場的信心。”張海冰説。

“中國不斷敞開開放大門,給世界也帶來了巨大紅利。”盤和林指出,根據WTO統計2016年數據計算,中國每增加10%的進口,將會給其他國家帶來約1392億美元的出口增長,平均提升0.21個百分點。對於國內經濟而言,進口種類和規模的擴大,也有助於彌補我國産業結構的薄弱點,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

一系列的開放舉措將有效促進中國發展的提質增效。“作為新型開放大國的中國,過去4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由此,需要以開放創新的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以開放創新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優勢,以開放創新釋放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