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村電商雙向發展助振興

2019-11-26 07:1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23日,世界銀行在北京發佈《電子商務發展:來自中國的經驗》報告。報告顯示,通過線上市場,中國農民可以和市民一樣享受方便快捷、品種多樣、價格低廉的産品。農村電商發展還為農民提供了更多收入途徑。不久前,農業農村部和中央網信辦聯合發佈了《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年)》。報告提出,要通過“填鴻溝”“補短板”“促融合”等措施,充分挖掘信息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

“兩份報告的共同點是強調電商推動農村市場雙向發展,既讓工業品進村,也讓農産品進城。”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要加快建立適應電商發展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讓手機成為農民的新農具,讓互聯網成為農村的新鄉貌,把數據和信息融入鄉村振興全過程。

農村電商增速持續領跑——

平臺正下沉,網點更密集

目前,農業系統的益農信息社、郵政系統的村郵站、供銷系統的供銷e家等服務網點都延伸到了鄉村,逐步將農村網點打造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平臺。同時,大型平臺類電商和專業農産品電商等也不斷下沉,加密鄉村網點,集網絡銷售、信息服務、便民服務、物流服務、農村金融服務等功能于一身。

在越來越多的基層村組,信號塔和光纖成為農業發展的新支點,數字經濟在農村開花結果。《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年)》顯示,2018年,全國農村電商超過980萬家,累計建設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個,鄉村服務站8萬多個,快遞網點已覆蓋鄉鎮超過3萬個,形成了覆蓋縣、鄉、村的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以農村為主的下沉市場電商增速正持續超過城市。”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介紹,我國行政村光纖和4G網絡通達比例均超過98%,支撐了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據統計,2018年,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達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吸納了2800萬農民就業。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已批復建設13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認定210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今年在蘋果、大豆等六個品種上開始建設全産業鏈農業大數據。這意味著,農村電商用戶規模增長仍然有很大空間。

焦點由下行轉向上行——

不光要省錢,還要能掙錢

當前,農村電商已經成為農村創業創新最活躍的領域,改變著鄉村的面貌。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説,截至目前,全國返鄉入鄉雙創人員累計達到850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的創業創新項目依託互聯網獲取信息、營銷産品。隨著農村電商的範圍不斷拓寬、形態日益豐富,農村電商主體間的競爭從下行服務拓展到上行服務。

空間上的“萬水千山”正在變為網絡裏的“近在咫尺”,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讓農産品出村進城、脫貧增收。農業農村部組織了對59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互聯網+”特色産業扶貧工作調研,利用電商手段發展特色産業帶動脫貧佔脫貧總人數的15.7%。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良富村是電商扶貧示範村。當地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村級電商服務點等納入電商扶貧扶持範圍,對電商主體採購貧困戶産品、貧困戶自主電商創業等給予扶持,村民收入迅速提升。

“過去,傳統電商把大量消費品輸送到農村,對活躍農村流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鄉村振興來説,更重要的是幫助農民把農産品賣到城市,即農産品上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仇煥廣表示,電商創新的農産品上行體系,為小農戶直接對接大市場提供了可能。這種模式不僅惠及農産品供需兩端,也是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關鍵。

打通最初和最後“一公里”——

知道種啥好,收成賣得快

當前,農村電商依然面臨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供應鏈體系不完善等制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認為,儘管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和流通設施有了較大改善,但農産品加工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仍是制約農産品出村的最大瓶頸。消費者對新、奇、特、優農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但其生産組織化程度低、上市時間集中、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滿足網絡消費的特點。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已基本建立,但為農産品電商上行服務的內容仍然偏少,農産品上網門檻高、運營成本高、營銷推廣難等問題仍然突出。

“只有賣不掉的農産品,沒有種不出的農産品。”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闔成説,在供應鏈體系方面,當前農民最想知道,春天種什麼對,秋天收什麼好,怎麼賣收入高,最大的期盼是打通“最後一公里”。要開展智慧技術的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農業生産的智慧化水平,降低生産成本。因地制宜發展“互聯網+”特色主導産業,以信息化帶動規模化、標準化,輻射鄉村創業創新,提高農業生産的現代化和農民服務的便捷性。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在基礎設施方面,要以加強産地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突破“網”“端”“流”的限制,打通“最初一公里”。加強“網”的建設,推進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覆蓋率,降低使用費用,為農産品上行創造基礎網絡條件。加強“端”的建設,加快推進分等分級、包裝、初深加工等設施設備向前端佈局,提升産地農産品商品化處理和加工能力。加強“流”的建設,完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擴大産地冷鏈的覆蓋範圍,讓優質農産品能夠安全送到消費者手中。(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