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去除國資監管越位、缺位、錯位現象——國資委放權,轉向管資本

2019-11-29 07:3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國有資産監管體制改革也與時俱進。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為何強調“管資本”?“管資本”究竟是管什麼?怎麼管?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有資産監管職能轉變的實施意見》,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關於“管資本”的基本思路。

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有資産監管體制改革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從適應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到轉向適應市場經濟,再到中共十八大以來提出要以管資本為主。

“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關鍵是要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説。

這一轉變背後,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歷經多年改革發展,現階段國有企業的規模體量、資産證券化水平、集團化運作形態、市場化經營機制等,均比10年前、20年前發生了深刻變化。截至2018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210.4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總額58.7萬億元。特別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産總額和營業收入佔比均超過60%,利潤總額佔比超過80%。

“中國國有企業已經進入了資産資本化、股權多元化的新階段,傳統‘管人管事管資産’模式在監管內容、監管對象、監管方式等方面都迎來明顯挑戰和壓力。”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

此外,當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約七成。原來針對國有獨資、全資企業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於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同時,解決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仍然存在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問題,消除國資監管越位、缺位、錯位的現象,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産監督機制、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也迫切要求加快推進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的轉變。

更多聚焦資本佈局和回報

“管資本”具體是管什麼?

根據《實施意見》,可以歸納為“管佈局、管運作、管回報、管安全、管黨建”5方面,即聚焦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管好資本佈局;聚焦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管好資本運作;聚焦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管好資本收益;聚焦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管好資本安全;聚焦加強黨的領導,管好國有企業黨的建設。

圍繞“管資本”這條主線,近年來國資系統已經進行了許多探索。例如在資本佈局調控方面,通過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佈局,推動存量資本有序進退;通過主業管理、負面清單等方式,引導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推動從資源、資産向資金、資本的流動和升級等。

作為重要的改革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促進國有資本佈局優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累計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110余個、金額超過2000億元,超過投資總額的六成。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雖然沒有主業限制,但發展不能失焦。國有資本運營既要增強資本流動性、提高回報率,又不能只盯著財務回報,要通過投資引領、培育孵化等方式,促進國有資本佈局優化,在落實國家戰略上發揮應有作用。”中國國新董事長周渝波説。

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方面正在考慮編制國有資本佈局中長期規劃,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

告別規模和速度“情結”

從“管企業”到“管資本”,必然涉及監管方式的變化。怎麼管?

一方面,轉變監管職能。《實施意見》指出,要從對企業的直接管理轉向更加強調基於出資關係的監管;從關注企業個體發展轉向更加注重國有資本整體功能;從習慣於行政化管理轉向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從關注規模速度轉向更加注重提升質量效益。

另一方面,優化方式手段。強調實行清單管理、通過法人治理結構履職、分類授權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例如,要以國資委權力責任清單為基礎,厘清職責邊界,將不該有的權力攔在清單之外,保證清單內的權力規範運行。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將做好與《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版)》的有效銜接,及時修訂國務院國資委權力和責任清單。

“這是第一次用規範性文件的方式明確向管資本轉變的有效路徑。”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説。他進一步闡釋説,在監管中,行政化管理的特徵就是重審批輕監督,這無疑會影響企業的自主權和效率,調整為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就意味著依靠企業章程。再如,過去是“管企業”,總希望更多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很難擺脫“速度情結”和“規模情結”,但速度和規模未必是好的質量和效益。國有資本不光要做大,更要做強做優。(記者 李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