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南南召:特色林業助脫貧

2019-11-29 15: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11月29日電 題:河南南召:林生“九子”助脫貧

新華社記者 李鵬

脫貧攻堅以來,在政府引導下,貧困戶景清軍家的地里長出了6萬元的“綠色資産”——3畝玉蘭和女貞,而貧困戶裴明雲家的地裏則長出了5畝的黃梨和辛夷。正是靠著這些林業“生出”的致富産業,分別來自河南省南召縣小龍灣村和崔莊村的二人都脫了貧。

南召縣被譽為“中國玉蘭之鄉”。記者在這個貧困縣採訪,圍繞“林+N”扶貧,該縣依靠本地林業特色,培育出了林苗景、林果藥、林蠶菌、林養遊等多條林業特色扶貧産業鏈,不僅幫助許多群眾脫了貧,而且使得地方扶貧産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生態化邁進。

在城郊鄉和留山鎮交界的上店村、柴崗村,記者看到,這個貧困縣計劃投資約7億元的國儲林1號基地,把原來1萬多畝的荒山變成了梯田,田裏的玉蘭林排列整齊,林下是套種的丹參和白芨。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後總面積將達4萬餘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玉蘭森林公園,“而項目實施以來,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已帶動近200戶貧困戶脫貧。”

按照規劃,該基地未來還將融入旅遊元素,開發鄉村休閒項目,打造集生態農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于一體的“林苗景”現代農業綜合體,屆時周邊兩個鄉鎮的4個村將全部端上生態林業的“綠飯碗”。

這僅僅是南召縣“林生九子”産業扶貧的一例。在白土崗鎮杜村,受政府林業投資帶動,民間資本也積極響應,佔地260畝、以名貴中藥材良種培育為主的扶貧産業基地自2018年8月開工後,至今已建成100個大棚,帶動周邊246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材600余畝。

“林下套種讓中藥材種植很搶手。”項目負責人之一的郝洪波是返鄉創業人員。他從販賣中藥材起步,林業扶貧啟動後迎來大發展,連續成立了數家中藥材種植公司。他説,中藥材資源豐富的南召縣是“辛夷之鄉”,“以前種植分散、規模小,而依靠林業藥材一體化,産業帶貧能力更強,企業和農民雙豐收。”

除了林、苗、藥,南召縣還是柞蠶養殖大縣。全縣年産柞蠶繭150萬公斤,佔全河南省的60%以上。養柞蠶每年要伐一次林,以便第二年柞樹長出新葉喂蠶。以前,蠶農把砍掉的柞樹當柴燒。現在,柞樹枝回收再利用,變身“菌棒”,不僅解決了燒柴污染,而且變成了一個億元大産業。按照南召縣規劃,未來3年通過發展1億袋香菇種植,50萬畝柞蠶養殖將帶動林業增值7億元以上。

據統計,“林+N”扶貧以來,南召縣發展林果基地14萬畝、花卉苗圃30萬畝、中藥材種植52萬畝、林下養殖300多萬頭(只)、養蜂2萬多箱,53個貧困村、630戶貧困戶通過“林蠶菌”每年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30多個“森林村莊”每年接待遊客超過20萬人次,全縣六成以上貧困人口通過林業實現脫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