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鬧市中“看山” “山谷”中消費——新業態點燃長春“夜經濟”

2019-12-10 11:0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12月10日電 題:鬧市中“看山” “山谷”中消費——新業態點燃長春夜經濟

新華社記者 段續、王曉林

隆冬時節的吉林省長春市,夜間溫度在零下20℃左右。下午5點,天已全黑,穿著厚實的行人步履匆匆,即便是在熱鬧的商圈,晚間也是人煙稀少。但今年有所不同,一座名為“這有山”的室內文旅小鎮在鬧市區開業,打破了東北冬日晚間的寂靜。拍照、讀書、品美食……“夜經濟”的新業態,讓許多“東北人兒”從寒冷天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行人和車輛從長春“這有山”門前經過(12月7日攝)。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開業不到三個月,“這有山”工作日和週末的日均客流分別達到1.5萬和3.5萬人次,夜間客流佔一半以上,直接帶動2100多人就業。

為何如此火爆?長春這有山文旅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興彥認為,人氣爆棚的背後,是群眾消費能力的穩步提升,是消費活力的逐步釋放。“大家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購物,而是期待更多時尚體驗。”呂興彥説。

寒冷的天氣裏,有什麼夜生活?東北人的回答往往簡單乾脆:天兒這麼冷,要麼在家待著,要麼找個地方吃烤串。夜間消費選擇少、業態單一,恰是東北發展“夜經濟”的潛力所在。

瞄準市場空白,結合東北氣候特點,這有山文旅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打造了集文化、旅遊、商業為一體的室內景區項目。“群眾在文旅和休閒方面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是我們大手筆投資的底氣。”呂興彥説。


“這有山”室內人頭攢動(12月7日攝)。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一個在室內遊覽的山丘景區,搭配琳瑯滿目的蜿蜒山路、具有中式風格的山間建築,是“這有山”給人的直觀感受。可以看、可以吃、可以逛、可以拍照,還可以觀演出、品美酒、做手工藝品,一座“這有山”,成了長春市民爭相打卡的“網紅勝地”。

旺盛的消費,讓眾多商家看到機遇。


消費者在“這有山”內點餐(12月7日攝)。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國際知名的咖啡連鎖品牌,選擇將瞄準高端咖啡愛好者的“甄選店”落戶在“這有山”;國內一家連鎖火鍋餐飲企業,同樣把主打高端路線的“白玉蘭店”開在“這有山”……

“我們在這裡投資120萬元打造的書店,開業後口碑不錯。”貓的天空之城概唸書店創始人徐濤説。

當初,“這有山”找到徐濤表達吸引投資意向時,他還在懷疑:在長春開店,能行嗎?而事實讓徐濤出乎意料,在全國55家門店中,長春店的營業額躋身前5。“東北旺盛的文化消費需求,一定會讓書店越來越好。”徐濤説。


“這有山”裏一家酒吧門前人來人往(12月7日攝)。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數據顯示,2019年“十一”假期開業的“這有山”,首月營業額近2800萬,即使進入冬季,11月的營業額也達到2100萬元。伴隨著一系列節慶活動,12月的營業額還會增長。

新業態激活市場的背後,也有政府的努力。開業前後,長春市商務、城管、交管部門齊上陣,幫企業跑手續、解難題,治理周邊環境。


兩名消費者在“這有山”一家書店裏聊天(12月7日攝)。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3%,不斷鼓起的“錢袋子”,鼓足了長春發展“夜經濟”的底氣,“室內文旅+深夜不打烊”商業模式,正得到眾多消費者和企業投資者的認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