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7億人次!長三角鐵路網為地區發展賦能

2019-12-13 19:4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2月13日電 題:7億人次!長三角鐵路網為地區發展賦能

新華社記者賈遠琨、馬姝瑞

12月13日,乘坐合肥南至亳州南G7720次列車的合肥旅客何述棟成為長三角鐵路今年以來的第7億名旅客。這標誌著長三角鐵路年發送旅客首次突破7億人次。

預計到2020年末,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3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5300公里。集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于一體的高品質快速軌道交通網將進一步滿足區域發展需要,為長三角城市群建設賦能。

今年12月1日,橫亙中原、縱貫江淮、穿越皖豫兩省的京港高鐵商合段、鄭阜高鐵開通運營。今年年底前,徐鹽鐵路、連鎮鐵路董淮段即將開通運營,長三角鐵路將擁有22條高鐵,動車組開行覆蓋滬蘇浙皖一市三省40個地級城市。

截至今年底,長三角鐵路將覆蓋區域內90%以上的地級市。安徽實現市市通高鐵,江蘇實現市市通動車。

長三角鐵路有多繁忙?杭州東站平均不到2分鐘就有一趟動車組列車到發,單日最高發送旅客達30.7萬人次。在上海和南京之間,每天往返的列車達617趟,運營時間內平均1.5分鐘就有一班。與上海緊鄰的蘇州,每天8點之前抵達上海的早通勤高鐵列車達7趟,趟趟爆滿,日均有4.4萬人次乘火車前往上海,週末超過5.1萬人次。

客流量大,發車密度高,需要靈活及時地調整列車運行計劃。長三角鐵路探索高鐵“一日一圖”編制,安排日常、週末和高峰圖,按需開車,有效供給。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主任朱文忠介紹, 圍繞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中心城市圈早晚通勤高峰,增加日常早高峰、週末晚高峰開車密度,列車開行緊貼客流規律,中心城市間形成“1—2小時交通圈”,“同城效應”“雙城效益”已經顯現。

高鐵網、互聯網“雙網融合”的智慧化客運服務模式,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運用到客運服務中來,通過“走心”之舉,讓出行更順心。

今年1至11月,長三角鐵路客票發售達8.11億張,其中互聯網發售(含手機訂票)6.91億張,佔比達85.2%,同比增長3.5%。

智慧出行的空間還在不斷拓展。為擴大電子客票應用,長三角鐵路科學有序推進電子客票應用實施,截至12月1日,長三角鐵路160個動車組停靠車站實現電子客票應用全覆蓋,“線上訂購、下線刷證”的方式讓進站乘車用時更少。

旅客聯程運輸可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長三角鐵路加強與地鐵、公交等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打通旅客出行“最後一公里”。除與市內交通建立客運協調機制外,截至今年11月,上海虹橋、杭州東、蘇州、無錫四大客運站實現鐵路到達旅客換乘地鐵單向免安檢,從細節著手回應旅客提出的服務需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