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烏蒙歡歌高鐵來——寫在成貴高鐵通車之際

2019-12-16 19: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12月16日電 題:烏蒙歡歌高鐵來——寫在成貴高鐵通車之際

新華社記者江毅、謝佼、潘德鑫

一句“烏蒙磅薄走泥丸”,彰顯了紅軍長征的豪情,也刻畫下烏蒙之地“道阻且長”的艱難。

巍然橫亙我國西南的烏蒙山,阻隔著西北、西南前往東南的路途。12月16日,成貴高鐵全線貫通,列車穿山破霧、風馳電掣,烏蒙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川滇黔千年交通困局被打破。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鴨池河特大橋上駛過。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12月16日,C6043次列車經過金沙江公鐵兩用特大橋(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曾朗 攝)

這一天,烏蒙山區父老盡皆開顏,雄關漫道的紅軍先輩足以欣慰,數千年來跨越烏蒙、通江達海的夢想得以實現。

這一天,長江經濟帶上遊迎來新的大通道,脫貧攻堅迎來新的大機遇,西部內陸開放揭開了新篇章。

千年困局今朝破

雲南東北角的威信縣,48歲農民王永發計劃新年後乘坐成貴高鐵列車,前往1300公里外的江西吉安省親。這是王氏家族“湖廣填川”13代人中,破天荒的第一次。“族譜壘起來高80公分,寫得清清楚楚我們來自江西吉安。”王永發説,“但交通出不去,以前從來沒能回去過。”

行走烏蒙,記者感到腳下沉甸甸的西南開發史。


在四川省長寧縣雙河鎮,“葡萄井涼糕”店員在準備涼糕(12月10日)。新華社發(胥冰潔 攝)

烏蒙之地,古稱夜郎。“萬峰插天、中通一線”的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土壤瘠薄,被稱為我國西部“漏斗”。數千年來,烏蒙山區山橫溝絕的地貌,一直是川、滇、黔三省南北通行的阻障。自秦通巴蜀之後,中央政府一直致力於開發西南,以驛道與自然抗爭。漢代改夜郎為犍為郡,明代更是艱難鑿通懸崖峭壁,開龍場九驛。

如今打通烏蒙的成貴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古之蜀道、漢之犍為、明之九驛全部打通,將宜賓、昭通、畢節這些歷史上的困頓之所,置於高鐵南北大通道中。


12月16日,旅客從貴陽北站慶祝成貴高鐵開通的展板前走過。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穿行在山與山的光影裏,成貴高鐵創造了多個工程奇跡:

線路從海拔260米的四川盆地,爬升到海拔2400米的雲貴高原,經過53個大褶曲構造,有138公里穿越氣田及煤係地層,197公里穿越喀斯特地貌,號稱“我國山區客運專線中地質條件最複雜項目”……


12月16日,C6046次列車通過成貴高鐵興文縣段(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12月16日,C6008次列車從貴陽北站駛出。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興文與威信間的玉京山隧道,挖進了巨型溶洞大廳,落差最大超過120米!洞頂掉塊,局部坍落,還有一條15米寬的洶湧暗河……

通過攻克一系列難關,成貴高鐵在極其特殊的山區場景中,發展和驗證了我國高鐵技術,涌現了多個世界級創新:

鋪設了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暗河改道,溶洞回填,橋梁跨越”破解了玉京山隧道難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徑中承式鋼混結合提籃拱橋——鴨池河雙線特大橋;建成了國內首座分離式橋面的金沙江公鐵兩用特大橋;首座鋼管混凝土轉體拱橋——西溪河大橋,實現了雙向空中轉體……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鴨池河特大橋上駛過(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西溪河大橋上駛過。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助力脫貧號角鳴

沿著蜿蜒的路上山,記者在威信縣麟鳳鎮金雞村踩了厚厚一腳泥——這裡正在加班加點修村道。不遠處的濃霧裏,一座建成不久的生豬養殖場傳來陣陣豬叫。在養殖場務工的村民鄒孝模説:“過去路不通,連豬飼料都沒人願意送。”

“在別的地方建一個現代化圈舍,專業公司要半年,這裡只要兩個月。”四川鐵騎力士集團重慶片區總經理高其軍很感慨,“好幾次我們半夜12點來工地,這裡都是燈火通明!”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西溪河大橋上駛過。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威信曾是雲南最偏遠的縣,被稱為“三不通”:沒有高速公路、高鐵和貨運鐵路。鐵騎力士集團前來考察,一度想要放棄投資。但老區人民的渴望和幹勁,加上高鐵注入的信心,讓他們下決心將投資額從原來的1.5億元提高到13.5億元,在當地建設優質食品全産業鏈。

穿行在雲貴川高鐵沿線,記者時刻感受到這種“時不我待”的勁頭。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西溪河大橋上駛過。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西溪河特大橋上駛過(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高鐵就是信號槍!”在長寧縣雙河鎮,沿街好幾處挂著“涼糕”招牌的門店正在抓緊維修翻新。56歲的四川省非遺傳承人劉昌金指著舖子後面500多平方米的空地説:“明年我要在這新建一個古香古色的店舖,要把我們‘葡萄井涼糕’的名氣打到全國去。”

“得趕緊帶幾個徒弟出師,不然以後怕是忙不過來。”離成貴高鐵大方站1.2公里的貴州畢節市奢香古鎮,刺繡能手楊文芬遠遠望了一眼通過的列車,又低頭忙著手中的活計,“高鐵通了,遊客會更多。”


雲南威信縣龍華綠色産業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在方竹筍林裏工作(12月12日攝)。新華社發(胥冰潔 攝)

“旅遊、竹産業和綠色食品加工,要衝上三個百億級!”長寧縣在謀劃……

“十八大以來堅持關閉小煤礦,八成的黑色GDP轉型成綠色GDP。”四川興文縣在行動……


12月16日,乘客在成貴高鐵畢節站乘車。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這就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民心所向。

川滇黔“接合部”的烏蒙山區,被外界稱為我國反貧困鬥爭的“鍋底”。高鐵呼嘯而來,不但打開了長期“養在深山無人識”的生態資源寶庫大門,還打開了思想開放的大門,烏蒙山區脫貧之戰再響衝鋒號。


12月16日,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畢節站駛出。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內陸開放氣象新

數百米的絕壁之下濃霧瀰漫,沿著1米寬的水泥“打筍道”,記者來到威信縣坪房村。這裡在建設方竹基地時發現了海洋生物化石,證實烏蒙山區曾是海底。如今,數萬年隆起成大山的烏蒙,再次迎來走向海洋的時代機遇。


12月16日,G4101次列車駛入宜賓西站。新華社發(曾朗 攝)

種下已3年的方竹在霧中影影綽綽、漫山遍野。“方竹是雲貴川‘接合部’海拔1100米以上才有的烏蒙山特産,市場價一直穩中慢漲。”威信龍華綠色産業開發有限公司顧問畢承釗説,我們正推動方竹筍走向國內和東南亞、日韓市場。進入豐産期後公司帶動的8個鄉鎮1.2萬多農戶可分紅1個億左右,讓內陸農民也能嘗到通江達海的喜悅。


12月16日,當地群眾在成貴高鐵畢節站前跳蘆笙舞,慶祝成貴高鐵通車。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12月16日,在貴陽北站,C6008次列車乘務員在出發前和身著彝族服裝的演員共同迎接旅客。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借助高鐵進入了廣州7小時經濟圈,下了高鐵只需十幾分鐘就能到廠區。這還是過去的邊陲嗎?”宜賓富源發電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明書説。

這裡哪還像過去的邊陲?中歐班列有一半的貨物貿易從成都和重慶發出,烏蒙山區成為承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上遊的樞紐。“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從過去扼守金沙江的險峻之地,一躍成為四川南向開放的主通道。航空、高鐵、高速、港口,通江達海的“千年酒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內陸開放新前沿。


12月16日,一名列車員在C6008次列車上貼裝飾歡迎旅客。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12月16日,身著彝族服裝的演員在貴陽北站表演迎賓節目。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24歲的尼泊爾留學生賽俊傑5年前來到四川。如今他已愛上“宜賓燃面”,還能熟練地告訴老闆要“微辣”還是“中辣”,“希望畢業後,我能開一家做中尼貿易旅遊的公司,商機太多了。”像賽俊傑這樣的年輕人,宜賓市目前有700多名,他們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總人數在四川僅次於省會成都。


12月16日,C6008次列車乘務員在貴陽北站站臺上準備登車。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12月16日,在貴陽北站,C6008次列車乘務員在出發前和身著彝族服裝的演員共同迎接旅客。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高鐵駛入昔日天險,烏蒙山區氣象一新。


12月16日,在成都東站,乘坐成貴高鐵首班車的乘客(中)在發車前留影。新華社發(胥冰潔 攝)


12月16日,成貴高鐵首發列車停靠在成都東站。新華社發(胥冰潔 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