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脫貧攻堅的“中原突圍”

2019-12-23 15: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12月23日電 題:脫貧攻堅的“中原突圍”

新華社記者王丁、甘泉、韓朝陽


河南省汝陽縣峴山村村民李戰芳將老屋裏的糧食和舊物搬往新家(2019年3月6日無人機拍攝)。2018年10月,村裏新建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建成,李戰芳一家從大山裏的舊屋搬進扶貧搬遷小區裏的新房。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698萬——河南貧困人口總量居全國第三位。

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和黃河灘區,四個連片貧困地區橫跨我國東、中、西部……

脫貧攻堅的“中原戰場”,關係全局、影響深遠。

2013年以來,河南省以平均每年減貧110萬人的速度迅速實現“中原突圍”。在這場反貧困偉大鬥爭中,飽經滄桑的中原正掙脫困擾千年的貧困泥淖,成為一片大有可為、充滿希望的土地。


拼版照片:上圖為河南省汝陽縣峴山村處於山坳中的舊村莊(3月6日無人機拍攝);下圖為河南省汝陽縣峴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小區(3月6日無人機拍攝)。2018年10月,河南省汝陽縣峴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建成,村民們從大山裏的舊屋搬進扶貧搬遷小區裏的新房,開始走出大山後的新生活。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扶貧“大考”顯擔當

“你們縣對産業全面謀劃不足,推動力度不夠。”

“你們兩個地方,扶貧工作有鬆勁兒現象。”

……


上圖:河南省新縣泗店鄉貧困戶帥家太的老房子(資料照片);下圖:2018年3月7日,帥家太一家人在吉祥社區的新家裏其樂融融(拼版照片)。河南省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近年來,該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同時堅持搬遷與發展兩手抓,在集中安置點所在地改建“扶貧車間”,帶動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時至歲末,河南省委會議室,一場扶貧“大考”正在進行,“考官”是河南省委領導和來自高校、媒體的專家,“考生”是作為“一線指揮官”的8名市、縣書記。書記們就脫貧攻堅責任履行進行述職,考官現場點評直擊痛點,讓責任落實存在差距的脫貧攻堅一線“指揮官”們如芒在背。


一位村民走出河南省新縣泗店鄉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吉祥社區(2018年3月7日攝)。河南省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近年來,該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同時堅持搬遷與發展兩手抓,在集中安置點所在地改建“扶貧車間”,帶動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脫貧攻堅“中原戰場”在全國脫貧攻堅的作戰圖中舉足輕重。“不僅貧困基數大,而且難啃骨頭硬、攻堅任務重。”河南省扶貧辦主任史秉銳説。

新一輪建檔立卡之初,河南有53個貧困縣,9237個貧困村,698萬農村貧困人口,貧困人口總量居全國第三位,接近老撾人口總數。

北太行、西伏牛、南大別、中灘區,河山控戴的河南有著大量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人口。“十三五”期間,河南計劃搬遷26.03萬貧困人口。

如果説搬遷扶貧是艱中之艱,那麼健康扶貧則是難中之難。河南剩餘104.3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佔比高達51.4%;2018年全省返貧597戶中,因病返貧佔53.9%。作為農業人口大省,讓農村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對穩定脫貧至關重要。


在河南省新縣泗店鄉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吉祥社區內的玩具廠,工作人員製作玩具配飾(2018年3月7日攝)。河南省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近年來,該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同時堅持搬遷與發展兩手抓,在集中安置點所在地改建“扶貧車間”,帶動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越是艱難險阻,越要闖關奪隘。

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河南年均減貧110萬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分鐘減貧2人。截至2018年,全省共實現582.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8315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8.79%下降至2018年底1.21%。

大旱、決口、逃荒……一部河南史,半部災荒史。

“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既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對歷史的偉大擔當。河南省委黨校教授蔣仁勇説,也只有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發揮,才能夠讓這片土地徹底擺脫歷史泥淖,圓夢全面小康。


王月季在溫縣第二人民醫院取藥(2月28日攝)。今年44歲的王月季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韓郭作村村民,2018年11月被查出急性心臟病,3萬多元的手術費用原是這個貧困家庭無法承受的負擔,然而通過當地構建的“3+3”醫保體系,王月季順利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目前,正在恢復期的她除了有家庭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外,服用藥物的費用也基本能由醫保報銷。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書記該有的樣子

“球鞋書記”王清華上任不滿3年,就跑遍了盧氏縣352個村。

伏牛山區的深度貧困縣盧氏縣,有4000多個山頭、2400多條河流澗溪,被稱為“河南小西藏”。為方便下鄉,縣委書記王清華辦公室備著球鞋、車裏放的也是球鞋。


在河南省溫縣韓郭作村,定期上門服務的家庭醫生在為王月季(左二)説明服藥的注意事項(2月28日攝)。今年44歲的王月季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韓郭作村村民,2018年11月被查出急性心臟病,3萬多元的手術費用原是這個貧困家庭無法承受的負擔,然而通過當地構建的“3+3”醫保體系,王月季順利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目前,正在恢復期的她除了有家庭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外,服用藥物的費用也基本能由醫保報銷。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每到一個村就至少解決一個問題。跑遍所有村,就能把352個村主要發展制約因素解決掉。”王清華説,“脫貧攻堅是一場大戰役,只有積小勝才能有大勝。”

壓力在主席臺,責任在前三排。貧困縣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作為“一線總指揮”的縣委書記不僅要運籌帷幄、謀篇佈局,也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為打贏脫貧攻堅的“中原突圍”戰役,河南盡銳出戰,共選派駐村工作隊2.05萬個、駐村幹部6.44萬人、駐村第一書記2.5萬名。全省共有50多萬幫扶幹部長年奮戰在中原大地脫貧一線。


在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王生有(前)帶領村民清理亂石,維護道路(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太行山區盤龍山村“獨臂支書”王生有、七年三度駐村的彎柳樹村第一書記宋瑞、攜妻駐村四年的太康縣前河村第一書記韓宇南……這是一份長長的共産黨員名單,他們用實際行動,在中原最貧困的角落踐行共産黨員的初心。

大別山革命老區信陽市新縣,革命年代不足10萬人,有5.5萬人為革命獻身。“山上英靈在看,山下百姓在盼”,新縣縣委書記呂旅説,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是共産黨人的初心更是使命。


在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王生有(左)向村民了解生産情況(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美好生活靠奮鬥

兩臂處空空蕩蕩,腳底下步履生風,單薄的身軀裏,似乎有用不盡的氣力。滎陽市新溝村46歲的貧困戶、 “無臂羊倌”曹建新,能用嘴寫毛筆字、用腳下象棋,還養了上百隻羊……

脫貧後的曹建新,先後三次找到扶貧幹部,執意要求退保。“黨和政府照顧了我十幾年,現在我能掙錢了,讓低保幫助更困難的人。”

低保退了,退路絕了,曹建新卻信心滿滿:“只要肯幹,窮山溝裏也能掙到錢。”從兩隻羊“起家”,到成立養羊合作社,曹建新説,“貧困戶最重要的‘扶貧人’不是別人,就是咱自己。”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但追求美好生活靠的是奮鬥。


在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王生有(左)到貧困戶家中發放講解“林州市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療保險政策明白卡”(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河南各地通過在貧困戶中評選“最美奮鬥者”,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民夜校,推出一批戲曲影視文藝作品等,通過扶智扶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支持他們通過辛勤勞動、艱苦奮鬥追求美好生活。

70多年前,解放戰爭的中原突圍,靠的是當地群眾“缸裏勻米,鍋裏勻飯” 節衣縮食支持,取得最終勝利。70多年後的今天,這場脫貧攻堅的“中原突圍”,“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人民群眾再次成為歷史的推動者。史秉銳説,“他們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我們這場戰役必將勝利的信心所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