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壯闊大遷徙——寫在貴州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之際

2019-12-23 17: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12月23日電 題:壯闊大遷徙——寫在貴州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銀、楊洪濤、汪軍

“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12月23日,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了令人振奮的消息。

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

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5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95%以上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告別窮山僻壤 住上城裏新居

月亮山區,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但在貴州卻曾經是貧困的代名詞。這裡山高、坡陡、地勢切割大,既阻擋了群眾出山的通道,也成為脫貧路上的“攔路虎”。


搬遷後在社區當保安隊長的張先金在貴州省從江縣貴運社區安置點巡邏(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今年,全國人民都在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的時候,我們也搬進了新房。”月亮山區腹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貴運社區安置點46歲的苗族群眾張先金,10月6日搬進了新房,至今難掩內心的喜悅。

他老家在從江縣丙妹鎮上歹村,住的是破舊木房。由於家境貧困,他被迫去西藏、四川、重慶、湖南、江蘇等地打工,走南闖北的經歷讓他搬出大山的願望更加迫切。然而,面對搬到城鎮所需的鉅額資金,他一次次“有心無力”,夢想也一次次破滅。

2015年12月2日,貴州省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啟動。這一消息,讓他重燃夢想。

“摸底調查時,我馬上報名搬遷。”張先金説,現在一家4口如願住上了城裏的新房,他在社區當保安隊長,妻子在社區做保潔,有了穩定的收入,兩個孩子一個中專畢業、一個在縣城讀初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張先金生活的變遷是貴州188萬移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這是貴州省從江縣貴運社區安置點(12月2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全省有9000個貧困村、493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量排全國第1位……這組沉甸甸的數據反映的是2015年貴州省的貧困情況。

全省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73%的面積為喀斯特岩溶地貌、全國唯一無平原支撐的省份……這是貴州自然條件的真實寫照。

貴州省生態移民局黨組書記王應政説,從省情實際和貧困群眾長遠利益出發,貴州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當頭炮”,不斷拓寬生存發展空間,從根本上改變生産生活條件,最大限度釋放易地扶貧搬遷紅利。

圍繞“人往哪搬、錢從哪籌、地在哪劃、房屋如何建”等問題,在實踐中,貴州探索出了“六個堅持”,即堅持省級統貸統還投融資機制、貧困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城鎮化集中安置、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不讓貧困戶因搬遷而負債、以産定搬以崗定搬。

然而,“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自古以來,安土重遷的思想深深烙印在群眾腦海。短期內動員上百萬人搬遷是何其艱難?

一遍遍講政策、一次次擺道理、一本本算收入賬……為了説服群眾搬遷,數萬名基層幹部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農家庭院,跑斷了腿、説破了嘴,最終一一解開了貧困群眾的心結。

“貧困群眾最初不願搬,後來爭著搬。現在還有人問有沒有搬遷名額。”銅仁市生態移民局長期從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幹部任煜説。

四年多來,貴州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全省建成安置點946個,累計建成住房45.39萬套,安置188萬人,整體搬遷貧困自然村寨10090個,上百萬山區群眾過上了城裏人生活。


這是貴州省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龍江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5月2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各族群眾“創新業” 增收致富“穩住心”

“搬進了城、離開了土地,怎麼生活?”這是每一名搬遷群眾的必答題,更是擺在每一名扶貧幹部面前的頭號難題。就業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搬遷群眾能否穩得住。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推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百花齊放”的就業格局讓貧困群眾心裏逐漸有了底兒。

長期以來,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貴州一直是傳統勞動力輸出大省。“既要繼續鼓勵外出務工就業,也要積極創造條件就地就近就業。”遵義市生態移民局局長黃澤越説,為了蓋房子,很多貧困戶要外出打工一輩子。現在有國家政策支持,在城市裏安了家,不管在省內還是在省外,只要能就業,生活就有了保障。

在很多地方,短期勞務輸出仍是搬遷群眾的就業主渠道。烏蒙山區婁山關下,家住桐梓縣蟠龍社區的搬遷戶婁方龍,經遵義富誠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介紹,到成都富士康工作3個月,收入2萬多元,後來又輾轉福建、深圳等地短期務工。“合同一般3個月,保底月收入4000元。哪工資高,就去哪。”公司負責人涂洪利説,公司總部在鄭州,在全國80多家大企業都有專人對就業人員跟蹤管理。

在同樣經濟欠發達的從江縣,為解決移民就業問題,當地除因地制宜發展百香果等特色産業外,著重在組織化勞務輸出上下功夫,組建了縣勞務就業工作專班、扶貧就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補貼。

“工資準時發,一分不少。打工不再東奔西跑。”從江縣加榜鄉平引村“90後”小夥韋開平,經扶貧就業服務專業合作社介紹,今年10月到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一家食品加工廠上班,政府按照每人300元標準配備了行李箱、被子等,現在每月收入近3000元。


搬遷戶在貴州省從江縣貴運社區安置點舉辦的電工培訓班上學習(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記者走訪多地多個移民安置點了解到,由於實行城鎮化集中安置,城市人口聚集效應日益凸顯,安置區就業機會逐漸增多。

去年9月,武陵山區銅仁市思南縣南山村56歲的安景緒一家5口搬到200多公里外的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花園安置點。剛搬遷那會兒,附近還沒有超市,他嘗試著擺地攤賣生活用品。後來,搬遷入住的人越來越多,他申請到了貼息貸款、場租補貼,租了門面開起超市,如今每天營業額上萬元。

“養家糊口不存在問題。”安景緒説。見生意興隆,他叫回了常年在外打工的兒子在安置點開了一家理髮店。

搬遷後,一些手腳勤快的群眾找到了更大的就業空間。


這是貴州省正安縣瑞濠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做月嫂,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春節之後。”正安縣瑞濠街道新龍孔居委會的移民戶米莉説,搬遷前她丈夫外出打工,她帶著兩個孩子在鄉鎮上租最便宜的房子“陪讀”。與日俱增的家庭花銷,壓得小兩口喘不過氣來。

“前些年真是有點絕望。現在做夢都會笑醒。”32歲的米莉説。搬遷後,經過社區“黔靈女”家政培訓,她拿到了月嫂初級證書,由於口碑好,訂單應接不暇。


在貴州省從江縣貴運社區安置點,一名搬遷戶帶著孩子參加刺繡就業培訓(12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上有老、下有小”的搬遷群眾就業怎麼辦?貴州各安置點普遍採取在社區開設扶貧車間、設置公益性崗位等做法破解就業難題。

地處滇黔桂石漠化地區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布依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6.8%,是貴州省深度貧困縣。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十三五”期間,全縣搬遷8.75萬人。


在貴州省正安縣瑞濠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一所幼兒園,老師指導小朋友做手工(10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為解決廣大搬遷婦女就業問題,冊亨縣借助全縣70%的布依族婦女都掌握紡紗、織布、染印、刺繡、製作手工民族服飾技能的優勢,開展“錦繡計劃”打造扶貧産業。如在“百口新市民居住區”開設的扶貧車間,提供繡花、織布、紡線、縫紉等就業崗位1000余個,因就業方式靈活,廣受歡迎。

據貴州省生態移民局統計,截至目前,全省搬遷勞動力累計就業創業65.55萬人,戶均就業1.62人。


貴州省正安縣瑞濠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為搬遷戶抓中藥(10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安置小區展新顏 群眾跨入新時代

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

《晴隆縣誌》記載,三寶鄉的苗族、彝族群眾在明清時期為躲避戰亂而遷徙至深山。

地處石漠化片區、全鄉村寨都“挂在”半山腰、全鄉只有一條公路與外界聯通、鄉內無一條河流……躲進深山的先輩們保全了性命,卻讓後代陷入了貧困旋渦。


來自貴州省晴隆縣三寶彝族鄉的兩名搬遷戶在阿妹戚托小鎮裏刺繡(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搬!整鄉搬!2016年,省、州、縣、鄉多次研究後,最終決定在縣城城郊的山坡上打造一個阿妹戚托小鎮,對全鄉1233戶5853人實施整鄉搬遷。

如今,走進阿妹戚托小鎮,只見褐墻灰瓦、花窗雕欄的安置房依勢而建、錯落有致,硬化的串戶路乾乾淨淨,不時會有熱情好客的三寶人邀請你去做客。一個朝氣蓬勃的“新三寶”已然誕生,正在昂首跨入新時代。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因病致貧是三寶鄉群眾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搬遷前,全鄉衛生院7名醫務人員中沒有一名執業醫師,僅能提供門診服務,而村衛生室更沒有穩定的醫務人員。

阿妹戚托小鎮新建成的衛生院設有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腸道發熱門診、外科及全科診室、內科兒科診室等,並新配備了DR室、B超心電圖室等,還開通了遠程會診系統,可滿足上萬人基本就醫需求。

“以前村衛生室只能打疫苗,沒有藥賣。去鄉衛生院看病走路要1個小時。”30歲的苗族搬遷戶楊登貴説,現在走路10分鐘就能到安置點衛生院,從掛號、就診到開藥,每個環節都有專門醫護人員,普通的病不出社區就能看好。

為幫助移民“快融入”,貴州按照“安置點建到哪,社會管理和社區治理體系就覆蓋到哪”的要求,及時建立健全管理機構、群團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

據貴州省生態移民局統計,2019年全省整合各類資金25.23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197所;新建安置點醫療衛生項目326個,正在建設12個,基本滿足搬遷群眾就近就醫需求;新建安置點社區服務中心(站)29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15個、兒童服務中心184個。

銅仁市萬山區丹都街道龍生社區的“四點半課堂”今年12月9日正式開班,已經吸引了300余名小朋友。每天四點半一到,小朋友們便蜂擁而至,安靜的樓道頓時熱鬧了起來。

“小孩子在這裡做作業更積極。”搬遷群眾庹珍妮説,大兒子在安置點的學校讀書,放學後功課有人輔導後,幫了家長們的大忙。

當前,貴州各地正進一步全力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全力做好脫貧之後小康路上的“後半篇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