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給動車做"SPA" 給鋼軌聽音辨傷——春運幕後的故事

2020-01-10 15: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昌1月10日電 題:給動車做“SPA” 給鋼軌聽音辨傷——春運幕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余賢紅

“刷臉進站”“電子客票”……又到一年春運,記者在南昌火車站等地走訪看到,隨著技術發展,車站一線窗口的壓力正在減少。但在春運出行更加從容、便捷的背後,還有一批批在深夜默默守護旅途安全的奉獻者。

“陸地航母”內給動車組做“SPA”

“受電弓已降,接觸網斷電……”1月9日晚,南昌西動車組運用二所內燈火通明,動車組地面機械師龍華手指口呼,規定動作一步不落。“列車白天運行,晚上返回運用所休息,我們給動車組做SPA(保養),晝伏夜出是常態。”

今年23歲的龍華主要負責動車組下部輪對、閘片等零部件的檢修,一列標準編組動車組,光轉向架就有16個,螺栓上千個。“春運期間旅客大幅增多,動車組‘出勤率’倍增,哪怕是一顆螺絲釘也要保養到位。”

昌贛高鐵開通運營後,南昌西動車組運用二所隨之産生。加上原有的運用一所,夜晚俯瞰,兩個運用所燈火通明,像兩艘“陸地航母”揚帆起航。“列車在這裡洗澡(整車清洗)、泡腳(清洗整修列車下部輪對)、按摩(局部修理)、體檢(全面檢查),第二天一早,整備一新的列車將從這裡出發。”

23時10分,檢修完一輛車底,顧不上休息,龍華和同事又向下一輛車底走去。“修車時要想著旅客,動車‘身體健康’,旅客才能更加舒心。”龍華説。

高鐵站裏“養護”售取票機

“今天6號機卡了兩次,清理灰塵後看效果怎麼樣,不行就要通知維修單位。”1月8日晚上8點,上饒火車站售票廳,客運員鄭嫘正拿毛刷仔細地清掃自動售取票機內的灰塵。

今年33歲的鄭嫘負責上饒火車站自動售取票機的維護及日常保養,一串鑰匙、一個揹包是她的基本裝備。“揹包裏裝著空白票卷、零錢、熱敏感應紙等耗材,每台機器都要從裏到外檢查一遍,缺了就要趕緊‘喂飽’。還帶了刷子,對付卡票等故障有奇效。”鄭嫘説。

既能“喂食”,又能“看病”,鄭嫘被同事調侃為自動售取票機的“飼養員”。春運期間,自動售取票機的維護工作,由一天兩次增加到一天三次,客運員下班時間順延到了夜間十一點多,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並不輕鬆。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19台自動售取票機分佈在車站不同位置。每台機器最少要維護5分鐘,一趟下來,要走兩個多小時。每天三次,步數輕鬆突破兩萬步。”鄭嫘説。

聽音辨傷給鋼軌“找茬”

“滴滴滴……”夜已深,南昌高鐵維修段南昌西探傷工區工長楊濤濤半蹲在鋼軌旁,手握探頭在鋼軌焊縫處來回移動,通過鋼軌探傷儀發出的“健康密碼”,他和工友們正為高鐵線路“聽音辨傷”。

楊濤濤和工友守護的南昌西站是華中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滬昆、昌贛等四條高鐵在此交匯。春運期間,每天有300多趟列車通過。在淩晨4個小時的“天窗”作業期間,探傷工們需要檢查約8000米的鋼軌。

“南昌西站內有1400多個焊點,探傷作業要確保不留死角,每個焊縫掃描檢查需要七八分鐘。”楊濤濤説。為了檢查足夠細,探傷工要以每小時不超過2公里的速度推著重達100斤的探傷儀前進。一旦儀器發生異響,就要馬上停下來反復核對。由於鋼軌底部超聲波難以探測,他們還需要拿小鐵錘敲擊鋼軌表面,通過分辨敲擊聲音,判定鋼軌是否有傷損。

楊濤濤説,春運期間夜間作業氣溫較低,一趟作業下來,雙手經常凍得通紅。“但為了旅客安全出行,再冷再累也不能有絲毫大意,這是我們的職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