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壯大“愛”的力量——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新觀察

2020-01-16 12: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羅爭光、楊淩偉、楊湛菲)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已超過7500個。

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時刻,慈善事業在推動社會發展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自身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日前在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慈善年會上,業內人士對此深入探討。

助力脫貧攻堅 慈善力量大有可為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和底線目標。對此,慈善力量大有可為。

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在2019年12月底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19年民政部門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特別是慈善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各地民政部門群策群力,發達省份加強對口幫扶,貧困地方聚力攻堅,同心協力譜寫進行曲、堅決打好兜底保障的攻堅戰”。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有4.1萬個社會組織開展了6.2萬個扶貧項目,投入資金超過600億元。僅在2019年9月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慈展會上,就對接扶貧資金近75億元。

為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各慈善機構不僅投入資金,更在模式探索與機制創新方面發揮優勢,進行了針對性嘗試。

如針對貧困人口的醫療健康保障,阿裏巴巴公益基金會發揮技術與平臺優勢,運用區塊鏈技術開展全透明、全跟蹤、全覆蓋式的健康脫貧,並帶動6000多萬用戶參與其中;萬向集團將慈善和金融進行結合,調動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安利公益基金會把助力脫貧攻堅的重點放在孩子身上,希望通過讓兒童擁有健康的智力和體魄,從根本上消除代際貧困。

民政部副部長、中國慈善聯合會會長唐承沛説,為決戰脫貧攻堅,廣大慈善事業參與者要充分發揮慈善事業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奮發作為、彰顯價值,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與時俱進 科技與金融創新不斷激發慈善事業活力

近年來,隨著信託等金融方式與慈善的進一步結合,民眾對慈善活動的熱情和參與度得到了有效激發。

北京京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發佈的《2019年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顯示,經過三年的發展,慈善信託已經成為慈善組織、金融機構及社會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重要渠道。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共備案慈善信託273單,財産規模29.35億元。

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顧問、北京京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副理事長黎穎露認為,2019年我國慈善信託處於穩步發展的階段,目標領域更為精準、更為多元、更為細分,正朝著規模化、規範化方向不斷發展。

在民政部門的引導下,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同慈善活動的開展日益緊密。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義芳曾在此前舉辦慈善相關論壇上介紹,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52.6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互聯網慈善,募集善款超過18億元。

“特別是借助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互聯網慈善已經異軍突起。”義芳説。

專家表示,借助科技的力量,人人參與公益變得門檻更低、更加便捷,公益也變得更透明。只要科技的能力掌握在向善的人的手裏,就能發揮疊加效果,塑造更好的慈善事業。

參與社會治理 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部分,發揮著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作用,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把握好慈善事業的準確定性是發展中國慈善事業的根本前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指出,中國的慈善事業必須植根自己的國情,借鑒但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發展慈善事業的經驗模式,立足於社會治理又不局限于社會治理,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認為,公益事業正呈現出全球化、人性化、科技化、法制化等趨勢,中國慈善事業要強調文化底色,帶著自身的文化基因講好人類共同的故事。中國慈善組織在參與國家治理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全球責任,在人類慈善事業和共享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建議,慈善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要提高職業化水平、提升籌資能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社會公信力,最終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我們倡導全社會都來參與慈善,各盡所能,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溫度’不斷提高,讓那些身處困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人們,能夠真正體會到慈善的關懷、人性的溫暖、制度的優越性。”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在年會總結中如是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