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正全力衝刺

2020-01-20 19: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0日電 題: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正全力衝刺

新華社記者 關俏俏

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這裡,從戈壁沙漠到高山深谷,資源稟賦貧瘠、自然災害多發,貧魔長期肆虐。

隨著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易地搬遷、轉移就業、産業扶持……新疆在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上出實招、用實功,幹部群眾奮發實幹,貧困群眾生産生活變化喜人。

聚焦擺脫貧困,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目前南疆四地州的幹部群眾正集中力量,向著最後的貧困堡壘衝刺。

凝心聚力 書寫山鄉巨變

崑崙山深處,冬日的午後陽光充足、天空湛藍,謝日罕·赫依提忙進忙出打掃自家新房的庭院。這套80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新房佈局整齊舒適,配套的茶几、沙發、電視櫃和冰箱一應俱全。

“老房子就在河道邊,每年汛期都發洪水,家裏房子、院子、羊圈時常被淹。”謝日罕·赫依提説,“時間長了土坯墻也倒了,成了危房。”

謝日罕·赫依提所在的莎車縣霍什拉甫鄉阿爾塔什村,位於崑崙山深處一處稍寬闊的峽谷地帶,葉爾羌河穿過峽谷蜿蜒而過。

駐村第一書記李學彪對村莊舊貌至今難忘:距離縣城120多公里的村子只有土路和石子路,不通電也不通水。短短幾年裏,這裡通水、通電、通路,全村130戶居民全部住進新建的安居房。粉刷成橙紅色的安居房整齊排列在一側河岸的半坡上,硬化的柏油路通到各家各戶。

2019年新疆聚焦深度貧困區,安排財政扶貧資金375.67億元,著力補齊飲水安全和住房安全短板: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了34.6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危房改造工程讓最後9355戶貧困戶住上安全住房。新疆貧困人口住危房的歷史徹底結束。

在期盼中遷入新房的,還有阿拜克力·海力帕提一家。他家所在的葉城縣棋盤鄉因自然條件惡劣,常年被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侵擾,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年年沖毀年年修,加之土地貧瘠,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深度貧困地區。

從崑崙山裏的貧瘠山村搬進縣城,阿拜克力·海力帕提第一次住進樓房,用上暖氣。2019年,新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提前一年完成,40146戶、16.94萬人享受這一政策喜遷新居。

精準施策 攻克“貧中之貧”

在南疆脫貧攻堅主戰場,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住進安居富民房、喝上安全清潔的水、享受15年免費教育,還有免費健康體檢、醫療保險等扶持政策實現脫貧。

29歲的帕提古麗·艾力在一家手套廠打工,去年7月在鄉鎮衛生院體檢時篩查出患有肺結核。“好在及時得到免費治療,過幾個月復查,如果好了還能回到工廠上班。”帕提古麗·艾力説。

喀什地區肺科醫院英吉沙分院副院長王慧介紹,由於肺結核治療週期長、費用高,且超過一半患者是貧困戶,為了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醫院提供免費吃住、免費治療,還為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發放免費生活日用品和生活費。

“在2019年健康體檢中,對肺結核患者家屬和親密接觸者也進行了篩查,發現結核病發病率和數量明顯下降。”英吉沙縣薩罕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艾斯卡爾·吾買爾説。

持續開展的全民健康體檢,不僅讓患者實現大病有救治、慢病有簽約,還讓篩查出的傳染病和地方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使深度貧困的南疆四地州居民逐漸擺脫結核病、關節炎等傳染病和地方病的侵擾。

當地各項政策措施讓貧困成為減量,而對口援疆省市的幫助則促進了當地轉變發展理念,使貧困戶不斷增收。

近年來,新疆社會經濟日益安定繁榮,綠色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獨特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日益散發出迷人魅力,旅遊業迎來井噴式增長。旅遊業快速發展也漸漸富了南疆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連綿的雪山、密布的湖群、天氣多變的喀喇崑崙山吸引了無數遊客,全長1455公里的新藏線公路變身極限騎行路線,成為探險者的樂園。

距離葉城縣105公里的第一個雪山達坂下,努爾阿巴提村牧民在搬進整潔明亮的安居富民房時,特別開闢出旅遊接待間,一晚60元住宿費,每年可以給每家農戶帶來2000多元的收入。

2019年,上海援疆指揮部在努爾阿巴提村投資建起配套齊全、安全舒適的旅遊接待區,不僅為村民帶來額外收入,還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

從招商引資佈局勞動密集型産業,到延伸産業鏈條,援疆省市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持續發力。2019年,19個對口援疆省市繼續聚焦脫貧攻堅和民生領域,投入援疆資金188.19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935個,有力支持了新疆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等各項工作。

擴大就業 攻克深貧堡壘

長期以來,受地域、自然、經濟因素制約,南疆四地州農村富餘勞動力多,轉移就業渠道窄、質量低、穩定性差等問題突出。

為此,新疆通過擴大就業渠道、拓展就業空間等途徑,擴容就業“蓄水池”,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019年,新疆提前一年完成南疆貧困家庭勞動力3年10萬人轉移就業計劃,實現每個有勞動能力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于田縣先拜巴扎鎮的巴什薩依巴格村,和南疆眾多貧困村一樣,耕地少、産出低且環境閉塞,當地居民普遍缺乏可靠增收渠道,整體收入較低。

學過裁縫手藝的青年麥托合提·艾克木,進入新落地的一家製衣企業不到一年,在內地專業技師培養下成長為生産車間技術員,每月有3000多元的穩定收入。

和麥托合提·艾克木一樣,越來越多貧困群體正通過在企業就業實現增收。“企業從內地抽調優秀員工和技術員擔任講師,加之鄉鎮幹部參與管理,快速提升了貧困員工的綜合技術水平。”企業負責人楊春説,此舉不僅幫助貧困群體增收脫貧,還使之實現由農民向産業工人的轉變。

紡織服裝、電子組裝、食品加工……勞動密集型産業正在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不少貧困地區,“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規模企業,村有衛星工廠,戶有小作坊”的産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産業模式,已成為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

與此同時,精準落實的減稅降費和扶貧優惠政策,也大大提振了扶貧企業發展信心,增強了扶貧産業“造血”能力,提升了貧困群眾就業和自主創業積極性。

在和田、喀什地區,超過95%的納稅人是小規模納稅人,他們成為當地自主創業和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疏勒縣一家親刺繡裁縫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至今,已在當地招錄120多名貧困人員。“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標準提高到按季度銷售額30萬元後,合作社基本不用交稅了,這為周邊更多貧困人口就業脫貧提供了機會。”合作社法人蘇來曼·麥麥提敏説。

正在創業初期的波拉提江·塔力甫也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有了創業增收的動力。“我要把減稅省下來的錢一部分用在擴大生産上,一部分給員工多買些保險,這樣可以帶動更多貧困農戶增收。”波拉提江·塔力甫説。

記者從當地有關部門了解到,2020年,新疆將實現剩餘16.5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560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摘帽。屆時,南疆大地的全面脫貧將會圓滿收官。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