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有關情況

2020-02-02 20:41 來源: 衛生健康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20年2月2日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時間:2020年2月2日
  地點:委機關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佈廳
  主持人: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嘉賓: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 王斌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張流波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 馮錄召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今天的發佈會。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

春節假期馬上就要結束,很多人即將返回工作崗位。如何做好健康防護,不同人群需要哪些注意事項,也是現在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專門編印了公共場所和不同風險人群衛生防護等工作指南。

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女士,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先生,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先生。請他們圍繞今天的主題——“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來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通報一下疫情情況。

2月1日0時—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590例,其中湖北省1921例,新增重症病例315例,其中湖北省268例,新增死亡病例45例,全部為湖北省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5例,其中湖北省49例,新增疑似病例4562例,其中湖北省2606例。截至2月1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4380例,現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計死亡病例30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63844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8044人,共有1375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1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例,台灣地區10例。以上是疫情通報情況。

很多媒體也在關注救治力量的問題。遏制傳播和加強救治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2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再次從全國調派專業力量,保障武漢的重症患者醫療救治,其中:中日友好醫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三院的救治團隊由院領導和重症醫學科主任、護士長帶隊,廣州醫科大學一附院、浙江大學一附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也派出了專家。今天,10省市的1200名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和護士也將到達武漢。他們將與前期組派的醫務人員一起投入到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

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知道廣大的中小學推遲了開學時間,部分地區也推遲了復工時間,現在迎來了春運的返程高峰期。在這段時間有人在家,有人已經開始了復工,也有人踏上了返程之路。面對這樣的情況,交通和人員密集的場所可以説是疫情防控的壓力也都有所增大,針對當前的防控形勢,有哪些更加具體的措施?謝謝。

王斌:

這位記者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關鍵,隨著目前假期臨近結束,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陸續要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針對這樣一個防控形勢,我們針對不同場所、不同行業各自的特點以及不同人群,分類制定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以及不同人群的防護規範和指南。比如,正常運行的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這樣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一是要加強消毒,增加對候車室、衛生間,包括其他公用設施的消毒頻次。二是要加強通風。高鐵、地鐵、飛機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環境相對比較封閉,所以要適當增加空調的換風功率,同時還要增加換氣的次數。再比如,如果要乘坐火車、飛機,要盡可能的隔位而坐,或者分散而坐,現在返程還沒有迎來高峰,還有條件分散而坐。公交盡可能採用自然通風,但是在北方這樣的地方天氣比較冷,還需要開空調,這樣的公交車就要增加清洗消毒頻次。對於長途客車,乘坐長途客車返回工作崗位的人們,我們也是建議隔位而坐,分散去坐,同時建議長途汽車隔兩個小時到休息區休息,不僅是休息,主要是要開窗通風,因為已經兩個多小時了。對出租車來説,在每日出車載客之前要做好消毒,所有的交通工具我們都提倡利用電子顯示屏、廣播不斷把健康提示、衛生防護的指南信息傳達給乘客人員。三是要求公共場所,比如賓館、商場、超市、辦公樓這樣一些公共場所和我們的工作場所,也要做好室內的清潔和消毒,加強通風換氣和垃圾處理。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做好個人的防護,要按照我們的規範戴好口罩,同時要加強手的清潔,注意手的衛生,另外還要提醒這些工作人員不要帶病上崗。去這些公共場所的人,要儘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減少和他人的接觸。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在辦公樓這樣的公共場所,我們也要加強對來訪人員的管理,要做好登記,還要做好體溫等健康監測。這樣一些防控的指南、操作的細則,我們的網站都有詳細介紹,今天我們也請來了專家回答大家的問題。

人民網記者:

現在在城市中的一些辦公樓採用的都是中央空調的設施,如果一旦有人確認被感染了,是否會容易造成疫情的擴散?之前也有報道説,一家企業有30人在一起開會,開完會之後有11人確認被感染。在春節復工後,辦公場所哪些區域是重點消毒區域,如果消毒頻率過高,是不是會造成人的不舒服,您有什麼樣的建議?謝謝。

張流波:

關於中央空調,我想有這樣幾點需要注意的。第一,中央空調在使用前應該對空調的類別、供風範圍、新風的取風口、冷卻水池和衛生指標要有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數。要結合建築的特點做綜合評估,看看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開。第二,關於中央空調,我們有嚴格的設計規範,如果是按照規範做的,應該是安全的。第三,我們國內絕大部分的公共場所所用的中央空調基本是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的,前面的風機盤管和家裏用的分體式空調是一樣的,只不過後面加了新風,加了新風以後,房間相對來説是一個正壓的環境,對房間本身來説,和平常是一樣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新風量來減少室內空氣的無序外溢,因為室內是正壓的環境,風往走道裏面跑,往其他地方跑,這是我們控制不住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加一些排風來保證室內空氣有序的排放。當然,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應該停止使用,應該按照相關的要求,不只是對中央空調系統,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經過評價合格以後,再看看中央空調是不是可以打開。以上是關於中央空調需要特別説明的幾點。

如果有條件,我們也可以在進到辦公樓之前能夠有一個測體溫的地方,便於我們儘早的發現發熱病人,及時採取相關的措施。

剛才問到關於消毒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電梯的按鈕啊、門把手、手動的水龍頭、公用電話,這些地方人員接觸比較頻繁,接觸比較頻繁的部位是我們重點要消毒的地方。對於地面、臺面,有條件的可以適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如果以前是每天晚上做一次清潔,現在中午如果有時間再做一次清潔。因為這種辦公場所的風險高,所以我們也要儘量減少集體面對面的討論,減少集中聚餐,現在的形勢比較緊張,可能有些地方存在過度消毒的苗頭。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消毒一定要有針對性,比如對馬路反復噴灑消毒劑,我還聽説有的往汽車轱轆上噴灑消毒劑,這種方式意義是不大,或者説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明確。還有一點要注意,這個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為主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消毒劑對空氣進行消毒時,一定是無人的環境。因為如果是人吸入了消毒劑,或者是往人的身上反復噴灑消毒劑是有潛在風險的,而且這種風險還無法進行定量評估,這是應該儘量避免的。謝謝。

中國人口報記者:

現在馬上要復工了,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人群,比如售貨員,地鐵的工作者,也包括在座的廣大媒體朋友們,他們可能面對的風險要比普通群眾更高一點,對於這樣的人群來説,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建議,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謝謝。

馮錄召:

對剛才您提到的廣大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地鐵、機場,包括海關的安檢檢疫人員、售貨員、餐廳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當然也包括在座的媒體記者和快遞人員等等,這些都是日常接觸人員比較多,感染風險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護工作,要準備好口罩這些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並且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工作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濕、弄臟之後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要及時更換。同時要注意手衛生,平常用洗手液或者流水洗手,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這些防護用品,當然如果出現了可以症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酸痛等等,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及時就醫。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難免手會碰到車門、座椅或者拉環,甚至和周圍的乘客發生身體的碰觸,這時候可能無法立即洗手,在這種情況下,市面上有很多消毒濕巾、消毒噴霧以及免洗的洗手液,用這些方法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呢?謝謝。

張流波:

關於消毒劑、消毒紙巾能不能讓手乾淨的問題,首先要説的是,要讓手乾淨,實際有兩種方式:一是用流動水洗手,二是擦手消毒劑。用流動水洗手可能面臨著一些困難,就是剛才記者問到的問題,在外面沒有流動水,要洗手就比較難。用流動水來洗手時是有一些比較嚴格的步驟,要洗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六個方面,就是所謂的六步洗手法。當然,如果是外科大夫,在手術之前還要洗手腕和肘部,大夫是七步洗手法。在外面要洗手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如果是出門在外,就可以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手衛生。這種手消毒劑也是要把剛才説的這六個部位都擦拭到,常用的手消毒劑可能是一些含醇的手消毒劑,因為酒精揮發比較快,殺菌效果比較快,如果有些人對酒精過敏,這時候也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也是可以的。當然,如果沒有手消毒劑,只有一個消毒濕巾,那用消毒濕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消毒濕巾擦的時候,用起來沒有塗抹手消毒劑來得方便。關於手衛生這塊,我就説這麼多,謝謝大家。

封面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隨著返城潮的來臨,有大量農村務工人員返城,針對這些人員,他們是否需要隔離,如何隔離?建築工地、工廠也是人員聚集區,有沒有一些特殊的防護措施?這些返城務工的人員他們很可能是集中居住的,在居住時晚上睡覺有可能是上下鋪,睡覺時也不能戴口罩,這些人員有沒有特殊的防護措施,比如加強體溫監測等等。謝謝。

馮錄召:

謝謝提問。您提的這個問題確實是用工單位,還有很多務工人員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一是用工單位要根據各地政府的要求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用工單位要制定預案,要建立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體系,並且指定專人負責。農村務工人員在返城之前要先進行體溫測量,確認有沒有發熱,有沒有可疑症狀,如果沒有症狀可以正常返城,如果存在可疑症狀的,需要等疾病痊癒後再返城。此外,對於去過武漢這些疫情高發地區,或者近期接觸過確診病例的務工人員,如果還處在醫學觀察期,要等14天觀察期滿之後再返城。返城過程中,也要注意做好個人的防護,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時,要全程戴口罩,並且講究手衛生,旅途中也要做好健康監測,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便查詢。務工人員返城之後,各個用工單位要對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看是不是有可疑症狀,如果有症狀要及時隔離並且就醫。在工作場所,各個用工單位也要幫助務工人員理解疫情期間怎麼做好個人防護。開工之後每日要對務工人員進行監測,儘量讓務工人員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儘量避免接觸更多其他的人員。在建築工地、工廠車間這些人群密集場所,要注意加強通風清潔,建議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防護用品,如果在通風不良、密閉的車間內工作,上班建議戴口罩。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建議各個單位可以錯峰吃飯,減少人口的密度。

當然,要加強人員的管理,所以每個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去觀察工友的健康狀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這些人要進行培訓和考核,如果有工友發現可疑症狀的話,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治療。同時,用工單位要加強工地和宿舍衛生管理,倡導工友講究個人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對宿舍、工地都要加強通風清潔,定期消毒,使用過的口罩都要集中收集並且丟棄。

中國青年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在城市中的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人員結構比較複雜,針對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的防控措施,是否有針對更加細分人群的防護建議?謝謝。

王斌: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到位。根據目前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認識,這個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還是經呼吸道的飛沫傳播,當然接觸也可能造成傳播。所以針對不同的人群,根據不同生活狀態,不同的工作性質,還有居住環境,制定一些不盡相同的防護措施,特別有必要。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組織專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們把人群分為幾類:一是隔離病區醫學觀察場所的工作人員。承擔疑似和確診病例的轉運、流行病學調查、標本採集、環境清潔消毒工作的人員,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疑似患者或者是確診患者,相對來説感染的風險高一些。二是和人接觸比較多的職業,剛才馮錄召主任給大家回答的特定人群,比如飛機、高鐵、公交上的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商場、超市收銀員、導購員,包括交警、地鐵、安保人員,還包括各位在座的記者朋友們,大家天天要和人打交道,因為和人接觸比較頻繁,存在感染的風險。三是由於工作生活的需要必須出行的,特別是需要去到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或者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的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四是普通的居家人員,家裏沒有病人,也沒有居家隔離的人員,他們感染的風險相對來説比較低。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照顧居家隔離的家人,還有社區工作人員,這些人群也需要關注。

為了做好不同人群的分類指導,針對上面我提到的幾類人群不同風險的情況,近期我們已經編制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的防護指南》,剛才幾位專家已經回答了如何防護、如何預防感染的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大家有問題還可以繼續問他們。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夠上我們的網站,上“健康中國”APP去看,上面有非常具體細緻的防護措施和建議。我們也非常希望記者朋友們能夠把我們制定的規範和指南進行廣泛傳播,讓不同行業,不同人群,不同場所的人群都能了解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防護措施,這些措施的落實落細對於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南方都市報記者:

請問對於網約車和出租車的防控有什麼比較重要的措施?密閉交通工具剛剛提到了飛機和高鐵,如果出現了有一些乘客有可疑的症狀我們怎麼採取應急辦法,個人在乘坐這些交通工具時,個人防護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謝謝。

張流波:

我首先回答後一個問題,因為在飛機、火車方面,乘客因為人員比較密集,面臨的風險更大一些。針對公共交通工具面臨的感染風險,我們專門起草了《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這個《指南》是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專門下發的文件,要求車輛做好物體表面消毒,加強通風換氣,設立應急區域,要求工作人員注意個人安全,隨時進行手衛生,加強健康宣教來保證乘客的安全。

我們建議有關部門錯峰出行,降低人口的密度,進一步降低風險。建議乘客在擁擠的地方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同時注意和陌生人保持距離。在我們的《指南》中也專門提到,在飛機、火車上最好專門設一個應急區域,比如把後面三排空出來做應急用。如果發現可疑病人,我們要做的事情應該是聽從安排,到隔離區接受隔離排查,這是比較簡單的。對於出租車、網約車的消毒,這類交通工具的風險比我們剛才説到的火車、飛機要低一些,乘坐以前可以先開門通通風,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和你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機、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結束了,下車了,做一個手衛生。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記者:

有媒體報道稱,越光滑的表面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我們在乘坐交通工具或電梯時,我們的雙手難免碰到這些光滑的把手或是電梯按鈕,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辦?我發現一些小區裏電梯間裏放了一些面巾紙,希望乘客可以用面巾紙按電梯,這種方法是否真的有效果?謝謝。

張流波:

剛才這位記者同志的提問可能有一點小的誤會,實際上乾淨光滑的表面微生物是不容易存活的,病毒是在一些陰暗、潮濕,比較臟的地方存活的時間更長。這些天大家都在説電梯的按鈕、門把手風險比較高,這個風險比較高並不是因為病毒在上面存活時間長,而是因為這些地方是高頻接觸的地方,你碰我也碰,因為相互接觸交叉感染的風險就大,所以我們的對應策略就是三條:一是適當的增加消毒頻次,原來一天一次,現在可以一天多次。二是可以用一個面巾紙或者是用消毒紙巾把它隔開,手不直接去碰它。三是也可以在碰了它以後用手消毒劑來揉搓雙手,做好手衛生。謝謝。

新京報視頻記者:

為了應對疫情,有幾類人群是我比較關注的,比如隔離病區的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的工作人員,還有疑似和確診的轉運人員、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還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等密切接觸疑似和確診病例的人員,像這些人群他們應該採取哪些防護措施,需要什麼樣的保障?謝謝。

馮錄召:

非常感謝您關注這些人員,您提到的這些人員都是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標本,或者在實驗室和病毒有直接接觸的人員,所以他們的感染風險是更高的,需要更嚴格的防護。我們採取分類指導的原則,一是對隔離病區的工作人員或者醫學觀察場所的工作人員,以及疑似或者確診病例的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的工作帽,一次性的手套,還要穿戴醫用的防護服、防護口罩,或者是過濾式的呼吸器,防護面屏、護目鏡,穿工作鞋或者膠靴、防水靴套等等。二是對在現場開展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因為密切接觸者本身還沒有出現症狀,所以建議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戴醫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就可以了,但是要和被調查對象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線的距離。對於疑似或者確診病例開展調查時要採取更嚴格的防護,除了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手套各防護服之外,口罩要戴更高級別的,要戴N95、N99或者醫用防護口罩,另外還需要防護的面屏、護目鏡,穿工作鞋,膠靴、防水靴套。對於疑似或者確診病例調查時,也可以採取電話或者視頻的方式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避免和病例直接接觸。對於採集呼吸道標本的採集人員,或者在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病毒檢測的工作人員,我們建議穿工作服、工作帽,戴雙層的手套,穿一次性防護服,也要戴N95、N99的防護口罩或醫用口罩,或者過濾式呼吸器,加上防護面屏、工作鞋、膠靴、防水靴套等等。必要時還要加穿防水圍裙或者防水隔離衣,這是根據工作環境的需要。另外一類人員是對於病例污染的環境進行清潔消毒的人員,建議穿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手套,並且要在一次性手套外面加長袖加厚的橡膠手套,雙層手套,以及醫用的一次性防護服,N95和N99防護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口罩,加工作鞋、膠靴、防水靴套、圍裙、防水隔離衣等等。另外,消毒人員要使用動力送風的過濾的呼吸器的時候,要根據消毒劑的種類選配塵毒結合的濾毒盒或者濾毒罐,要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謝謝。

主持人:

最後再提兩個問題,請繼續提問。

中新社記者: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知道,有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和排查消毒機構的工作人員會遇到一些防護以及消毒物品緊缺的問題,請問一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是會成為新的傳染源?我們到底應該怎麼保護他們的安全?謝謝。

張流波:

現在疫情確實比較嚴峻,因為大量的救治防控工作確實需要消耗大量的防護用品,我們應該努力保證一線醫療衛生人員的安全,想方設法保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産品的供應。因為這是我們開展工作的一個基本保證。我們通過防控知識的培訓和各項措施的落實來進一步保證一線人員的安全。我想説,我有很多朋友是做院感控制、消毒控制的,從春節前一直到現在都是在第一線,指導大家、指導基層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如果我們發現了可疑的症狀,應該要讓他們及時隔離,得到及時休息,排查感染的風險。謝謝。

主持人:

最後一個問題。

香港大公文匯記者:

近期武漢、深圳的確診患者糞便中發現了病毒,這是否意味著傳播途徑有了新的變化?謝謝。

馮錄召:

這個問題這兩天在武漢、深圳甚至在美國的首例病例中都發現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現象説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複製並且存在,但是不是通過糞口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形成氣溶膠的方式再傳播,需要我們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進一步證實這個現象。當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現在的主要途徑還是以近距離飛沫傳播、間接接觸傳播為主,但是這些現象也提示我們勤洗手的重要性,尤其是接觸了容易污染的物體表面,在飯前、便後要勤洗手,是防護這個病毒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謝謝。

主持人:

剛才幾位嘉賓回答了大家的問題,我們再次對各位表示感謝。也謝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