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2020-03-02 08:4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年來,我國穩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就業、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重要民生領域投入持續加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2019年,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負擔,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雙創”帶動市場主體數量保持較快增長,有力保障和穩定了就業。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各月均低於預期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比1100萬人的預期目標多252萬人。

疫情防控期間的就業工作備受全社會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介紹,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一系列舉措穩就業,包括充分挖掘現有就業機會,用足用好現有就業崗位;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擴大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參保企業裁員率不超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支出成為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2019年,在財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目前,我國已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51.9萬所,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2.76億人,各級各類專任教師逾1670萬人。

社會保障制度運行平穩,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截至2019年底,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67億人、2.05億人、2.55億人。2019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82萬億元,總支出5.41萬億元,年底基金累計結余6.85萬億元。

各地以失業人員、城鄉低保戶、社會救助人群、受災群眾、特困人員以及優撫對象為重點,切實兜住民生底線,做到應保盡保。社會救濟從臨時性措施發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每年保障6000萬左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全民醫保網越織越牢,給百姓健康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2019年,我國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2019年底,70個新藥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新藥,價格平均下降60.7%,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等領域。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總體上患者個人用藥負擔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降至5%以下。

“2019年,各級財政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加強民生重點領域的投入,精準發力、補上短板,支出增速高於財政收入增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説。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34913億元,同比增長8.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580億元,同比增長9.3%;衛生健康支出16797億元,同比增長10%;城鄉社區支出25681億元,同比增長16.1%。

“在當前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持續增大、加力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為確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必須堅持節用裕民,在結構調整中更加突出政策的‘提質’要求和‘增效’導向,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到刀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記者 曾金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