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能頂住衝擊

2020-03-10 08:0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

海關總署3月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相關人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進出口造成了一定衝擊,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企業加快復工復産,中國外貿能夠頂住衝擊,並有望穩步恢復。

疫情對進口影響尚不明顯

隨著全國外貿數據“出爐”,各地近期也陸續發佈前2個月進出口數據。3月9日,青島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780.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387.6億元,下降11.7%;進口1393.2億元,下降3.7%。

不僅僅是山東,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解讀前2個月全國外貿情況時指出,外貿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前2個月進口僅有小幅下降,疫情對進口的影響尚不明顯。從貨運量來看,1-2月海關監管進出境貨運量7億噸,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1.9億噸,下降3.7%;進口5.1億噸,增長5.5%。

青島海關數據也顯示,受生産企業為復工備貨及民生消費品和防疫物資需求旺盛等因素拉動,2月當月山東進口值小幅增長2.3%,其中機械設備、大豆、紙漿、水海産品、肉類産品、醫療儀器及器械等進口均超20%。

“總的來看,在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前2個月外貿企業面臨不少難題,涉及物流、復工、履約、接單等多個方面,因此進出口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是預料之中、也是正常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2月份進出口值逐旬提升

海關總署介紹,在總體下降的情況下,前2個月外貿進出口有一些積極因素。

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增長。前2個月,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傳統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對東盟進出口5941.1億元,增長2%,東盟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出我國外貿增速11.4個百分點,佔31.7%,比重首超三成。

民營企業在外貿進出口中相對更具活力。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萬億元(同比下降6.6%),佔進出口總值的41.9%,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提升,反映了國內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是我國外貿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的重要表現。”海關總署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此外,這段時間,企業積極與外方談判適當延長訂單交付期、加班加點完成訂單任務。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支持企業渡難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海關總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工作,出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支持中歐班列和綜合保稅區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産和外貿穩增長。

據海關數據監測情況,2月份外貿進出口值逐旬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逐旬遞增。另據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情況,80.6%的企業已經復工。

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接下來,外貿走勢如何?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指出,當前,企業正處在加緊復工復産的關鍵時期,國內疫情形勢總體趨緩,為復工復産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大環境下,境外疫情持續擴大,特別是日、韓等主要貿易夥伴疫情不斷蔓延,會給我國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産造成一定影響。

李興乾説,商務部已經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對衝不利影響,還將繼續推動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産,全面落實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支持政策,推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推進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保障和穩定産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

張燕生認為,穩住外貿基本盤,要加快外貿企業復工復産的步伐,特別是要以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産業鏈上下游全面恢復産能,同時大力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繼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拓展外貿發展空間,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從3月份開始,中國外貿有望穩步恢復。而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外貿穩,也將有助於全球貿易穩。”

海關總署也指出,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以及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復産步伐加快,市場信心穩步恢復。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記者 邱海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