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府工作報告引發熱烈討論:有決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2020-05-23 08:0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引發熱烈討論
有決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圖為工人在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峨山鎮左莊村扶貧車間內加工服裝。新華社記者 范長國 攝

為何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綜合研判國內外複雜形勢,作出的科學務實、切合實際調整,更有利於集中精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不是不要增長。要守住“六保”底線,以保促穩,實現穩中求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這意味著什麼?“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出的適當調整,是科學務實、實事求是的體現,彰顯出黨中央、國務院穩定宏觀經濟運行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委員説。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對於我們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而言,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濤代表説,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産生活秩序受到衝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産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當前看,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符合客觀實際。”劉偉委員分析,從短期影響看,供需兩側均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難以快速恢復常態增長;從外部影響看,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境外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範圍有多廣、時間有多長,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辯證看,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設定了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等主要目標。

“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不是不要增長。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劉偉委員表示,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根本在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增長速度應服從這些發展目標的要求。“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六保’促‘六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實現嗎?

疫情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經濟韌性足、基礎牢、調控工具足,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但我們有獨特政治和制度優勢、雄厚經濟基礎、巨大市場潛力。只要直面挑戰,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就能牢牢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劉偉委員説。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綜合起來看,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承受能力、韌勁都比較強,我們有實力有能力克服當前的困難,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經濟韌性足、基礎牢,疫情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我國是第一製造大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外部衝擊難以引起經濟趨勢性變化。

“中國經濟具有超強的彈性和韌性。”劉偉委員分析,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優勢,持續釋放強勁的需求拉動力。從發展空間看,我國地區發展結構、資源稟賦差異較大,發展梯度效應明顯,各地區發展潛力在不斷釋放。同時,我國生産體系完備、産業鏈完整,應對疫情衝擊的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很強,以創新研發為基礎的産業體系,正持續打造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體制優勢強,調控工具足,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8個方面90項政策措施有效促進保供穩價和復工復産。“今年4月,全國主要經濟指標繼續改善,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復工復産成效顯著、新動能不斷生長,我國經濟表現出巨大潛能。”劉偉委員説。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不單單只有GDP這一個指標,還要看發展質量,著重解決不協調、不均衡的問題,努力補短板。

“今年主要還是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劉偉委員表示,近年來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這意味著,在同等的GDP增長下,經濟的包容性更強、質量更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得更為充分。

為什麼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

就業是民生之本,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多措並舉穩飯碗、造飯碗,完全有能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穩就業保民生再次被擺在了優先位置。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賴德勝認為,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保持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至關重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左右,有其客觀必要性。”

賴德勝説,“900萬人以上的就業目標,充分平衡了保持就業總體穩定的需求與我國經濟運行情況之間的關係。”

“從現在情況看,下半年就業壓力將明顯減輕,我們完全有能力實現6%左右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劉偉委員説,一季度,由於疫情對就業的衝擊,與原有的週期性、結構性、摩擦性就業矛盾相互交織,就業壓力顯著加大。隨著我國復工復産有力推進,投資和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勞動力市場需求也會同步擴張。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保就業,離不開經濟增長的支撐,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企業穩就業,提升經濟增長吸納就業的能力。”劉偉委員説,政府部門可將就業效果納入投資項目評估內容,充分發揮投資帶動就業的作用。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要重點保住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國際市場波動給國內就業帶來新衝擊的可能性仍在,我們要特別注意防範風險,全力保住中小微企業。”賴德勝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前期出臺的短期減稅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這將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減負,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要借力新經濟創造新崗位。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委員建議,可通過實施數字平臺經濟加速發展計劃、社會服務就業促進計劃、新就業形態促進計劃等來擴大就業空間,增強就業的靈活性,滿足社會性就業需求。

疫情對不同企業的衝擊不同,對不同群體就業的影響也不同。“關注就業問題,除實行普惠政策外,還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針對不同群體的就業,突出重點,精準施策,確保不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賴德勝説。

接下來怎麼幹?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讓轉型升級成為主旋律;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不會改變脫貧總體進程

代表委員和專家認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要用改革的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

——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給市場主體送上及時雨。

穩就業保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今年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實體企業吸納了我國大部分就業,保企業就是保增長,保企業就是保就業,要加快讓政策落實落地。”李濤代表説。

——依靠改革激發活力,為經濟發展增強新動能。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舉措,從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利用外資,到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出“組合拳”。

李濤代表説,加大新興産業扶持力度,培育新動能,河南已在全國率先出臺了5G産業發展行動方案,目前已實現各省轄市城區5G網絡全覆蓋。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讓轉型升級成為主旋律。

我國內需潛力大。為擴大有效投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代表説,北京力爭在新模式、新基建、新消費、新開放和新環境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下達資金佔全年計劃的51%,6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2020年提前下達資金已全部撥付到項目上。

——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説,今年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不會改變脫貧總體進程,截至4月底,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已達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95.4%,中央對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和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的1113個貧困村掛牌督戰,“只要咬定目標不鬆勁,一定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大家表示,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關鍵在實幹。只要直面挑戰,堅定發展信心,真抓實幹,當前的難關一定能闖過,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記者陸婭楠、李心萍、丁怡婷、邱超奕、黃超、左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