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攜手實現美好願景——代表委員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言”

2020-05-26 20: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攜手實現美好願景——代表委員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言”

新華社記者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區內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諸多科研合作項目、高等教育交流紛紛展開。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以來,大灣區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000萬、經濟總量10萬億元的熱土,呈現出一派發展生機。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圍繞大灣區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他們堅信,只要勇於探索,加速改革,攜手合作,規劃綱要描繪的美好願景一定會實現。

代表委員點讚大灣區建設成果

自2019年以來,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金融、稅收補貼、海關改革、港澳居民生活便利化等,支持大灣區建設。

“這些措施契合期待,彰顯了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代表説。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深中通道等項目加快推進;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實現“一地兩檢”,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實現“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建明委員説,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高效互聯互通,是大灣區建設發展的基礎性要素。大灣區在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上有了進展,已初步惠及港澳同胞。

據介紹,當前廣東已建成廣州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等50多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僅廣州南沙自貿區就吸引了215個港澳青創團隊入駐。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牽頭與30多個澳門企業家,在廣州番禺大學城建立“粵澳青創國際産業加速器”。何敬麟説,受益於大灣區建設的提速,現在項目第一期進駐率已超出預期;正加速籌備第二期,希望能實現産學研結合,更好地激發粵港澳青年的創業熱情。

代表委員為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

在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互通互聯方面,廣州地鐵集團總工程師張志良代表建議,儘快制定多層級軌道交通網絡互聯互通、協同運輸的技術標準體系以及服務評價體系,支持跨城市、跨層級軌道交通管理機制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朱葉玉如代表建議,從制度層面進一步解決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科研人流和物流問題,為有心參與內地與香港科研合作的學者提供便利措施,逐步提高內地與香港科研互動交流的便利性,創造區內科技融合發展的有利環境。

洪為民説,大灣區要更具競爭力,就需要把各個城市的競爭優勢融合。建議設立大灣區商業信用評級機制及數據庫,建立粵港澳三地法官、仲裁員和調解員的常態化交流機制,設立“大灣區方便營商委員會”,統籌各種審批流程簡化。

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代表建議,切實推進落實橫琴“分線管理”通關模式,加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珠澳現代金融、文旅會展、澳門品牌工業及商貿消費産業的發展,支持澳門在橫琴建設澳門離岸數據中心。

代表委員呼籲攜手共創美好前景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麗新集團主席林建岳説,我們應抓住疫後重建的時機,全方位推進大灣區協同發展,提升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粵港澳在科技、商貿合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潛力,希望三地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大灣區是香港青年很大的發展天地。”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代表説,高等教育是香港的強項,但校舍資源較少,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推進香港高等教育走進區內其他城市,有利於提升大灣區整體實力。合作辦學對香港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也會為內地相關城市帶來積極效應。

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陳勇代表説,大灣區的規劃和發展,非常有助於突破香港發展的瓶頸,解決香港市民的學業、事業、置業、創業和生活質量改善等問題。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發揮比較優勢,搭上祖國發展的高速列車,提供難得機遇。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代表説,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要區域發展戰略,承載著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的重要使命,各界都對大灣區前景充滿期待。(記者劉歡、趙博、周穎、徐弘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