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經濟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有條件、有基礎”
——國家發展改革委談經濟走勢

2020-07-17 21: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我國經濟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有條件、有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談經濟走勢

新華社記者安蓓

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3.2%,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取得這樣的成績極其不易。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是否穩固?未來我國經濟走勢如何?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作出回應。

“我國經濟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綜合各方面因素看,下一步我國經濟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是有條件、有基礎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説。

他指出,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宏觀政策效應逐步釋放,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産需求持續回暖,支撐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國民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回升勢頭總體符合預期。

分析經濟企穩回升的主要因素,嚴鵬程説,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顯現,為下半年經濟持續恢復打下堅實基礎;一攬子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強大支撐;需求端反彈明顯,生産端恢復有力,供需循環在改善;數字經濟、智慧製造、生命健康等産業加快發展,疫情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動能在轉換;市場主體信心穩步回暖,經濟企穩回升有微觀基礎支撐。

實物量指標印證了企穩態勢。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6.5%,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分別實現連續4個月逐月加快。6月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上月加快3.5個百分點;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6.9%,增速均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

“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巨大衝擊,但並未傷及我國經濟基本面。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的態勢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具有應對疫情等外部衝擊的巨大韌性,調結構、轉方式、優動能大有可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紮實推進,我國經濟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嚴鵬程説。

“讓更多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經濟回升的暖意”

受疫情影響,當前一些行業運行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不少企業生産經營仍存在較大困難,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還面臨很大壓力。

“要繼續用好規模性政策,推動經濟運行及早恢復正常;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經濟回升的暖意。”嚴鵬程説。

他指出,要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産經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以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為抓手,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為牽引,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穩住經濟大盤。

一是繼續抓好政策對衝。重點是強化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確保宏觀政策取向保持穩定,已出臺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聚焦“六穩”“六保”,加強政策預研儲備,確保一旦有需要,能夠迅速出手、及時出臺,千方百計鞏固經濟回升勢頭,千方百計暢通經濟循環,千方百計穩定經濟運行。

二是加大幫扶企業力度。針對當前受疫情衝擊較大、經營較為困難的行業企業,制定出臺差異化扶持措施,進一步細化實化減租減費減息等援企政策,用好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更加注重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作用,支持引導企業與數字經濟、智慧製造等技術創新結合。

三是著力激活消費潛力。以高質量的産品和服務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積極推進家電、汽車等更新置換及回收處理,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推廣應用。提升公共場所衛生安全水平,推動文旅、餐飲等消費有序恢復。加速拓展5G應用。

四是強化有效精準投資。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等的撬動和牽引作用,積極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五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選擇合適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季度投資增速“轉正”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袁達介紹,二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一季度回升20.9個百分點,由負轉正。

截至目前,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袁達説,將繼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等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領域,精準籌資、精準項目、精準施策,切實用好投資資金,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強重大項目儲備。

二季度以來,我國利用外資形勢明顯回穩。在推進前三批重大外資項目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資項目,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

袁達説,我國將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提升外資項目服務水平;做好重大外資項目人員往來工作;抓緊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重點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中西部地區積極吸引外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