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內蒙古八項措施持續作戰 切實鞏固脫貧成果 防止返貧致貧

2020-07-22 19:17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凝心聚力,精準施策,全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總攻衝刺、決戰決勝階段,為紮實做好收官階段各項工作,內蒙古制定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的八項措施,進一步提高脫貧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加強動態監測管理

一是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對已脫貧重點監測戶、邊緣戶和家庭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的農牧戶加強動態監測,標注返貧致貧風險,及時監測風險點變化情況、發佈預警信息。二是健全研判幫扶機制。定期召開由有關部門和蘇木鄉鎮參加的防止返貧致貧聯席會議,逐戶分析研判返貧致貧預警信息,制定處置方案。三是健全聯絡服務機制。明確專人,聯絡幫扶監測對象,協調落實幫扶措施,及時了解幫扶對象生産生活情況,監測幫扶進程,減少返貧致貧因素,保持收入持續穩定。

穩定扶貧政策措施

一是穩定基本醫療政策。延續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參保費旗縣財政資金補貼政策,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濟保障機制。二是鞏固貧困人口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機制,持續推進慢性病簽約服務,加強貧困地區蘇木鄉鎮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標準化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三是穩定教育扶貧政策。強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聯保聯控責任,實施貧困學生精準控輟保學臺賬式管理。繼續實施雨露計劃,擴大區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計劃規模,重點面向貧困旗縣招生。落實安排好國家教育部下達的面向貧困旗縣專項招生計劃和為鄉鎮衛生院培養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計劃,進一步做好全區高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建立貧困家庭畢業生信息庫,多措並舉幫助就業創業。繼續完善貧困家庭畢業生信息臺賬,組織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形勢、就業技巧等方面的專業輔導。四是穩定住房、飲水安全政策。將農村牧區困難家庭新發生的住房和飲水安全問題及時納入返貧致貧預警幫扶範圍。採取維修改造和安置在養老院、集體公租房、幸福院等辦法,確保困難戶住房安全。明晰農村牧區集中供水工程産權和管護主體,建立合理水價和有償使用機制,落實工程管護人員和經費,促進工程可持續運行。培訓指導分散供水戶管好用好供水設備設施,延長供水設備設施使用期限。

鞏固提升扶貧産業

一是持續推進貧困地區産業發展。加強扶貧主導産業的培育和支持,加強扶貧産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一村一品”發展,支持有條件的旗縣創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扶貧産業園,多措並舉夯實貧困地區産業基礎。對具備發展産業條件的監測對象,加強生産經營技能培訓,提供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動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帶動其發展生産。二是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圍繞當地扶貧主導産業搞好規劃、制定優惠政策,總結推廣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的典型經驗,堅持“菜單式”直補到戶模式,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扶持貧困戶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手工、小買賣、小電商、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致富小産業。三是積極培育致富帶頭人。結合資源稟賦、産業發展規劃和産業基礎,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優惠政策,採取就地扶持培育、引導返鄉創業、支持人才回流等措施,每個貧困村培養3—5名致富帶頭人,推動貧困地區優勢特色産業轉型升級,拓寬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空間。四是穩定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持續加大對龍頭企業、合作社扶持力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涉農涉牧整合資金主要用於發展扶貧産業,農牧産業扶貧發展基金重點用於夯實産業基礎、支持能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圍繞特色優勢産業加大信貸投放,持續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大力推廣訂單生産、土地流轉、就業務工、生産託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資産租賃等帶貧模式,推動貧困戶與帶貧主體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五是完善農牧業服務體系。組建技術服務團隊,發揮科技服務作用,加強技術指導與産前産中産後服務,大力開展良種選育、良法推廣、疫病防治、産品研發等技術服務,及時解決産業發展問題。六是動員社會開展消費扶貧。鞏固“京蒙扶貧協作”成果,加強産銷對接,建立穩定的消費扶貧渠道。組織動員各類市場主體設立消費扶貧專櫃、專區、專館,深入開展扶貧産品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和社區“五進”活動,進一步完善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機制。

拓展就業創業渠道

一是建立貧困勞動力需求數據庫和就業培訓服務平臺。統籌整合扶貧開發信息、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等系統,組織鄉鎮、嘎查村持續開展摸底排查,及時、準確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需求和就業創業情況並實施動態管理。二是加強培訓能力建設。依託當地職業學校、技工學校、龍頭企業等機構,探索建設一批以旗縣為單元的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完善貧困勞動力培訓補貼政策,對有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做到“應培盡培,能培盡培”。三是多渠道促進就業。鞏固勞務對接平臺,加強區內外勞務協作,健全完善跨區域、常態化的崗位信息共享和發佈機制,通過勞務對接實現轉移就業。依託種養基地、産業園區、鄉村旅遊、扶貧車間、社區工廠等,推動貧困勞動力居家就業和就近就地就業。結合疫情防控、生態扶貧、創城工程、鄉村振興戰略等,合理開發公益性扶貧崗位,優先解決通過市場難以實現就業的貧困勞動者就業問題。

完善綜合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工作預案。聚焦農村牧區邊緣戶和脫貧重點監測戶,多渠道籌措資金,採取為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購買精準防貧保險、建立防止返貧基金等多種形式,防止因病、因災、生産經營不善和突發事件等因素返貧致貧。二是完善綜合保障扶貧政策。統籌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以及社會幫扶、社工助力等保障措施,為無勞動力或喪失勞動力貧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牧區的各項優惠補貼資金,持續推進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加大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社會救助力度,引導社會組織將人才、項目、資金、資源向救助對象傾斜。支持公益慈善組織設立防止返貧慈善項目、專項救助基金,開展公益慈善捐贈,動員組織各類社工機構、志願服務團隊、社會愛心人士開展防止返貧志願服務。充分利用“中國社會扶貧網”平臺,動員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幹部、職工註冊為愛心人士,及時對貧困需求提供幫助,對特殊困難提供眾籌捐贈。

發揮扶貧資産作用

一是加強扶貧資産收益管理。紮實開展扶貧資金、資産清産核資,摸清底數、明晰産權、健全臺賬、規範管理,鼓勵設立解決相對貧困基金,用於保障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等相對貧困人群基本生産生活。利用扶貧資産收益資金,為貧困嘎查村聘用扶貧專幹和信息員,進一步充實基層一線工作力量。二是健全扶貧資金資産經營使用、收益分配、監管處置機制。重點加強對嘎查村集體以自營、承包、租賃等方式經營或投入到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的經營性扶貧資産管理。扶貧資産收益除幫扶老弱病殘、設立公益崗位、獎勵補助、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外,重點用於支持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扶貧龍頭企業、農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農牧民發展優勢特色産業,推動嘎查村發展集體經濟。按照“受益權與管護權相結合”的原則落實扶貧資産管護主體,産權所有者和相關監管主體合法合規處置扶貧資産,扶貧資産處置所得主要用於新的扶貧項目建設,形成新的扶貧資産。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一是加強農村牧區信用體系建設。豐富農村牧區信用體系建設深刻內涵,廣泛開展農村牧區信用等級評級授信工作,加強誠信引導教育。採取“烏蘭牧騎+”、典型引路等志智雙扶模式,加強思想、文化、道德、法律和感恩教育,弘揚自尊、自愛、自強精神。二是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化扶貧“十進村”活動,提升農牧民整體素質。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強化對高額彩禮、薄養厚葬、子女不贍養老人等問題的教育引導。三是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創新激發自力更生、自主脫貧的幫扶模式,通過生産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引導貧困群眾通過生産和就業脫貧致富。推廣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愛心公益超市”等幫扶做法,對自強不息、穩定脫貧致富的貧困群眾探索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穩定脫貧攻堅工作體系。退出貧困序列的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農牧戶,駐旗縣工作總隊、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繼續保持相對穩定。二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持續向軟弱渙散和集體經濟薄弱嘎查村黨組織派駐第一書記,加強駐村工作隊員選派、管理、考核,健全長效機制,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三是強化嘎查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加強鞏固脫貧成果、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能力培訓,儲備嘎查村幹部隊伍後備力量,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