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學生“新農人”助力鄉村現代農業發展

2020-07-23 18: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23日,湯柏青在新泰村的稻田邊使用農作物噴藥無人機開展水稻病害防治。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3日,湯柏青準備去承包的稻田裏施肥。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3日,湯柏青在農場倉庫裏停放水稻插秧機。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3日,湯柏青在新泰村的稻田邊調試農作物噴藥無人機。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3日,湯柏青在承包的稻田內噴灑有機肥。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3日,湯柏青在農場倉庫裏停放水稻插秧機。

2014年,大學畢業後回鄉的湯柏青在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成立了杭州四口田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開始規模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截至目前,農場共承包了中泰街道楓嶺村、新泰村、紫荊村等多個村的土地900多畝,農場擁有1300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並投入固定資産450多萬元用於購買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他的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年産值約350萬元。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新創業,精心培育青年鄉土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11.gif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