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吉喆:經濟穩定恢復 發展呈現新機

2020-08-01 09:44 來源: 《求是》雜誌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前所未有,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陡然上升。面對嚴峻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迅速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阻斷疫情傳播,全面推進復工復産和生産生活秩序恢復,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著力對衝疫情不利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經濟運行由降轉升,呈現恢復性增長勢頭,展現出韌性強、潛力足的鮮明特徵。但國際環境不確定性仍在增加,國內經濟穩定復蘇基礎尚不牢固。下半年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圍繞“六穩”、“六保”狠抓政策落實,全力保民生,傾力助企業,加力補短板,大力促改革,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

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巨大衝擊。面對疫情大考,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全面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促進了我國經濟企穩回升,保障了人民群眾基本生活。

(一)加大宏觀政策對衝力度,經濟增長由降轉升。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助企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著力穩定經濟基本面,國民經濟穩步復蘇。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下降1.6%,比一季度收窄5.2個百分點。尤其是二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凸顯了中國經濟強大韌勁、巨大迴旋餘地和綜合施策效果。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提升10.0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4%、1.9%。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連續3個月正增長;服務業生産指數增長2.3%,連續2個月正增長。我國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穩定恢復、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難能可貴,成之彌艱。

(二)著力穩就業保民生,社會大局總體穩定。疫情直接影響就業和群眾基本生活。面對顯著上升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聚力支持靈活就業。就業基本盤保持穩定,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下降。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農業生産穩中有進,特殊之年我國夏糧再獲豐收,産量達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生豬生産逐步恢復,市場保供穩價取得成效,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多數“菜籃子”産品價格持續回落。基礎工業發展得到保障,煤電油氣供應安全穩定,上半年原煤、原油、生鐵、鋼材、十種有色金屬、天然氣産量同比分別增長0.6%、1.7%、2.2%、2.7%、2.9%、10.3%。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加大,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價格臨時補貼標準階段性提高。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同比增長13.2%,人均政策性生活補貼收入增長13.1%。

(三)聚焦補短板強弱項,三大攻堅戰取得紮實進展。針對疫情引發的貧困地區人口就業難、增收難和返貧風險增加等問題,加大精準幫扶力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同時加強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上半年,脫貧攻堅紮實推進,“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截至6月30日,中西部22個省份已開工扶貧項目40.9萬個,開工率達95.2%;25個省份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9萬人,超過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們享受到更多的藍天碧水。上半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Ι—Ⅲ類)斷面比例提高5.6個百分點。創新資金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信貸較快增長,金融市場總體穩定。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同比增長11.1%,比3月末加快1.0個百分點。6月份,股票成交量同比增長33.4%。

(四)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新産業新動能發展壯大。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大力支持企業求新應變、危中尋機,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産業高端化趨勢更加明顯,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智慧製造、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發展壯大,上半年服務機器人、城市軌道車輛、充電樁産量同比分別增長20.9%、13.0%、11.9%。高技術領域投資力度加大,上半年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6.3%,一批5G、數據中心等“兩新一重”項目開工建設。信息經濟、網絡經濟、數字經濟茁壯成長。上半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移動互聯網累計接入流量增長34.5%。直播帶貨等新模式異常火熱,網絡消費持續活躍,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需求快速擴張。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2%。

(五)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市場潛力逐步釋放。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對衝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積極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發揮投資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比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收窄。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1%、5.8%。堅持土地、資金等要素跟著項目走,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上升。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3.1%,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收窄。二季度,固定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加大。用足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支持政策,幫助外貿企業保訂單、保市場,外貿形勢好于預期。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按人民幣計價)同比下降3.2%,比一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6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4.3%,進口額增長6.2%,今年以來首次實現進出口雙雙正增長。

(六)大力增強微觀經濟活力,市場預期持續向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企業幫扶,精準有力及時推出8個方面90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支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各項政策,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隨著一攬子政策逐步顯效,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生産經營形勢逐步改善,市場預期總體向好。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同比增長11.5%,連續2個月正增長。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9%,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均連續4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看好,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經營信心較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今年我國經濟將增長1.0%,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6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按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7.1%,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二、國際國內挑戰增多,危機當中孕育新機

應當清醒地看到,上半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仍在下降區間,疫情衝擊損失尚未彌補。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快速擴散蔓延,外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國內需求不足,實體經濟困難。但危機中蘊藏新機,挑戰中孕育動力,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經濟行穩致遠具有較好基礎和條件。

(一)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但大變局中蘊含新機遇。全球疫情仍在加重,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不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9%,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量將下降18.5%。同時,疫情催生了醫療衛生、數字經濟等領域國際合作,有利於我國借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加快發展。防控疫情過程中,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為我國經濟發展開拓了新空間。尤其是我國疫情傳播率先阻斷,經濟運行率先企穩,為更好利用全球要素資源、促進世界經濟復蘇贏得了先機。

(二)需求消費恢復慢于生産投資,但發展活力正在迸發。受疫情防控等影響,需求端復蘇相對滯後,居民消費恢復較慢。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下降9.3%。但疫情客觀上帶動線上消費持續活躍,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共享經濟、平臺經濟逆勢成長。針對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應急儲備等領域不足,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三)企業經營困難猶存,但市場主體韌性增強。上半年企業經營有所改善,但疫情造成損失仍較明顯,利潤下滑較多,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壓力大。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2.8%。6月份,小型企業PMI為48.9%,低於臨界點。針對企業困難,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深化簡政放權,鼓勵創業創新,最大程度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企業主動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生産營銷方式,避免了規模性破産倒閉,上半年日均新設企業達到2萬戶,彰顯了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的強大韌性。

(四)重點群體就業壓力較大,但經濟復蘇正在創造新崗。當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就業壓力不容忽視,特別是隨著畢業季到來,大學生失業問題更加突出。6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調查失業率為19.3%,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2.1、3.9個百分點。面對壓力,各方面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隨著經濟運行企穩回升,企業用工需求趨於擴大,加上各地廣開就業門路,創新方式盤活就業市場,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增多,日益成為重要的就業“吸納器”,將對就業穩定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五)脫貧攻堅進入“最後一公里”,決勝全面小康完勝在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任務和決定性戰役。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尚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數百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剩餘貧困人口總量雖不大,卻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挑戰,剩餘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總的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當前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集中精力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只要大家繃緊弦、加把勁,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就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堅定信心狠抓落實,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發展信心,堅持底線思維,努力育新機、開新局,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一)堅持防疫發展“兩手抓”,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回升。堅持統籌兼顧,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疫情防控向好態勢,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強化政策協同協調,狠抓政策落地見效,推動形成發展合力。

(二)千方百計穩就業保民生,助民需幫民困解民憂。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首要任務。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有針對性穩崗拓崗,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多措並舉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育幼養老等方面投入,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綜合運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兜牢基本生活底線。

(三)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全面小康,關鍵在補短板。要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加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力度,盡銳出戰,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這一全面小康決定性戰役。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抓好源頭防控,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把握力度,防患未然,切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四)助力企業紓困發展,有效穩定市場主體。穩住上億市場主體是保障就業和民生的關鍵所在。要積極落實減稅降費等紓困惠企政策,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切實做到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積極支持企業轉型發展,引導幫扶企業通過技改、重組等方式實現升級轉型。弘揚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五)全力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加快釋放需求潛力。抓住我國內需潛力大和産業鏈完整的優勢,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力推動商品消費優化升級,全面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培育消費新業態。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繼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推進外貿提質增效,暢通國際貨運通道,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量的積累和質的突破。沒有量的增長,經濟發展就缺乏基礎;沒有質的提升,經濟社會效益效率就難以改善。必須以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 寧吉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