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交通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

2020-08-12 13:41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8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交通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交通扶貧故事,並答記者問。

圖為中外記者見面會主席臺。(焦非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中外記者見面會。“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脫貧攻堅,交通先行”。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都顯示了交通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交通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把老百姓“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也使鄉村因路而興、因路更美,這些改變都離不開交通人的奮鬥和付出。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五位交通運輸行業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請他們講述交通扶貧的故事並與大家互動交流。首先,請允許我逐一介紹一下他們,他們是: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執法監督處處長羅洪波先生,羅洪波先生2016年至2018年3月期間,任江蘇省贛州市安遠縣委副書記;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徐文強先生;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黨支部書記王光國先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委副書記桂志敬先生。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綜合處主任科員呂怡達先生,呂怡達先生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間,任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蘆花鎮熱拉村駐村第一書記。

下面,我們就請各位簡要介紹一下自己。首先有請羅洪波先生。

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執法監督處處長 羅洪波: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叫羅洪波,來自交通運輸部法制司。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挂職工作,任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副縣長。

圖為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執法監督處處長羅洪波。(徐想 攝)

我所工作的安遠縣位於江西省的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匯處,自然資源豐富,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大家都可能知道贛南臍橙,安遠縣就是贛南臍橙的核心産區。安遠還有一座三百山,是5A級景區,同時也是香港水源東江的源頭。可能有的朋友不熟悉、不知道安遠,會問安遠到底遠不遠?在2013年之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安遠非常遠,從縣城到贛州市不到200公里的距離,但是去一趟需要起早摸黑、翻山越嶺,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所以在那個時候,外地的朋友去不了安遠,本地人也不願意出去,因為非常的麻煩,很辛苦。對口支援工作以來,安遠縣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目前已經形成了北上南昌、南下廣東、東出福建、西進湖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從此,告別了大山的阻隔,同時安遠的農村路得到飛速發展和完善,2017年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的示範縣。所以,如果我現在給大家重新介紹一遍安遠的話,我想用安遠在推介旅遊時的一句廣告詞,就是“安遠不遠,景在眼前”。

謝謝大家。

壽小麗:

從短板到示範,安遠交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謝謝羅洪波先生。下面,我們有請徐文強先生作介紹。

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 徐文強: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叫徐文強,是交通運輸部選派的第八批轉第九批援藏幹部,現任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廳長。2016年的7月,我肩負交通運輸部黨組“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重托,從我們的首都北京到了雪域高原,在世界第三極的西藏與當地的幹部群眾一起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現在我已經在西藏生活工作了超過4年時間,四年來,我親身參與了當地交通脫貧攻堅的全部過程,也親眼見證了240萬農牧民群眾擺脫貧困、走上富裕,與全國人民一道奔小康的喜悅。這期間是西藏交通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也是交通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最普遍的一個時期。作為一位見證者和親身參與者,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

圖為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徐文強。(焦非 攝)

現在西藏交通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新的階段,我也開始了第二個援藏任期。我和17000名交通幹部職工一道,和我的同事一起,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傳承弘揚偉大的“兩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做幸福家園的建設者,與大家戰鬥在一起,再用幾年的時間,讓我們西藏的老百姓走上更寬闊和平坦的小康大道,我將為此付出我的全部力量。

謝謝大家。

壽小麗:

兩度援藏,是責任與情懷讓徐廳長在熱愛的雪域高原紮下根來,謝謝徐廳長。下面,請王光國先生作介紹。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支部書記 王光國:

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叫王光國,是來自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大家都叫我“愚公書記”,其實這個稱號也不是很特別。我們店子坪村海拔1200多米,我們有一句古話“左邊石柱河,前面梯子河,右邊洋芋河,後面大山坡,我們祖祖輩輩,背磨得像駱駝”。我們的“打杵子、背簍子”,還有“邁出去還要坐轎子”這句名言體現了我們店子坪出山的艱辛和苦酸。我們店子坪村的村民要到臨近的高坪鎮去趕集,要沿著沿河兩岸的絕壁小道翻山越嶺,來回要兩三個小時。

圖為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支部書記王光國。(焦非 攝)

“要想富,先修路”。2002年,我當選村支部書記以後,就動員大家修路。臘月初九,我們開始了修山第一炮。我們店子坪村修路經過了幾個歷程,第一個是鑿毛路、修砂石路,後來是水泥路,最後是瀝青路這樣的歷程。我們店子坪村現在實現了戶戶通、村村通,店子坪的老百姓已經走上了致富快車道,店子坪村的人民現在已經邁向了富有。我們店子坪村在致富的路上應該説有説不完的故事。借此機會,誠摯地邀請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到店子坪村去實地感受我們“四好農村路”和老百姓帶來的人氣和財氣,到實地去聽一聽“四好農村路”在農村的凝聚力,到店子坪村去聽一聽、看一看我們那兒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因路而美、因路而富、因路而活”的一個一個故事。在這裡再次謝謝大家。歡迎大家去看看。

壽小麗:

感謝“愚公書記”的堅韌不拔。下面,請桂志敬先生作介紹。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委副書記 桂志敬: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我叫桂志敬,來自交通運輸部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2018年底,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挂職,任縣委副書記,主要負責縣交通運輸協調定點扶貧以及協助分管脫貧攻堅工作。色達縣地處川青交界地區,是全國18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色達縣平均海拔4127米,山大溝深,環境閉塞,常冬無夏,氧氣稀薄,那裏的氧氣是北京的65%。在色達工作的幹部們經常説一句話,“在色達工作稀缺的是氧氣,寶貴的是精神。”

圖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委副書記桂志敬。(焦非 攝)

我到色達以後,發揚交通“兩路”精神以及色達的“抗缺氧”精神,同色達的幹部群眾一起助力色達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在雪域高原的崗位上,我走遍了17個鄉鎮,了解交通需求,做好溝通橋梁,發揮自身專長,促進了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的提升。同時,發動各方面的資源,完成好定點扶貧的工作任務。經過4年的定點扶貧,色達的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260公里,17個鄉鎮134個行政村實現了100%通硬化路,100%通農村客車,圓滿完成了“兩通”目標。今年2月份,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宣佈色達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今年6月底,我們剩餘的90戶319人實現了脫貧,我有幸見證了色達5.74萬農牧民群眾同全國人民一同邁進小康社會,這是所有參與和支持定點扶貧工作的幹部職工和愛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色達的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共同書寫的色達歷史新篇章。謝謝。

壽小麗:

的確,最寶貴的是精神,脫貧攻堅正是需要色達這樣的“抗缺氧”精神。下面,有請呂怡達先生作介紹。

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綜合處主任科員 呂怡達: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叫呂怡達,來自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2017年9月9日到2019年9月18日,我在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蘆花鎮熱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通過交通扶貧,熱拉村通了硬化路、通了客車,完成了村組道路建設6.9公里,實現了全村百姓“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

圖為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綜合處主任科員呂怡達。(徐想 攝)

我有一點感觸比較深的是,“交通+扶貧”、“交通+電商”、“交通+特色農業”新模式都在熱拉村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2018年,村內返鄉大學生牽頭成立冰山小丫頭食品有限公司,統一負責對外銷售村內的特色農産品,比如牦牛肉、藏香豬肉、黑水中蜂蜜等等。2019年小丫頭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60萬元,帶動貧困戶就業10人,非貧困戶就業20人。這些都有效提振了全村群眾通過勞動致富的信心。

除此之外,村內還先後成立了牦牛健康養殖基地、藏香豬散養基地、高山鳳尾雞養殖合作社等經濟實體。我想,這些都是交通助力脫貧攻堅、交通助力産業發展、交通致富一方百姓的典型案例。謝謝。

壽小麗:

熱拉村因路而變、因路而富,這也是交通運輸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五位嘉賓已經都作了自我介紹,各位記者朋友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跟臺上的五位嘉賓進行互動。

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前按照慣例還是請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收官之年,我想問一下,各位能不能結合各自的工作經歷,分享一下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大家最難忘的事和感受到最深的變化是什麼?謝謝。

徐文強:

我在西藏工作的4年時間,一直是在交通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最難忘的事情還是在海拔那麼高的地方,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在那麼艱苦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要修通一條條公路、架起一座座橋梁。我感受到最深的變化,還是這幾年,特別是攻堅時期,我們交通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交通面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西藏來説,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交通投資成倍增長。“十三五”公路交通完成投資超過2515億,這個數比“十二五”增加了1835億,是“十二五”的3.7倍,相當於接近翻了兩番的水平。

第二,高速公路加速發展。“十二五”末的時候,有的朋友去過西藏,當時只有機場到市區的一條高速公路,38公里,到現在是620公里。我們還有幾條路在建,這幾條高速公路通車以後將達到1100公里,在內地,這個數字可能不那麼顯著,不是那麼顯眼,但在西藏,修了1100公里的高速公路,這就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第三,西藏路網結構顯著提升和改善。現在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0.45萬公里,我們現在每年新增的公路通車里程相當於凈增兩條“兩路”。大家跑過的青藏線、川藏線,全程實現黑色化,全長1140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程達到二級公路的水平。我們還實施了新的青藏通道國道345線,新的新藏通道國道216線,這兩條通道今年底將建成投入使用。西藏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今後,進藏遊客和當地群眾出行將越來越便捷、越來越通暢、越來越安全。謝謝。

王光國:

我是來自基層的,在我的內心深處,最有記憶的還是店子坪村當時不通路的時間。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店子坪村在絕壁小道上,有很多老百姓摔下了河谷,先後有七人被奪去了生命。還有,我們沿河兩岸要抬到對岸去賣豬,也有很多人摔下去了,還有“白肋煙”,在背的途中也摔下去了,我感覺非常的心痛。我帶了兩幅照片,是我們當時沒有通路沿河兩岸的原始照片,還有一張是路修通以後發生的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村的變化主要是在交通戰線上。我來自於基層,最有説服力,因為我是見證者,交通對我們山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們那個地方發生了幾個變化:

一是基礎設施發生了變化。基礎設施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由原來的土路變成了現在瀝青路,全部貫通。在我們變化當中,我講一個故事。原來參加修路的劉太章,有三代人,當時只有55歲,帶著他的大女兒劉秀冬在公路上修路,他的孫子現在在武漢買了小車。

二是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們原來是土坯房,現在由於交通的便利,老百姓建起了帶有休閒別樣的別墅,老百姓的生産生活環境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我舉一個事例,怎麼提升,有一個出門打工的回來的叫周瓊的人,他在河南打工,由於家鄉通路了,回來以後開了一個農家樂,收入一年比原來增加5萬多元。

三是産業的發展。路通了,關鍵是要發展什麼?是發展産業,讓老百姓富起來。我們的産業,現在新種了小水果,很吃香,帶有特色的味道,沒有打農藥的。還有就是省裏面成立了湖北省店子坪當代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我們的學員來自於省內省外,我們的培訓方式是線上教學,是“五同五化”,即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同娛樂,現場課堂化、家庭課堂化、村民教師化、村莊校園化、食宿家庭化,吃住在農戶,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還有一個變化,就是鄉風文明的變化,老百姓從原來田間地頭走進了廚房和舞臺,使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和物質生活有效結合起來,老百姓真正有幸福感和獲得感。最後一個變化,是老百姓的思想得到了大大的解放。老百姓的思想從哪些方面得到了解放呢?從原來的最封閉到現在最開放的,晚上跳舞、唱歌,其樂無窮。幽靜的小山村變化體現了交通發展給老百姓帶來的便利,這是交通變化帶來的一個真實故事。所以,在這裡邀請大家去看看,才能最有説服力,我歡迎大家去實地看看,感受一下交通帶來的變化,由交通産生的“美、富、活”。

謝謝大家。

壽小麗:

王書記對自己村裏的變化如數家珍,已經向記者朋友們發出了邀請。

桂志敬:

我接著回答這個問題。最難的事,因為色達地處比較偏遠,交通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十二五”末,尤其是2015年底,當時色達沒有高速、沒有省道、沒有縣道、沒有城市公交、沒有農村客運,加之常冬無夏,施工期比較短,而且人才短缺,管理薄弱,所以修建公路非常困難。感觸最深的還是那兩句話,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舉一個例子,色達招商引資從2016年的6000元,到2019年的1.3億元,應該説跟交通不無關係。投資主要投到兩個方面:一是脫貧攻堅的産業發展。我們興辦了牦牛基地、高原蔬菜基地、牦牛絨的編織廠和手工皂廠,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就業環境。另外一個就是旅遊的興起,我們統計了一下,2016年縣上只有54個酒店,由於旅遊的興起,2019年應該有150多個酒店了。因為道路的暢通而讓我們的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所以我想最後説一句,“道路興、百業興”,我相信色達人民群眾的好日子還在後面。謝謝。

羅洪波:

我也想借此機會談談我個人的感受。交通的發展可以改變生活,但是在我的工作當中,我覺得交通的發展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能夠改變人的思想觀念。

剛才,我也給大家介紹了安遠的交通狀況,隨著交通的發展,應該説投資環境得到了改善。以前縣裏的青壯年勞動力出門打工,所以縣裏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氣,很多村變成了“空心村”。隨著企業的增多、用工量的增多,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建設家鄉。另外,交通的發展帶來最實際的一個變化就是物流成本的降低,農産品對物流成本的銷售非常敏感,物流成本降低直接促進了電商發展。到現在,全縣有1800余家電商,而這些電商的從業人員60%都是大學畢業生或者是返鄉創業的青年。2019年全縣電商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0億元,電商扶貧的産業覆蓋了80%的鄉鎮和32%的貧困農民。所以,我想通過這樣一個數字,來説明交通發展能夠集聚人氣和財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範例。

呂怡達:

我想補充一下,前面幾位同志講的非常好,我的感受和他們也是一致的。

對於熱拉村來説,最大的變化還是交通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熱拉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全體村民在走親訪友、生産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不太方便。在完成了整村的道路硬化之後,全體村民都表示非常的振奮,我是挨家挨戶走遍了,去了解了他們的想法。

結合這兩年的情況來看,我覺得有四個轉變:一是務工的機會和選擇更多了,願意在縣城進行短期務工或者願意去一二線城市長期就業的都有。二是創業的機遇更多了。從先進的農業生産地區傳播過來的種養殖技術、農業機械以及飼料、生産資料到村上都非常方便,支撐了開始高山養殖風尾雞和大規模養殖黑水中蜂等等産業的發展。三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更多,從外地過來的親戚、朋友包括遊客在村上與村民開展溝通、交流,甚至合作變得更多了,大家思想上更加開明。四是觀念的轉變。主要集中體現在青壯年尤其是青少年,大家想出去走走、看看、闖一闖的意願非常強,也有很多大學生紛紛表示願意在完成學業之後回鄉與父老鄉親們一同創業,一同走向致富的道路。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呂怡達先生。作為曾經熱拉村的第一駐村書記,在和藏族群眾交往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能給我們分享一下?謝謝。

呂怡達:

我個人認為漢族和藏族在生活習慣和風俗方面有些許的差異,但是兩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致的,大家共同過上好日子的奮鬥目標是一致的。在村工作期間,我個人經常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其中學會很多開展農村工作的方法,也牢記總書記的一句話,就是懂得感恩和回報,為老百姓做點事。這樣的話,我和當地的幹部一起,經常去村民家裏搞搞衛生、做做農活,幫助賣賣蔬菜等等。總的下來,有一個感觸就是群眾的感情永遠是最樸素和最真摯的,當你全心全意對他好之後,他一定會對你掏心掏肺,配合你的工作。

2017年,我們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我們想開闢一片5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裏面涉及一個貧困戶生産生活的用柴,他堆放在房前,我們希望把它挪到屋後去,這個貧困戶不太理解,而他的漢語不好,我藏語也不太好,所以我們交流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我和當地幹部認為一次交流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最終還是做通了這位貧困戶的工作。隨後,我們清理完成了院壩,種上了花草,擺放了板凳,很多群眾都可以在農忙之餘進行短暫的休息。有一天我到村開展工作的時候,我在院壩裏碰到他了,他正好在裏面休息,他非常高興,指著桌椅板凳,對我豎起大拇指,一直説“巴適、巴適”。

通過兩年的駐村工作,我得出一個想法,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溝通絕對不在於語言,而在於真誠不真誠,當你真誠為他人考慮和溝通的時候,一定會收到你想要的回應。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西藏是全國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比較深,交通基礎十分落後。請問徐廳長,西藏農村公路建設怎麼樣,農民出行難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謝謝。

徐文強:

謝謝你的提問。正如你剛才提到的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最困難的也是農村。西藏有356萬人,是239.9萬生活在廣大的農村、農牧區,比例佔到68.5%,比例相當高。我們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四好農村路”的一個重要指示,分析了我們西藏老百姓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的實際情況,把鄉鎮、建制村通公路、通油路、通客車,作為我們一個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全力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攻堅。幾年下來,應該説脫貧攻堅的交通的兜底任務較好的完成了,老百姓出行不安全、不方便的問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我可以提供幾個數字,脫貧攻堅以來的4年時間,我們投入了941.6億元,實施了3123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改造、新建農村公路里程達到3.82萬公里,全部按照等級公路的標準實施建設,這些公路首尾相接,能夠繞赤道一週。

到現在,全區只有一個鄉鎮和10個村因為暫時不具備條件還沒有通上公路,鄉鎮的公路通達水平達到99.9%,村的通達水平達到99.8%。到今年年底,我們在建的農村公路項目實施以後,具備條件的所有鄉鎮、所有的建制村將全部通上公路,其中95%的鄉鎮和75%的行政村將會通上油路。這個比例比“十二五”增長的幅度非常大,通鄉鎮提高了40%,通村提高了55%。

同時,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出行,方便老百姓的出行,467個鄉鎮和2014個行政村通上了客車,做到了應通盡通。現在因為西藏的農牧區實現了路通、車通,也帶來了百業興旺,老百姓走上了油路、水泥路,也乘上了新車,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越來越幸福,也歡迎你方便的時候到西藏實地去看看。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羅洪波處長。我們知道您曾經在江西安遠縣挂職,安遠縣曾是一個“三無”縣,不通鐵路、高速和國道,現在安遠已經順利地脫貧摘帽。您在安遠挂職期間都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困難怎麼克服的?還有您作為交通扶貧的代表,如何評價扶貧幹部在當地的脫貧攻堅中所發揮的作用?謝謝。

羅洪波:

交通扶貧在脫貧攻堅中非常重要,但是也會面臨方方面面的困難,根據區域的特點,具體的情況可能不太一樣。我自己感覺,這些困難其實有一個核心,就是如何將有效的交通投資發揮最大的扶貧效能。因為,不管是工程建設還是項目,錢總是缺的。我也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是如何在工作當中把看得見的綠水青山變成為貧困百姓能夠摸得著的金山銀山,這應該是我們工作中的一個難點。

剛才,也給大家介紹了安遠的一些基本情況,安遠的基礎設施發展的很快,高速公路通道打開以後,現在從廈門、深圳、廣州的旅遊大巴直達安遠,全程高速大概在5個小時,應該説這是“交通+旅遊”的一個起點。但是,這些並不足以讓老百姓、讓貧困群眾在“交通+旅遊”的建設當中獲取直接的收益。所以,我們在工作當中開啟了“快進慢遊”的工作模式。近幾年,除了農村公路建設以外,重點建設了300多公里高品質的美麗生態文明示範路,這些示範路構築了一個兩天半的旅遊圈,讓外地的遊客在安遠進得來、玩得好。贛南的山水是風景,我們的農村路也是風景,通過這樣的方式,現在縣裏1/3以上的鄉鎮都直接參與了旅遊,催生了接近400家左右的農家樂和採摘園。還有一個數字,我們全縣的人口是40萬,2019年的旅遊人數達到了480萬,而且近幾年平均增速都在30%以上。我想,這是針對工作當中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而舉的一個例子。

另外,再回答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作為扶貧幹部在脫貧攻堅當中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我想這個問題,我簡單一點回答。扶貧幹部很多都來自於部委,我也是其中一員,我覺得第一個是在工作當中學習,因為安遠是蘇區全紅縣,學習蘇區幹部的精神、紮實的工作,發揮聯絡和橋梁的作用,做好部、省、市、縣之間的協調和溝通,盡己所能在扶貧攻堅當中做好自己的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

壽小麗:

大家從見面會上都可以感到,我們的交通人特別不容易,交通人的精神特別讓人敬佩,我們交通的幹部下去挂職和扶貧的地方都是自然條件最艱難、最艱苦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路的地方,所以向我們交通人致敬。下面,請繼續提問。

光明日報記者:

請問王書記,您來自湖北恩施的大山裏,帶領村民修通了通往外界的道路,稱得上是當代的“愚公”。這些年村裏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能否和我們大家詳細談一下?謝謝。

王光國:

謝謝。其實剛才我已經講了一部分,剛才説了關注店子坪村發生的變化,我在這裡代表全村老百姓表示感謝。其實我們村發生變化最大的還是我們的路,因為我們的路通了,也帶動了産業的發展,帶動了百姓的致富,有哪些變化呢?我具體説一下。

第一,老百姓內心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從封閉的大山裏走出了山外。第二,老百姓的致富步伐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産業上實行了大的調整,因為原來我們老三樣,種的是土豆、苞谷、黃豆,現在我們種了一些小水果,還建起了小辣椒廠進行深加工,銷往國外,帶動了周邊鄉鎮致富。

第二,結合我們村的特點優勢,省委成立了湖北省店子坪紅色教育基地。目前的培訓模式和方式,我認為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它的特點是什麼呢?是吃住在農戶,真正的使老百姓增收致富。怎麼來管理呢?是由我們支部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要帶動和引導農家樂兩戶以上,對他們進行政策的宣傳。還有農家樂要帶動周邊的農戶4戶以上,實現共同富裕。形成這樣一個鏈條的管理機制,來增收致富。剛才我説過,教育培訓是一座沒有院墻的大學,是一個現場教學,村民就是教師和講解員,比如,原來修路的一個主力軍和骨幹楊萬春,現在成了基地的講解員和交通勸導員。這些講解員也是我們的老百姓,是我們基地最受歡迎、最接地氣的,這是我們的變化。

第三,老百姓生活環境質量得到大大的提升。我們整個村莊的環境是比較優美的。還有就是幸福指數在哪呢?在培訓期間或者來村的期間,學員可以登上百姓大舞臺,自娛自樂,互相融合。還有一個最大的變化,今年由中宣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拍攝了一部片子叫《一村一寨總關情》,即將在央視播放。還以店子坪村為原型,拍攝了全國首部“四好農村路”的電影《村路彎彎》。我是來自於基層的,我們這裡的變化也就是貧困山區得到交通支持發生的一個縮影。在這裡感謝媒體對我們的關注。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遠方,但是邊境線也很長,邊境線上農牧民出行問題是否得到了有效解決,我們西藏離村村通公路還有多遠?謝謝。

徐文強:

我們西藏有4000公里的邊境線,與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四個國家接壤,有21個邊境縣,還有大量的鄉鎮、村莊是在邊境線。這幾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推進邊境小康村建設。我們把公路通達工作,向邊境線進行大量傾斜,主要是為了服務保障老百姓的出行,讓老百姓在邊境地區安居樂業。西藏和其他省份不一樣,西藏高山辛苦、氣候比較惡劣、條件非常差,但是通過我們黨委政府的努力,通過交通的傾斜,邊境地區老百姓出行、生産生活條件、交通條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們邊境地區脫貧在去年底已全部完成,現在已經進入鞏固脫貧成果階段。謝謝你的關心,謝謝你的提問。謝謝。

北京日報記者:

針對定點扶貧對口支援的地區,如何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分享?謝謝。

桂志敬:

交通運輸部定點扶貧總共有四個縣,阿壩州的小金、黑水、壤塘縣以及甘孜州的色達縣。我在色達縣挂職一年零八個月,感受到交通行業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想辦法、出實招,為定點扶貧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和創建發展的條件。也是針對色達比較落後的基礎設施,專門成立了結隊幫扶組,這個結對幫扶組,由部公路局、部國際司、部公路院、船級社以及四川省公路局共同參與和配合,堅持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理念,積極探索“1+N”的交通扶貧模式,把定點扶貧的工作任務全方位的、深層次的拓展。

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比如像“交通+脫貧攻堅”幫扶方式,我們大力開展農村公路的修築,路通了,客車通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就可以到邊到底的開展。同時,也有效的支持農牧區定居點、飲水工程、電力工程、網絡工程的快速推進。還有一個例子,“交通+就業扶貧”,我們通過努力,鼓勵在建的項目聘用20余名貧困戶參與工程建設,同時聯絡職業學校,為色達培養了10名施工機械操作手。同時,開發公益性崗位,引導268名貧困戶擔任養路員,既推動了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又實現了交通發展與就業增收的良性互動。謝謝。

羅洪波:

我簡要回答一下剛才的問題。對口支援工作指的是江西省贛州市的安遠縣,因為它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也是羅霄山集中連片的特困縣。在對口支援的過程中,應該説各級交通運輸部門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通過政策、項目、資金還有人才的全方面幫扶來支持對口支援縣的交通發展。

在交通發展當中,如果説有什麼樣的經驗,我覺得是把到手的政策和資金用好、用足。修路本身不是目的,當然它能夠起到的直接作用就是便利百姓的出行,但是這還不夠。舉一個小的例子,隨著高速公路通道的打通,農村公路的建設,近幾年,安遠作為對口支援縣,在部省市的支持下,建了一批村級交通服務站。這些交通服務站有這樣一些功能:一是農村客運的客運站,上車點。也是農村公路養護的工作站,還是電商物流的集散點,除此之外,這些服務站的管理由當地選派的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們在管理當中獲取一份收入,助力脫貧。同時還可以搞一些小賣部,為旅客、遊客和乘客提供便利。通過這樣的措施,讓有限的交通投資、有限的交通項目發揮了綜合的優勢,多站合一,資源綜合利用。

我想,交通扶貧不是單打獨鬥,要與扶貧的總體工作相結合,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現最終的脫貧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好交通行業、交通人的先行作用。謝謝。

壽小麗:

最後一個問題。

中國日報記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各位認為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驕傲的是什麼?謝謝。

羅洪波:

謝謝您的提問。兩年的工作,有很多感觸,我想,最值得驕傲的是什麼呢?安遠縣地域2000多公里,152個行政村,在扶貧工作期間我每個村都走到了。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條條美麗的農村公路從規劃、建設到竣工通車的時候心裏的那份激動,現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種形式,要換一種角度看看村裏盼到了一條新修的路,他們內心的喜悅,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動的事。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讓我非常的感動。在工程建設當中,一般來説工程的拆遷、土地徵遷是非常難的一個事情,但是在安遠不存在這個問題,有的資金不足,村組會自籌資金,做好項目前期的土地平整。在安遠縣鄉規民約當中有這樣兩句話讓我感動至深,一句話是“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我來護”。體現了大家對農村公路、對交通事業的愛護。還有一句話是“門前路是我家,理雜物,清路渣”。這樣的一種主人翁精神,是對於我們作為交通人最好的褒獎,所以一直記憶深刻。謝謝。

徐文強:

現在我們國家的有關部委、中央企業和各個相關省份每年派出援藏扶貧的幹部都在2000人左右的規模,我是其中的一位,也是最普通的一個。感覺自己做的不到的地方、不滿意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如果稍微有一些欣慰的地方,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和當地幹部群眾的認可。

一個扶貧幹部怎麼才能被當地所認可,我覺得體現在工作當中就是,帶著感情,撲下身子,踏踏實實為當地老百姓做一點事情。四年多的時間,我每年都在西藏10個月以上,全西藏74個縣市區,我跑到了70個,我四年下鄉跑到18萬公里,全西藏所有能開車的高山埡口我都穿越過,也曾經到過幾十個邊防連隊和哨所。讓我感動的是,我到了上百戶藏族同胞家庭中,了解他們脫貧攻堅的真實情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思所盼。他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最純樸的感情讓我久久難忘。我本來是2019年8月份結束援藏任務,可以回到北京了,因為組織上希望我再延長三年時間,我非常高興接受了組織的安排,因為我認為這是對一個援藏幹部的肯定,也是褒獎。西藏交通部門在各個部門投資任務最重、建設任務最重,我們的投資佔全部的1/3,自治區黨委政府讓我擔任交通運輸廳的廳長,我認為這是對交通扶貧幹部的最大信賴,接下來,我將在我的第二故鄉西藏,繼續披風帶雪,負重前行,踐行使命,譜寫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建設的西藏篇章,為西藏的繁榮穩定、民族團結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謝謝。

王光國:

我來自於基層,是和老百姓直接面對面的,也能看見老百姓內心發生的一些感動和變化。老百姓最高興的事就是路通了,給大家帶來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變化,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我們感到最欣喜的是,在各級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店子坪村從絕壁造路走出大山,發展特色産業,走上了幸福之路。目前,店子坪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一些學員、遊客,因為今年成功申報了AAA級景區。店子坪村的變化是來之不易的,這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幫助和支持,也得益於交通部門對我們的支持,也得益於媒體對我們的關心。老百姓説,過去是在山裏煮麵條,現在到小賣部去買,兩分鐘就買回來了,原來需要幾個小時。這就是農村面對面直接可以看到的變化,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欣慰。去看一下我們的村莊就知道了,老百姓臉上洋溢著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村莊在深山裏,現在環境非常優美,所以我希望大家去看看,見證交通給農村帶來的變化。謝謝。

桂志敬:

説到最驕傲的事情,還要從一個小故事説起,有一次到農牧民家中走訪,夫妻二人沒有上過學,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生了9個孩子,最大20歲,最小的1歲。第二個孩子初中畢業,要照顧家裏的弟弟妹妹,沒有再上學,也沒有技能。老大和老三還在上初三,沒有畢業,一家脫貧攻堅任務非常困難,這讓我想到了發展教育是解決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途徑,所以我們在色達定點幫扶工作中加大了扶智的幫扶力度,為色達的小學修建浴室、購置熱水器,讓每個學生洗上熱水澡,培養講衛生的習慣,為每個學生購一套冬春季校服,為每個學校購置電腦,改善我們色達落後的教育發展。我覺得每次去扶貧的過程中,看到學校裏的學生稚嫩的眼光、喜悅的笑容,看著你在感謝的時候,我覺得能夠為色達的教育作出一份貢獻,這是我在挂職期間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另外,我離挂職結束還有四個月,現在我正在幫助色達推進“四好農村公路”省級示範縣的創建,能夠創建成功,會是我挂職期間最大的成就感。

最後想再説兩句,一是這兩天新華社等都在報道色達泥朵鎮泥拉壩濕地,這個季節正好是山花爛漫、水草豐美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借用網上的一句廣告語,福地色達,是你一生不止去一次的地方。歡迎大家去旅遊,同時購買一些特色産品。謝謝。

呂怡達:

我也介紹一下最自豪的事。在熱拉村挂職兩年多時間,有一件事印象特別深刻。2017年和當地幹部總結的時候認為,熱拉村雖然村不大,總共108戶,303人,但是平時鄰里之間、家庭內部夫妻之間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一些矛盾,這些矛盾牽扯了村幹部還有駐村幹部大量的工作精力,同時也影響了脫貧攻堅正常的工作進度。針對這個,我們和村幹部一起,向專家請教,最終決定在村內進行“六和”文化建設,“六和”就是家庭和、夫妻和、婆媳和、鄰里和、村組和、幹群和。“六和”文化建設不光是一個概念,而是每一步都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比如家庭和,我們就評比一些“四新”家庭,把家庭搞的好、家風比較好的家庭,請全村所有的家庭去參觀,去學習他們的好做法。比如説夫妻和,我們就選擇一些金婚的模範夫妻,去組織座談,向年輕的夫妻傳授夫妻相處的道理和經驗。通過一系列類似措施,最終在熱拉村形成了爭先創優、勞動致富的很好的風氣,兩年來,我們明顯感受到村裏的整個風氣為之一振,整村人心往一塊想,力往一塊使。這獲得了各方面的認可,先後獲得黑水縣民族團結示範進步村和四川省文化扶貧示範村,這些都是全體村民共同努力取得的結果。謝謝。

壽小麗:

剛才大家都聽到了電報大樓的鐘聲,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五位代表分享了他們的扶貧工作。五位來自交通運輸的代表,他們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奉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志合者,有這樣一份執著,山海之間的距離真的不再遙遠。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記者也和我有一樣的感觸,我也希望各位以後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在我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

再次感謝五位非常優秀的代表,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的見面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