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山東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力度

2020-10-06 11:00 來源: 大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優化簡化審批流程,山東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力度
織密民生保障網,兜住“穩穩的幸福”

“拿到低保救助,我們娘兒倆的生活壓力減輕不少,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濟南市槐蔭區和平裏社區居民李青秀對記者説。李青秀早年喪偶,兒子讀大三,雖然每月2300元的家庭收入超過了城鎮低保標準,但由於學雜費支出,母子生活仍然拮據。

“雖然李青秀不符合‘收入型’貧困標準,但根據‘支出型’貧困保障政策,家庭有子女教育增加的剛性支出,在進行家庭收入核算時,可以按照每個大學生每月1500元抵扣。李青秀又是喪偶單親,可以給予雙倍扣減。”濟南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副處長于芳介紹,抵扣後李青秀家庭收入被認定為0元,符合最新低保政策。自今年3月起,母子兩人已經享受全額低保待遇。

社會救助是“最底線的民生保障”,尤其是在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後,更要充分發揮其兜底保障作用。“十三五”期間,山東多次在民政部、財政部開展的困難群眾救助績效評價工作中獲得“優秀”等次,其背後是我省在社會救助政策制定、體系建設、能力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主動作為。

針對困難群眾的不同情況,我省持續完善低保申請對象認定標準,力爭讓每位困難群眾都享受到政策保障。2016年,我省擴大“救急難”綜合試點範圍,開通了“12349”社會救助熱線,實現窗口受理與熱線受理相結合;2018年10月,我省將“支出型”貧困家庭納入低保範圍,家庭成員因殘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在核算家庭收入時可按規定適當扣減;2019年11月,我省明確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等可以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今年7月,我省再次出臺政策,規定對無法外出務工、經營等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城鄉居民,凡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範圍……

紓困救急時不我待,申請救助的困難群眾經不住拖。從提出低保申請到最終核準,臨邑縣臨邑鎮朱家衚同村村民楊風霞只等了10個工作日,次月便領到了低保金。這源於我省對社會救助流程的大膽改革創新。

“在社會救助特別是低保審核中,‘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是不可缺少也是花費時間較多的一個環節,涉及民政、人社、工商、公安、稅務、金融等多個部門(單位),如逐一核對後再作審批決定,申請人要等待很長時間。”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邢洪銳説,為解決這個問題,我省對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申請、核對進行流程再造,同時將縣級民政部門的低保、臨時救助等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實施,極大縮減了社會救助申報時間。目前,全省105個縣(市、區)、12個功能區將社會救助審批權委託下放到街道(鄉鎮),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支出型臨時救助審核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7個工作日壓縮到20個工作日內。

按照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待遇,平原縣王杲鋪鎮胡莊村的董曉卉姐弟8月開始每月領取920元的生活補助。與以往不同的是,補助並不是姐弟倆自己申請的,而是在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服務平臺篩選並告知下,辦理了該項業務。由於梳理整合了相關部門的多種救助資源,該服務平臺能夠精準識別不同困難群眾可以享受的救助政策,並進行事項辦理。

統籌各類救助資源、做到“精準送政策”,平原縣的成功經驗是我省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生動寫照。長期以來,由於涉及救助職能的部門多且相關政策專業,很多困難群眾並不清楚自己能享受什麼政策,而推進統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恰能解決這類問題。目前,我省正在建設社會救助信息平臺,推動實現社會救助制度、能力、信息、資金、監督管理五個統籌。6月底,全省社會救助手機APP已上線運行。

除了傳統的物質救助,我省對困難群眾開展的服務救助也各具特色。青島市城陽區圍繞困難群眾的心理救助需求,積極開展分層次、梯度救助,被列入民政部2019年度全國社會救助創新十佳案例,且位列第一名;巨野縣根據農村特困人員照料護理特點,堅持“三網”同建,推出特困人員“E照護”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對於分散特困人員,我省創新提出救助“五有標準”(有照護協議、有服務標準、有定期探訪、有動態管理、有應急預案),推行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卡制度……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山東以強烈為民情懷答好新時代民生考卷,一批社會救助領域的創新成果正惠及全省困難群眾,為他們托起“穩穩的幸福”。(記者 齊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