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前三季度企業獲得長期資金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

2020-10-15 07:5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三季度企業獲得長期資金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
增量長期資金助力企業穩信心

“前三季度,企業獲得的長期資金較多,能較好地穩定企業信心。”10月14日,在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企業來説,中長期貸款十分有利於其恢復和進一步增長。

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企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加快,9月末,增速達到14.8%,這是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前三季度對實體經濟的中長期貸款達到11.85萬億元,佔各項貸款增量的72.9%。

其中,大家較為關心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小微企業均獲得了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9月末,批發和零售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比3月末高2.8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3%,比3月末高3.2個百分點。再來看小微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業融資新增3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2萬億元。有3128萬戶小微經營主體獲得金融支持,同比增長21.8%。不僅獲得支持的小微企業多了,資金成本也降了——9月份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是4.92%,較2019年12月份下降了0.96個百分點。

“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顯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9.6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01萬億元;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9月末,M2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個百分點。

今年,金融系統還肩負著為實體經濟減負1.5萬億元的任務。孫國峰介紹,前8個月,金融系統為實體經濟減負已超過1萬億元,其中通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已減負約5260億元,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同時,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抓緊推進,約為實體經濟減負2000億元。接下來,銀行業會繼續通過減免服務費用、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減負。所有已經採取的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體現,可以實現全年減負1.5萬億元的既定目標。

站在季度末的節點,接下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對此,孫國峰表示,總的來看,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短、中、長期流動性供給需求均較為均衡。利率水平與當前的經濟基本面總體匹配。下一階段,將繼續靈活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滿足經營機構合理的短期、中期、長期的流動性需求,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也不搞大水漫灌,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另一備受關注的問題是宏觀杠桿率。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國宏觀杠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對此,阮健弘表示,今年我們碰到了特殊情況,應該説,前期的工作對我們今年實體經濟增加新增債務創造了條件和空間。

“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階段性上升。”阮健弘表示,我們當前面臨的是特殊情況,宏觀杠桿率的回升是宏觀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體現,宏觀杠桿率階段性上升能夠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這一政策現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效率也已明顯提升。其突出的體現就是國民經濟穩步恢復。二季度我國GDP已經實現了正增長,預計三季度GDP增速會進一步提升,這也為未來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桿率水平創造了條件。(記者 陳果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