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加快復蘇

2020-10-20 22:17 來源: 央視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進入到三季度,我們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活、工作、社會活動都越來越正常,那麼中國經濟究竟康復得怎樣了?在二季度經濟增速實現了V型反彈之後,三季度的指標怎麼樣?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有沒有轉正?投資、消費、出口情況如何?就業民生保障怎麼樣?新動能在哪些領域?這些都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10月19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今天,我們就請專家來解讀。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面臨負增長的考驗。如今,隨著復工復産、復商復市加快推進,中國經濟先降後升。前三季度一些主要指標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我們首先關注一下宏觀經濟調控的四大指標:經濟增速、就業、物價和國際收支。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0.7%,由負轉正。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是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此後開始穩步回升,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説:“中國經濟現在已經全面、整體由負轉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剛剛做出預測判斷,認為今年全世界經濟增長是負的4.4%,認為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只有一個國家會保持正增長,那就是中國。”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國家把就業放在“六穩”“六保”首位,以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一方面為企業減負,穩住現有就業崗位;一方面幫助勞動者提升技能,提供就業服務。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則因人施策、分類幫扶。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8%。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從年初6.2%的高位持續回落。雖然就業形勢趨於好轉,但對於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來説,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説:“從數據來看,高校畢業生20到24歲大專以上人群的調查失業率雖然9月份比8月份有顯著回落,但是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4個點,所以説這個群體的壓力仍然比較大,但是不斷線幫扶政策持續幫扶高校畢業生,幫助他們最終實現充分就業。對農民工來講,通過保市場主體,促進靈活就業、鼓勵創新,會對他們的就業有一定的幫助。”

今年年初,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CPI的漲幅一度超過5%,此後漲幅逐漸回落,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漲3.3%。國際收支方面,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貿易順差2.3萬億元,外匯儲備超過3.1萬億美元,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從生産的角度來看,前三季度我國農業生産形勢較好,服務業穩步復蘇,工業生産加快。三個産業的增加值全面回升,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且增速呈不斷加快趨勢。這其中,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反映市場主體信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7個月位於臨界點之上。

穩住上億市場主體是保障就業和民生的關鍵所在,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推動金融機構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尤其是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給予多種支持。

劉愛華説:“小微工業企業75%以上認為自己的經營狀況還是可以的,從産能利用的狀況來看,有67.6%的企業認為産能利用已經達到正常水平以上。但是如果把領域再放寬一點的話,整體經濟還沒有回到正常水平,因為多數指標月度增速也好、累計增速也好,都還沒有回到正常的增長水平,所以説現在持續的穩定恢復,仍然是在恢復進程中。”

從需求端來看,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中,原來大家最擔心的是出口。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我國外貿企業也受到衝擊。為了穩住外貿基本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財稅、金融、保險等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鼓勵舉辦線上展會、增設多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措施落實,我國出口自4月份以來就止跌回升,自6月份以來實現進口、出口連續雙增長。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7%,首次實現年內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其中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姚景源説:“由於我們率先走出了這場疫情,復工復産,恢復經濟,我們就能夠為世界提供包括戰勝疫情的一系列物資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工業品。中國韌性強、潛力大,産業鏈和供應鏈健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也使整個結構得到了充分優化,這一切都為今年中國的出口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三駕馬車”中,近年來,消費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受疫情防控等影響,上半年居民消費恢復較慢。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擴大內需、助企紓困、穩崗就業等政策進一步落地,目前,我國消費市場正加速從疫情影響中復蘇。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從8月份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2個月正增長,三季度的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疫情客觀上還帶動線上消費快速增長,成為新的亮點,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7%。

劉愛華説:“消費需求雖然恢復很快,但是到目前為止,拉動點是1.7%,而且我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目前累計增速還是下降7.2%,還是很弱的水平,所以説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我覺得在促進消費增長方面,還需要下更大氣力。”

今年“十一”假期,中國國內市場再次展現了驚人的消費活力。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9%。長假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消費回暖正拉動中國經濟加快復蘇。

前三季度,投資也呈不斷回升態勢。今年,我國及時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積極支持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建設。一批5G、數據中心等“兩新一重”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特別是高技術産業投資回升快,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一季度同比大幅下降之後,二季度我國固定資産投資迅速回升,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姚景源説:“今年年初,在受到疫情影響最嚴峻的時候,全國新開工項目是負的47% ,到9月底,是正的14.6%。9月份,全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就這一個月,新開工的有9874個,整個投資為中國經濟迅速回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一些傳統行業受疫情衝擊的同時,今年以來,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網上辦公、在線教育、遠程問診等行業快速擴張;智慧施工、無人配送等新模式加速普及。蓬勃向上的新動能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讓中國經濟復蘇的腳步更加堅實。

中國經濟正在加快復蘇,這既説明我們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也説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這是我們應對風雨挑戰的底氣。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球疫情使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目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而我們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短板弱項,這都需要我們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努力前行。


123.jpg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