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創造的精彩——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故事

2020-10-22 10: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創新創造的精彩——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故事

新華社記者肖文峰、孫飛、王浩明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等經濟特區,自成立以來,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廣。如今,經濟特區咬定創新不放鬆,以示範引領跑出“加速度”,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繼續挺立潮頭、走在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站在全新的時代方位,經濟特區在全球創新鏈條上不斷爬坡躍升,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

創造“中國奇跡”

初秋深圳灣的一晚,無人機組隊的亮光在夜空中組成千姿百態的剪影:深圳地標南頭古城形象、“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著名標語、企鵝等深圳企業“吉祥物”……光影變幻間似是訴説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

10多年前,大多數人們對消費級無人機産業還聞所未聞。在深圳的一所民房裏,汪滔創立了大疆,心無旁騖扎進飛行控制技術研發之中。

如今,以大疆為代表的無人機産業正在茁壯成長。深圳市南山區副區長王殿甲説,包括大疆在內,南山區有無人機企業80多家,年産值200多億元。

“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9%左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近期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

創新是第一動力,這是經濟特區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在汕頭市澄海區,瞄準文化創意,這裡走出了“巴啦啦小魔仙”“超級飛俠”等知名動漫形象。該區2019年玩具産值達580億元,約佔全國玩具産業規模的21.8%。

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經濟特區持續吹響創新驅動號角。基於飛騰中央處理器和麒麟操作系統的技術和産業體系(PK體系),被稱為計算機軟硬體和網絡安全的“中國架構”。在海南自貿港生態軟體園,中電(海南)聯合創新研究院牽頭數十家骨幹企業和機構,打造“PK生態村”,力爭孵化千款産品,打造萬人産業。

經濟特區正以創新帶動開放,與世界分享發展成果。廈門美圖公司以人工智慧為驅動,創造了一系列如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等軟硬體産品,海外熱度持續飆升,業務範圍擴展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不少特區企業在“背水一戰”中迸發強大發展韌勁。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説,疫情一發生,格力健康研究院就開始著手研究可以大幅殺滅新冠病毒的空氣凈化器,歷經2個月研發完成,産品已經出口40多個國家,銷售額上億元。

“地區生産總值從1980年的2.7億元增至2019年的2.7萬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説,“創造新的發展奇跡,創新永遠是第一動力。”

産業“鏈結”更大的舞臺

5G讓世界“變得更小”,産業“變得更大”。

在深圳一段近十公里的公開測試路段,一輛自動駕駛轎車正在車流中進行一天8小時的往返行駛。研發者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念邱説,5G技術為自動駕駛搭建了施展“舞臺”,利用5G可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路協同、遠程監管。

已建成5G基站超4萬個,實現5G網絡全覆蓋;交通、電力、工業互聯網等5G應用示範場景持續推進;5G用戶佔比排名全國前列……從基站佈局到應用孵化,再到市場培育,深圳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

“緊盯産業鏈和價值鏈高端,走‘小而精’的精細化發展之路,是廈門的不二之選。”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志紅説。改革開放之初,電子、機械、輕工曾是廈門的支柱産業。

廈門有取有舍,主動放棄粗放型産業,在轉型發展中重塑産業格局。目前已培育形成平板顯示、軟體信息、航運物流等8條規模超過千億元的産業鏈。

面對疫情挑戰,經濟特區打造新平臺、尋找新路徑,在克難奮進中重構産業鏈供應鏈。在汕頭澄海區經營的廣東宏騰商務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澤榮説,疫情期間,當地政府支持下,企業既為玩具廠商搭建産品展示、報價單製作的平臺,又為採購商提供圖片搜索、廠家現貨信息查詢等服務,撮合全球採購商線上挑中樣品數量超過70萬款。

前沿“競技”引領未來崛起

雙手佩戴手環,像敲鍵盤一樣敲擊桌面,面前的電腦屏上出現所想字樣……這樣的“隔空打字”“讀心術”並不是科幻電影。來自深圳的心流科技有限公司,正試圖將“腦機結合”技術帶入家庭。

心流科技首席運營官俞雷説,大腦與肌肉間傳達“意圖”的電信號非常微弱,研發中對識別材料和算法進行了突破,解析關鍵信息並開發了相關應用,如提升專注力訓練的智慧頭環,以及智慧倣生手醫療康復産品等。

腦模擬與腦解析設施、合成生物研究設施、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平臺……規劃總面積達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學城正在崛起。作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重點佈局大科學裝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創新集群。

在汕頭,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正組建團隊,努力在高端電子化學品等國內“短板”領域取得突破。

位於廈門的美亞柏科公司,近期發佈2020年上半年發展“成績單”。在國際經貿形勢複雜多變背景下,美亞柏科上半年凈利潤逆勢同比增長176.44%,公司自主研發的“取證大師”分析工具得到國內外用戶好評。

在海南,南繁“種業矽谷”孕育良種,“天問一號”飛向火星,“深海勇士”潛入深海……“陸海空”科技産業齊頭並進,自貿港建設逐漸舞出“科技范兒”。

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珠海雲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發佈了兩款無人船産品,實現了從導航、環境感知、載荷等關鍵設備的國産化替代。“我們涉及的很多領域都是沒有前人經驗的,前期投入大、未來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珠海市政府給了很大的支持,這就是特區的創新環境。”公司董事長張雲飛説。

“越是艱險越向前,面對一些基礎研究的創新‘瓶頸’,經濟特區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説。(參與記者:康淼 詹奕嘉 吳茂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