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採購商看貿易復蘇,進博會與
“一帶一路”同頻共振

2020-11-09 22:0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 題:從採購商看貿易復蘇,進博會與“一帶一路”同頻共振

新華社記者 桑彤、張拓、周蕊

“這裡有介紹資料或聯絡方式嗎?我想了解下貨運價格。”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貿易展區,來自阿根廷的巴勃羅挨個展臺進行諮詢。他手中的布袋裏,各種企業的介紹材料已經裝滿。

10年前,巴勃羅從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來到中國,從事牙具産品貿易。5日,他特意從定居地重慶趕到上海,希望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尋找更實惠的物流和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服務。“去年我看新聞了解到進博會,但已錯過報名時間,今年很早就報名參加,又發生了疫情,沒想到展會能順利召開,實在太好了。”他説。

巴勃羅説,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各類出口業務開始恢復,物流價格水漲船高。“公司出口業務逐漸恢復,想多看看比較一下物流價格。”他坦言。

進博會服務貿易展區的展商和客商都對近期的外貿復蘇感受明顯。一名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6月以後義烏小商品出口量猛增。今年以來,海外對小商品的需求並沒有降低,很多國家因疫情無法生産,訂單轉移到中國,企業對物流的需求明顯上升。一名為德國企業生産鍋具廚具的企業負責人透露,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上半年,比疫情之前的需求量還多。

海關總署7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95萬億元,同比增長1.1%,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在我國外貿中的佔比不斷提升。

本屆進博會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港口服務機構參展,包括迪拜環球港務集團、新加坡PSA國際港務集團、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巴拿馬瑪島港等。這些港口和物流服務機構希望在中國外貿復蘇中,借“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在進博會平臺尋找新的發展機遇。進博會與“一帶一路”倡議這兩大國際公共産品同頻共振,給行業和企業帶來發展信心。

新加坡PSA國際港務集團已經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在本屆進博會收穫滿滿,不少貿易商已投來“橄欖枝”。“每天有6、7個集裝箱出口量的一家糧食公司,需要運往新加坡,他們希望尋找運營穩定、長久合作的物流企業,我們剛剛達成合作意向。”新加坡PSA國際港務集團展臺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地處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入口的瑪島港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即將通航的碼頭處於停工狀態。但瑪島港依然選擇參展本屆進博會,希望在進博會平臺上對接需求,尋找貿易夥伴。

德國漢堡港第三次攜手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參加進博會。漢堡駐中國聯絡處首席代表潘樺表示,中國是漢堡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漢堡港目前有約15條海上集裝箱運輸線與中國各大港口相連,每年與中國貿易有關的集裝箱吞吐量達260萬標準箱,是中國商品通往歐洲的門戶。

“進博會是目前我們在中國最理想的一個對接平臺,因為進博會有一個規模很大的專業服務貿易板塊,在這裡我們能遇到很多同行和客戶。”德國威廉港物流園區和集裝箱碼頭中國項目經理張暉説,這是該公司第三次參加進博會,去年進博會上威廉港達成一項合作協議,並成功落地。

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副總裁翁林表示,今年是公司連續第三次參加進博會,比雷埃夫斯港是連接歐亞非的重要樞紐,也是希臘重要的綜合性港口,已成為中國和希臘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合作成功典範。

普華永道9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和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産業。

“作為展示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窗口,進博會搭建了互聯互通、共享機遇的平臺。”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