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先預售再生産、5.9元包郵到家、上百個産業帶銷售額過億元——“雙11”供給側變革觀察

2020-11-12 20: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11月12日電 題:先預售再生産、5.9元包郵到家、上百個産業帶銷售額過億元——“雙11”供給側變革觀察

新華社記者 張璇 黃筱 殷曉聖

“先預售再生産”帶來供應鏈流程再造、低價包郵到家背後的外貿工廠轉型、上百個特色産業帶銷售額過億元——記者觀察今年“雙11”的變化發現,從商家、工廠到産業帶,供給側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消費者個性化、細分化的需求不斷被滿足,折射出我國製造業的創新和活力。

先預售再生産 商家供應鏈流程再造

“在傳統生産模式中,我們要提前2個月以上對市場的消費趨勢進行預判,向代工廠下達訂單並組織生産。如果誤判,銷售不及預期就會提升庫存成本和經營風險。”一家集自主研發、採購、委託加工生産于一體的家居服飾品牌企業的運營總監臧蕾説,如今使用數字新製造的方式,商家心裏更有底了。

據介紹,這家公司的一款家居服在今年實現了“先預售再生産”。“預售階段這款家居服賣了5000多件,因為銷售生産鏈條的打通,工廠可以根據實時預售情況進行小批量、多頻次生産。‘雙11’期間,又向工廠‘下單’了2000多件。”臧蕾説,補貨也可實現48小時生産發貨,有效降低因為延遲交付而招來的消費者差評。

“生産週期長和庫存成本高,這是製造業的兩大痛點。庫存佔用的資金可能會佔到商家全年銷售額的20%左右。”數字經濟智庫研究員胡麒牧表示,小批量、個性化的生産模式能夠大大縮減生産週期和降低庫存成本,從供應鏈的流程再造展現了我國製造新速度。

低價又能包郵 工廠成為深度參與者

“用了17元,買到4、5種日用品。”低價包郵的商品銷售模式,吸引人們“剁手”的同時,也成為一批外貿工廠開闢國內市場的“捷徑”。

義烏一家日用品廠原本大部分商品用於出口,工廠給日本、瑞典等國家的日用品品牌企業做代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意識到要加碼國內市場尋求轉型。

“這件是我們給外商企業代工的瀝水盆,出口産品零售價為60元,成本為3元;這款是我們設計生産的瀝水盆,在國內電商平臺上賣3.9元還包郵,成本為1.3元。”這家工廠廠長方昊對記者説,兩款産品零售價中間的巨大差異在於品牌溢價。

像方昊這樣尋求線上轉型的廠長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超過30萬家外貿工廠“變身”一線商家,成了電商促銷節裏的深度參與者。“外貿企業原本缺乏國內市場資源,通過低價走量可以迅速打開國內市場,為未來創造新品牌打下基礎。”方昊説,只有看懂市場、找準方向,才能反哺到研發設計,形成良性循環。

價格下沉,市場下沉,品質卻不“下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這些“低價包郵”的商品不再等同於“低價劣質”,不少反而是“小而美”。

商務部流通産業促進中心在近日發佈的《2020年前三季度網絡零售報告》指出,大型電商通過C2M模式,打造“智慧製造平臺”,以線上聚集的數據、技術、創意等反哺實業,實現促創新、降成本、補短板。

特色産業帶銷售勁爆引人關注

説到襪子,人們會想到浙江諸暨;説到螺螄粉,人們會想到廣西柳州;説到男裝,人們會想到福建泉州……近年來,隨著各類特色産業集聚發展,各地自然形成了以商品類目為代表的産業帶。

這些産業帶正被多家電商平臺挖掘,帶動工廠直面消費者,形成産業新氣象。有電商平臺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有105個被定位的産業帶成交額分別過億元。其中成交額超過10億元的産業帶達到10個,包括廣東佛山傢具産業帶、浙江嘉興女裝産業帶、江蘇蘇州美粧産業帶、福建泉州男士精品産業帶等,展現了強勁的國內消費動能。

“通過對需求的激發,供給側獲益的不僅是最終産品的生産企業,整個産業鏈條上的企業以及相關配套企業都分享到了紅利。”胡麒牧説,就國內市場規模和潛力來看,每激活一個需求的點,可能都會帶動一個産業帶的持續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