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20-11-24 17:56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下午2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陳曉雲、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國鐵集團扶貧辦負責人韓樹青介紹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主席臺。(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消費扶貧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扶貧方式,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先生,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陳曉雲先生,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先生,國鐵集團扶貧辦負責人韓樹青先生。下面,我們首先請郭蘭峰先生作介紹。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 郭蘭峰: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消費扶貧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消費扶貧的基本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消費扶貧作出重要指示。今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組織好産銷對接,抓緊解決好貧困地區農畜産品賣難問題”。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要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産品滯銷問題,組織好産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産品賣難問題”。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産業恢復發展”。


圖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徐想 攝)

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和單位,拿出真招實招,投入真金白銀,打通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全流程,協調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動消費扶貧工作。

一是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印發實施《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制定出臺《消費扶貧工作成效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0年)》和《消費扶貧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為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工作提供了指引。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制訂了100個配套文件,搭建了消費扶貧“1+N”的政策體系。

二是消費扶貧的方式不斷創新、效果持續擴大。針對貧困地區産品和服務的差異,以及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方面加強渠道創新、強化協調服務,定向採購、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消費扶貧規模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從2019年初至今,累計直接採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産品近5000億元。其中,2019年為1600多億元,今年前10個月超過3300億元,是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

三是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氛圍初步形成。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在江蘇蘇州、陜西延安成功舉辦兩次全國消費扶貧論壇,並在論壇期間發出了《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消費扶貧的倡議》和《鞏固拓展消費扶貧成果延安共識》。今年9月,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共同主辦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引導動員全社會購買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産品,推動形成消費扶貧“人人皆可為、人人皆願為、人人皆能為”的全社會參與格局。

近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消費貧困地區的産品和服務,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脫貧攻堅中的集中體現;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把特色農産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引導貧困群眾發揚“勞動致富、勞動脫貧”的光榮傳統;不僅是促進貧困地區的生産與供給,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舉措之一。

各位媒體朋友,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聯合有關方面研究“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擴大對脫貧地區産品和服務消費的工作思路,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謝謝大家。

壽小麗:

謝謝蘭峰秘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劉健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的問題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請問下一步國家對於消費扶貧政策具體有哪些新考慮,來推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呢?謝謝。

郭蘭峰:

這個問題,應該説從今年年初才開始研究這方面的問題,下一步要貫徹落實中央的建議,在制定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具體體現,另外還要制定專項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我覺得這個問題讓童章舜先生回答。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 童章舜:

消費扶貧作為一項創新性政策舉措,顯著成效已經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得到充分證明。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關要求,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對“十三五”期間的消費扶貧政策措施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將在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相關幫扶政策優化升級的具體建議,使消費幫扶成為“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舉措。

初步考慮,“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三個聚焦:一是聚焦脫貧攻堅成果任務比較重的地區。二是聚焦農村的低收入人口。三是聚焦下一步鄉村振興重點的扶持縣。堅持市場化的導向,更加注重尊重消費者的意願和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還有更加注重挖掘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消費潛力,加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圖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徐想 攝)

具體來説,有五個方向對消費幫扶的工作提檔升級。一是持續擴大脫貧地區産品和服務消費的規模,推動政策定位由攻堅期階段性行動,向鄉村振興戰略常態化政策方向提檔升級。二是大力培育新型的産銷供應鏈和市場主體,構建以産地和消費地為載體,以骨幹企業為平臺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政策功能由傳統的産銷對接,向消費端倒逼産業鏈調整的方向提檔升級。三是聚焦支持區域性特色優勢産業的生産、流通、銷售,推動消費幫扶對象,由特殊群體、特定企業向區域性主導産業方向提檔升級。四是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消費幫扶的動員方式由政府大力推動,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化驅動的方向提檔升級。五是進一步強化激勵約束,探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參與消費幫扶工作的市場主體由自發性生長,向規範化有序化參與的方向提檔升級。

總的來説,就是以上這五個方向,就消費幫扶工作提檔升級。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剛剛介紹開展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幫助湖北等地解決貧困地區農産品滯銷的問題,是否可以介紹一下有關具體情況和生動案例?謝謝。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程用文:

湖北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基地,也是這次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戰場,同時湖北也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湖北省農産品,正和這位記者説的一樣,一度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滯銷和賣難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高度關注,專門對湖北提出了“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剛才國家發改委兩位領導也介紹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分兩批組織了消費扶貧專項行動。湖北省委省政府認真組織落實,省委書記應勇、省長王曉東對全力做好農産品的銷售對接服務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湖北省也成立了省、市(州)和縣三級聯動的工作專班和推進協調機制。同時,就農産品銷售的價格監測、質量監管、物流配送包括有關平臺搭建工作進行了跟進。


圖為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徐想 攝)

在國家發改委大力倡導下,中央各部門和單位積極調動各方面資源,支持湖北的農産品銷售。專項行動主要有三方面的明顯特點:

一是組織有力。中央100多個單位和部門迅速行動,不僅動員機關幹部積極購買,而且動員下屬機構單位購買。比如全國供銷總社組織了46家單位直接採購湖北省的茶葉、小龍蝦和香菇等重點滯銷産品1300多萬元,幫助銷售達34億元,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等部門還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採取“以購代捐”的方式採購農産品3100多萬元。

二是電商給力。在中央指導組、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等單位的組織下,廣大電商平臺加大了對湖北農産品的銷售力度。很多電商平臺採取了“為鄂拼單”的行動,有的一次銷售小龍蝦等5萬多單,熱銷湖北農産品1.7億元等火爆場面不斷涌現。

三是媒體助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啟動了援鄂抗疫的公益行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門提供了5億元的廣告資源,支持湖北農産品銷售。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專版,發動“為湖北拼一單”,網上瀏覽達到了3000多萬人次。初步統計,到10月底,中央部門和單位直接採購湖北農産品超過了16億元,幫助銷售170億元。在消費扶貧推動下,全省農林牧漁總産值由一季度當季負增長30.8%,回升到三季度當季增長5.7%。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速由一季度負增長39.2%,回升到前三季度負增長10.4%,大幅度收窄。湖北雖然是抗疫鬥爭艱苦卓絕,但是經濟恢復成效好于預期,我們有信心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將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今天,特別借這個機會,對中央部門和單位、新聞媒體、社會各界和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對湖北的抗疫和戰貧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值此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真誠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心湖北、支持湖北,為湖北贏得脫貧攻堅和實現疫後重振,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加油、助力。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了解到,2018年底,消費扶貧工作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推動消費扶貧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的舉措?謝謝。

郭蘭峰:

消費扶貧這個工作,我認為是脫貧攻堅的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它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把貧困群眾的産品賣給了市場,就像剛才我説的,更重要的是貧困地區的群眾能夠慢慢地接觸到市場,更多地進入市場,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這幾年會同有關部門,主要圍繞如何打通銷售渠道開展工作。

第一,市場。因為他的産品確實以前都是自己用的,更多的産品都是自己消費的,而沒有跟國內的大市場接觸,我們開始的時候更多的是中央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都有自己的定點扶貧縣包括一些定點的扶貧工作,包括一些地方結對,包括國有企業,大家主動購買他的一些産品,從這個來驅動。同時,我們還鼓勵民營企業或者社會的一些力量來幫助他們銷售農産品,推薦他們的一些服務,特別是在一些地方招聘他們的勞動力或者把貧困群眾有勞動能力的人招聘使用,這是很重要的,不僅僅解決工資問題,更重要的是讓他接觸更多的社會,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貧困地方的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所以我們第一步先創造一個市場,因為他們沒有這個市場,需要採用行政或者市場相結合的手段來解決市場問題。

第二,物流。剛才我説到,基礎設施不行,可能沒有路,也可能有路,但不是很好走,運輸成本就很高,有的沒有運輸工具,有的沒有信息,不知道往哪兒賣,因為他的很多産品也不是獨有的,儘管産品很不錯。所以,有關部門從中央預算內資金包括從國家動員一些力量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通過修路、建倉庫等來解決物流問題,當然拓寬信息渠道更多的是通過現有的物流網來發佈信息,通過當地的能人看到這些信息以後,再想辦法把産品銷出去。

第三,産品質量。因為貧困地區的産品往往是自給自足,所以在質量方面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我自己到貧困地區看到,貧困地區的産品很多都是原生態的、無污染的,是真正的綠色産品。但卡在一些標準上,有的不一定能達到標準,我們就鼓勵這些龍頭企業在那兒採用“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把工業化生産的一些程序和標準帶過去,讓他們接受這些,包括在那兒建設生産基地,按照標準化來生産,既保留它原生態的一些優勢,又能夠引入工業化的標準,包括一些訂單,使之符合市場需要。這樣的話,它的規模、效益也能體現出來,組織化程度也能提高,樹立品牌意識,形成品牌産品。

第四,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這不僅僅是能夠增加當地貧困群眾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由於外來或者發達地區的人到這些地方旅遊,必然要跟當地的老百姓接觸交流,將一些生活習慣和理念帶過去,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這個作用是很大的,不僅僅是去那兒消費,也可能給他們帶來工資性收入。所以,針對這個問題,考慮到旅遊的重要性和鄉村旅遊或者農業休閒旅遊的重要性,有關部門實施了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幫助這些地方開發旅遊項目,包括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道路建設等,組織開展了“鄉村面對面”系列培訓,改善貧困地區的旅遊接待能力。同時,通過各種媒體推介他們的旅遊精品、經典項目,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貧困地區的就業和收入。

我們也作了一個統計,可以看出消費扶貧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2019年,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長7.1%,增速加快2.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9%,遠高於GDP的增長速度。可以説,消費扶貧已經成為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助力。我還想告訴大家,今天我們還邀請到了重慶市武隆區政府區長盧紅女士、湖北省來鳳縣副縣長杜建斌先生,他們奮戰在基層,對消費扶貧深有感觸,歡迎大家會後對兩位同志進行深入採訪,了解更多新鮮的新聞情況。謝謝大家。

鳳凰衛視記者:

關於企業幫助消費扶貧的情況,請問國鐵集團,消費扶貧啟動之後可以看到企業積極參與,國鐵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謝謝。

國鐵集團扶貧辦負責人 韓樹青:

國鐵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和消費扶貧的決策部署,充分用好鐵路行業企業優勢,在持續深化鐵路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的基礎上,積極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鐵路消費扶貧體系,推動實施五項消費扶貧行動和服務保障機制。2018年以來,消費扶貧完成8.5個億,今年是6億元,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組織開展定向採購。充分用好鐵路企業200萬職工的內部消費市場,積極開展鐵路單位的菜籃子、職工福利和配餐中心定向採購,2018年以來直接採購貧困地區的農産品超過3億元,其中今年2.2億元。

第二,持續加大扶貧産品進站上車,充分用好每年運送30多億人次的客運市場,推進扶貧産品進站上車。到目前為止,在全國431個客流比較大的車站、2200多列高鐵動車組設立了扶貧直銷店或者專區,直採、直銷國家級貧困縣的扶貧農産品。

第三,構建“三網一櫃”鐵路消費扶貧平臺,從去年開始,先後開發了面向廣大網絡訂票客戶“12306”扶貧商城,面向動車WIFI用戶的“掌上高鐵”,面向企業集採用戶的中鐵快運商城3個電商扶貧平臺。同時,在全國省會級車站及一些客流較大的車站,分批投放“鐵路消費扶貧櫃”,構建起“三網一櫃”鐵路消費扶貧平臺,基本覆蓋廣大旅客從網絡訂票、進站候車、乘車旅行等全過程的消費場景,搭建起扶貧産品和廣大旅客的“愛心通道”,一方面擴大扶貧産品消費,另一方面也豐富提升了旅客出行和消費體驗。目前在“三網一櫃”平臺上已經入駐的扶貧産品有4000多種。

第四,開展鐵路建設消費扶貧。用好60余萬鐵路建設施工人員的消費市場,引導施工單位優先採購沿線貧困縣的扶貧農産品。2018年以來採購扶貧農産品2億元,其中今年1.4億元。

第五,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加大鐵路單位組織力度,多措並舉及時助力解決企業的復工復産,貧困群眾就業增收,還有扶貧産品滯運滯銷的難題,採購幫銷掛牌督戰縣和湖北農産品1.2億元。


圖為國鐵集團扶貧辦負責人韓樹青。(徐想 攝)

在採取上述這些措施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一是強化帶貧機制保障,引導企業最大程度的利益反哺。二是適時優化調整産品的品類結構,精準適配客戶需求,幫助提升扶貧産品質量和品牌形象。三是利用好鐵路媒體和豐富的站車廣告資源,加大營銷宣傳,減免公益廣告、平臺入駐、場地使用費用,今年達到上億元。四是充分發揮好鐵路的運輸網絡優勢,實施精準服務和重點保障,尤其對貧困地區的扶貧農産品,組織開行“點對點”的運輸專列、集裝箱特色快運專列、高鐵快運産品等,與社會物流企業合作形成高效的物流網絡,最大限度降低産品物流成本,為促進消費扶貧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

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直播帶貨成為消費扶貧的一大亮點,但也存在著産品良莠不齊,售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接下來如何提升貧困地區農産品供應的水平和質量?謝謝。

童章舜:

當前,由於貧困地區生産、加工條件相對落後,精深加工程度較低,特別是冷鏈物流設施相對不健全等因素。就像剛才秘書長説的,一些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産品質量不錯、原生態,但品牌和知名度比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社會各界包括直播帶貨購買貧困地區産品過程中,消費體驗可能存在差別,一定程度制約了消費能力的充分激發。

我們推動實施消費扶貧,一方面是讓貧困群眾通過消費扶貧勞有所獲、增收脫貧。另一方面,參與消費扶貧的廣大消費者能夠體驗到物美價優並切實得到實惠。這也是確保消費扶貧可持續、實現良性循環的必要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與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一道,結合剛才秘書長提到的抓緊研究“十四五”消費扶貧提檔升級政策研究,推動有關部門和地方高度關注這個問題,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脫貧地區農産品質量和水平,提升消費者參與消費幫扶的獲得感。

初步考慮,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支持脫貧地區擴大規模化生産,健全農産品標準化體系,完善倉儲物流設施,支持貧困地區農産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參與度,並通過市場手段實現産品的優勝劣汰。二是研究採取一些激勵約束措施,強化對市場主體的行為監管,推動消費幫扶工作不斷向規範、有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推動消費扶貧過程中,上海是如何幫助貧困地區打開農産品銷售的,貧困地區的農産品在上海的銷售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經驗?謝謝。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 陳曉雲: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的菜園子,一頭連著上海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果盤子,既是對口幫扶,又是區域合作,還是民生工程,更是社會動員。所以,上海著重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激活需求側,解決“買”的問題。開展了“申情購、滬愛幫”主題活動,提倡“買就是愛,吃到就是扶貧”理念;組織買手到對口地區考察選品;舉辦了“5+365”系列展銷、品鑒和推介活動;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福利採購、社區社團認購;出臺了“消費扶貧12條”,支持各方分工實現目標任務。

第二,改造生産鏈,解決“供”的問題。通過訂單購買、設立直供直採基地,結合上海援助項目,引導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産、品牌孵化,倒推當地産業升級和品質提升。比如上海在雲南和貴州設立了31個蔬菜外延基地,實施了産供銷全方位指導;一些大型電商幫助當地培訓新農人、新電商,增進了市場競爭力等。

第三,打通流通鏈,解決“暢”的問題。在“便利”上做文章,組織大宗採購、大宗批發、國資國企、電商平臺、市場宣傳五大渠道,開展“雙線六進”活動,即線上線下結合,扶貧産品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商超、進批發;落實“三專一平臺”,建設“121”消費扶貧陣地,就是在中心商圈設立10個扶貧産品直銷店,20個體驗生活館,100個社區和電商營銷專區,建立一個全市消費扶貧工作平臺。

第四,提升價值鏈,解決“效”的問題。消費是途徑,扶貧是目的。所以從源頭入手,我們用“特色鮮明、帶貧效果好、品牌質量佳”作為標準,認定八大類280種對口地區農産品列入推薦名錄,引領開展“百縣百品”活動。


圖為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陳曉雲。(徐想 攝)

經過幾年努力,消費扶貧行動在上海市民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一批上海對口地區的扶貧産品叫得響、賣得火。比如雲南的軟籽石榴、小粒咖啡,遵義茶、高原蔬菜,喀什蘋果、巴旦木、留香瓜,日喀則的青稞,果洛牦牛肉等,已經受到上海市民追捧。2020年,全市已經實現全國貧困地區農産品銷售120億元,其中雲南和貴州遵義的扶貧産品超過了6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把消費扶貧納入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建設的工作當中去,增強持續的消費拉動能力,協助對口地區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把“消費”這個市場行為,與“扶貧”公益行為更有機地結合起來,久久為功,打造成為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促進東西部協作共贏的新引擎。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通過消費扶貧給貧困地區輸血固然重要,但減貧脫貧最終還是靠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請問發改委在培育和提升貧困地區造血機能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謝謝。

郭蘭峰:

輸血和造血這一爭論問題歷來都有,開始的時候輸血比較多一些,逐漸要轉向造血,但是我認為輸血永遠會存在的。比如,有的貧困群眾由於身體有疾病,可能就要社會保障兜底,不可能還指望他能幹什麼,可能有的經濟上存在困難,只能靠社保兜底,慢慢地從輸血轉向造血。到底如何造血,我想至少有兩個途徑。

第一,産業。我們要造血,一定要圍著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為什麼説要有産業呢?因為當地有的老百姓確實有勞動生産能力,有的貧困群眾可以走出去,也能走出去,也習慣於走出去,這樣就可以依託就業解決問題;有的貧困群眾觀念還達不到那個程度,他們就不願意走出去,這就需要我們改變方式,在這些地方建立企業和打造地方特色優勢産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通過勞動致富,並且通過勞動也能改變他們的觀念,這兩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教育扶貧。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教育滯後導致的,所以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安排教育領域投資時,都向這些地區傾斜,特別是向“三區三州”傾斜。通過教育,一方面幫助他們增強勞動技能,如果一個人沒上過學,可能連普通話都不會講,只會講當地語言,沒有辦法和社會接觸,或者説他很膽怯,不敢和社會接觸,就像我們英語不好的人不敢和外國人講英語一樣;另外通過上學,他們的思想更開闊,有了自信心可以在本地實現就業,當然也可以走出去。更不用説如果考上了大學,可能就進入到另一片天地了,這就是造血的功能。

我認為,造血也是要一個過程的,不是一時一事的。比如,打造一個産業有時候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個人的教育也需要達到12年,這些都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不斷關心他們,從根本上解決脫貧的問題,特別是致富的問題,因為從目前情況看,按照現行標準今年如期脫貧應該是沒問題的,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致富。

關於産業扶貧、教育扶貧,都有牽頭負責部門。産業扶貧是農業農村部,教育扶貧是教育部,國家發改委是綜合性部門,所以這些方面都有涉及。但更多詳細情況,可以找相關部門作進一步了解。謝謝。

壽小麗:

謝謝郭蘭峰秘書長、謝謝各位發佈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在會後還可以再進行一些專訪。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