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扶貧産品更暢銷、向農業品牌要效益——從農交會熱詞看“三農”發展新態勢

2020-11-30 19:5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 題:讓扶貧産品更暢銷、向農業品牌要效益——從農交會熱詞看“三農”發展新態勢

新華社記者 李松、于文靜


11月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觀眾在陜西延安展區觀看挑選不同品種的蘋果。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11月27日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在重慶舉行。在農交會期間,來自大江南北的各種優質農産品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青睞。在展會現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讓扶貧好産品賣出好價錢;如何加快農産品品牌、農業智慧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等話題,成為本屆農交會的熱詞,折射出“三農”發展的新態勢。

扶貧好産品 賣出好價錢

陜西延安的蘋果、蜂蜜,重慶的橙子、柚子,內蒙古的牛羊肉……在農交會現場,來自脫貧地區的各類農産品,既迎來了參展客商的訂貨大單,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現場採購,消費扶貧效益顯著。

“蘋果既是延安的‘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的‘幸福果’,歡迎品鑒、採購。”延安市果業中心主任路樹國舉著紅紅的大蘋果,積極向客商進行宣傳。“參加農交會,就是幫著果農進市場、找銷路,讓好産品賣出好價錢。”路樹國説,通過暢通市場渠道,今年延安蘋果供銷兩旺,截至11月下旬,全市約有七成的蘋果已銷售完畢。


11月27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農交會網絡直播專區現場,直播達人們通過線上渠道展示推廣農交會的産品。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全國已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累計建成了30多萬個産業扶貧基地,每個縣都形成了2至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主導産業。”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借助農交會這一平臺,可總結産業扶貧顯著成就,謀劃接續推進鄉村産業振興。

不少脫貧地區的農業企業、合作社在農交會找到了展示平臺,大力推介優質扶貧産品。在重慶開州區的展臺前,義和鎮香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綠殼雞蛋吸引了不少採購商的目光。“我們保證蛋雞的生態養殖、雞蛋的營養美味!”這家合作社的理事長王矩海介紹,鎮裏已有700多戶農民養殖黑羽綠殼蛋雞,年産值超過5000萬元,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步子走得很穩。

電商直播帶貨等新的營銷手段也走進農交會現場,進一步拓展了消費扶貧覆蓋面。在農交會快手直播間,山西吉縣大田窩村第一書記姚曉奎就客串了一把帶貨主播,在線上推介吉縣蘋果等特色農産品,效果很好。

精耕細作農業品牌 闖出市場見到效益

西湖龍井、五常大米、榮昌豬……展品是品牌;糧油品牌展館、果蔬品牌展館、地理標誌展區……展館分品牌。在農交會上,農産品如何建品牌、強品牌,如何依託品牌闖市場、要效益,是各方探討的熱詞。


11月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觀眾在陜西延安展區觀看挑選不同品種的蘋果。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為了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五常圍繞全市200多萬畝水稻田做文章,不斷加強品牌建設。”黑龍江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介紹,參照國際好稻米標準和品牌建設要求,五常市對稻米從良種繁育、收割倉儲、加工銷售等27個流程逐一細化生産、加工等標準,讓五常大米質優價更好。

“十三五”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品牌化帶來了生産標準化,推動了農業産業高質量發展。


11月27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農交會中國移動展區現場,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現代化智慧産業園的運行模式。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各地在農業品牌上持續精耕細作,正讓一家家農業經營主體嘗到實實在在的“甜頭”。重慶涪陵區一家食品公司的負責人李承洪帶著青菜頭、榨菜,來到農交會參展營銷。“客商為何願買我們的産品,就因為信任我們的品牌。涪陵榨菜是地理標誌農産品,本身就代表了綠色的生産工藝和較高的市場知名度。”李承洪告訴記者,這幾年涪陵青菜頭、榨菜價格比較穩定,訂單不愁。

創新引領發展、品牌創造價值。今年農交會有1.2萬多家企業攜8萬多種産品參展,品牌強農、惠農的力度不斷增強。

“科技范兒”應用落地 加速農業高質量發展

除了農産品展示營銷,大量綠色、智慧的農業新技術、新手段、新産品得到展示推介,也是本屆農交會的一大亮點。

一餐份量的臘味煲仔飯食材、雲冠橙、百年津沽小站稻……展臺前的各類農産品琳瑯滿目,不少觀眾駐足觀看。據介紹,為滿足消費者“吃得健康”的需求,這些産品都可實現全程品控溯源。

記者用手機掃描了龍米家小站稻的罐底二維碼,産地地址、種植和收割時間以及稻米品質等信息一應俱全……展臺工作人員姜靜介紹説,建設産品智慧溯源系統,就是要確保質量安全、品質可靠。


11月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陜西延安展區的工作人員在擺放不同品種的蘋果。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不僅如此,使用農産品“區塊鏈存證”技術,重慶榮昌區養殖的有“身份證”的豬,也能實現生産、流通全流程追溯;依託“智慧控制+物聯網”技術,江蘇不少果園能夠實現少人化,甚至無人化生産操作……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各種“科技范兒”十足的農業智慧裝備、智慧應用走向田間地頭,農業現代化進程正在加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