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2020-12-08 20:00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0: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馬曉明,海口旅遊職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趙金玲,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鄔柏兒
  內容: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場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確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構建起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技術技能人才。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就向各位來介紹相關的情況。

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嘉賓有五位,也代表了教育管理部門、學校、企業方方面面,他們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陳子季司長;我們地方教育部門的代表,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先生;還有高職學校的代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馬曉明副校長;中職學校的代表,海口旅遊職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趙金玲女士。另外,我們還專門請了一位企業代表,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鄔柏兒副總經理。下面,首先請陳子季司長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 陳子季: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來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們職業教育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十三五”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些情況。

大家都知道,“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的決策部署,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全國職業院校一共有1.15萬所,在校學生有2857萬人;中職招生600萬,佔高中階段教育的41.7%;高職招生是483萬,佔普通本專科的52.9%。累計培養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本專科畢業生5452萬人,開展社區教育培訓大概有3.2億人次。回顧“十三五”這五年,我們感覺到職業教育發展主要有五大亮點。

一是最大的貢獻,就是確立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確定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單獨種類的教育。這個重要定位,一方面,是對職業教育的重大理論貢獻,明確了職業教育是一個教育類型,而不是教育層次,對於擺正職業教育的地位,發揮職業教育服務社會和個體發展的能力,以及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發展戰略意義,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理論;另一方面,這一定位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導和實踐意義,明晰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聯絡和區別,指明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有利於職業教育系統更加明晰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也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職業教育獨特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更好地服務、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

“十三五”時期,以類型教育為基點,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圍繞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類型特色,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二是最大的突破,就是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總的來看,職業教育學校體系結構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在大幅提升。具體講,在縱向貫通上,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特別是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了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天花板”。在橫向融通上,主要是建立普職融通、産教融通、校企融通、學歷教育和培訓融通、師資融通、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融通等方面。

三是最大的進步,就是職業教育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制度標準上,建立了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各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協同發展職業教育的合力;1996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修訂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制定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大綱、中等職業學校公約,規範德育工作。進一步完善了“五位一體”的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這裡麵包括了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還發佈了中職專業368個,高職專業779個,本科層次職教試點專業80個,修訂併發布了347個高職和230個中職的專業教學標準、51個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136個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啟動實施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高水平實訓基地等重大項目的建設。

在協同育人上,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佈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名學生和學徒;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健全企業參與制度,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我們還依託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佈近60個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

在“三教”改革上,也就是教師、教法、教材改革上,我們連續舉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強化教師教學能力建設;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遴選公佈232門在線精品開放課程,建設203個職業教育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發佈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和七門課程標準,遴選4000多種“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四是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全國職業學校開設了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於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制定實施了《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加快培養製造業緊缺人才。

在服務區域發展上,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推進“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三大行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元,共建專業點683個、實訓基地338個、分校(教學點)63個,共同組建職教集團(聯盟)99個,就業技能培訓14萬餘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6萬餘人,創業培訓2.3萬餘人。

在服務脫貧攻堅上,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都來自於農村,千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見效最快的方式。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一人學廚、全家脫貧”的幫扶培訓項目。“十三五”期間,我們共創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261個。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率已經超過90%和40%,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的學生。用三年時間擴招300萬人,主要服務“六穩”“六保”,這個擴招也是踢出了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

五是最大的亮點,就是實現了更高水平的開放。在向産業開放上,配合國家發改委培育800多家産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21個産教融合型城市,構建了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産教融合新模式。我們還成立了1500個職業教育集團,3萬多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確定150家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

在向企業開放上,組建了56個行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遴選了73家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絕大多數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小巨人”企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參與企業有2200多家。在向世界開放上,我們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的聯絡,有400余家高職院校與國外辦學機構開展合作辦學,成立海外獨立舉辦的第一所高職院校“中國-讚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魯班工坊”,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

“十四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將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職業教育戰線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標對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以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總目標,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化成為職業教育戰線“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謝謝。

續梅:

感謝陳子季司長,下面請鄧雲鋒廳長介紹山東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有關情況。

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鄧雲鋒:

各位媒體朋友們,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山東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建設情況。

“十三五”以來,山東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入選全國首批職教改革成效明顯省份。今年初,教育部和山東省共同建設職業教育創新高地。一年來,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山東落實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我們建立了12項制度機制,出臺了20個改革文件,啟動實施了495個項目,逐市逐縣制定了實施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支持、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的濃厚氛圍。

一年來,山東職教高地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了很多路子,為相關全國性政策制定提供了經驗和實踐探索。教育部全文轉發山東關於教師績效工資、職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件。

一是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吸引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職教高考本科錄取比例由6:1提升到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70%。今年,全省中職招生錄取44.4萬人,比上年增長10.8%,有2.5萬學生的成績超過普通高中錄取線;高職錄取44.8萬人,超額完成高職擴招任務,有2.4萬學生的成績超過普通本科錄取線。“職業教育只能招收低分生”難題,開始逐步得到破解。

二是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學校、企業“雙向賦能”。山東14個部門聯合製定了全國首個混合所有制辦學政策,共有40余項混合所有制項目,拉動了社會投資近百億元,加快構建多元辦學格局。我們建立了産教對話制度,認定142家省級産教融合型企業,明確了9項稅收優惠政策,突出“金融+財政+土地+信用”這樣一個組合式的激勵,全省中、高職學校平均合作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4家、268家,校企合作成為常態。山東被確定為國家産教融合試點省份,濟南、青島成為首批試點城市。

三是改革績效工資和教師招聘制度,建設充滿活力的“雙師型”隊伍。改革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公辦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水平可以達到所在行政區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5倍;學校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結余,可提取50%以上用於教師的勞動報酬,這在過去都是很難的。而且,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專業教師也可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我們建立了高水平教師引進“綠色通道”,對業界優秀人才可採取直接考察方式組織招聘,全省“雙師型”教師比例超過60%。同時,我們實施“五權”下放改革,來激發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把研發機構的設置權、人才招聘權、職稱評審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處置權全部下放給學校,由學校自主聘用內設機構的幹部、自主選聘人才、自主開展薪酬分配等。

四是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做有質量有標準的職業教育。今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山東省作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的唯一賽區,承辦了全國的37個試點賽項。這次改革試點賽探索體現“世賽”理念、開放式、普及性技能大賽新賽制。我們堅持育訓結合、工學結合,組建200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一體化設計469個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體系,校企“雙元”開發省級規劃教材,1+X證書試點規模達到13萬多人。按照類型教育特點評價辦學水平,推動學校特色發展。上半年疫情還比較嚴重的時候,我們有17萬職教學生返崗支持近千家企業復工復産,體現了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擔當。在山東加工製造、現代物流等8大快速發展行業中,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於職業院校。

五是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提升職業教育的開放度。山東10個部門聯手出臺政策,支持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把優質資源“引進來”,服務企業“走出去”。現在全省職業院校在國(境)外辦學點43個,每年培訓中資海外企業員工30余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大膽探索、銳意創新,不斷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適應性,深化普職融通、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為確立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和模式趟出路子。我就簡要彙報這些。謝謝。

續梅:

感謝鄧雲鋒廳長,接下來請馬曉明副校長介紹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爭創職教發展先行示範的有關情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 馬曉明:

媒體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利用這個機會把深職院依託國家政策、做好職教發展的先行示範作用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十三五”期間,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推動下,在“雙高計劃”等重大項目的導引下,我們充分發揚特區精神,堅持“四個堅定”,做好“四個示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一是對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更加堅定,爭做立德樹人的先行示範。“十三五”期間,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立德樹人擺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開展三全育人,用好改革開放實踐的“活教材”,通過地域交流和輻射影響,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學生的國家認同,不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大灣區青年學生的行動自覺。

二是對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堅定,爭做産教融合發展的先行示範。“十三五”期間,學校對接區域産業鏈,鼓勵重點專業群聯合世界500強或者行業領軍企業組建特色産業學院,把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得更實、更深。目前,我們已經聯合華為、平安、比亞迪、騰訊、阿裏巴巴、招商局港口、美團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建成11個特色産業學院,校企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共同招生、共同走出去。這是我們提出的“九個共同”的人才培養模式,現在這“九個共同”已經成為我們探索中國特色校企雙元育人的“深職”模式。

三是對自身轉型升級更加堅定,爭做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在開展專業的數字化轉型、推進“三教改革”、構建“賽教一體”的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組建了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0個世界一流大師領銜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在産品工程轉化、工藝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前沿探索。2019年,學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10項,居全國第一。在剛才鄧廳長介紹的今年山東試點賽上,我們拿了四個一等獎。2018年,學校與華為聯袂打造的“課證共生共長”人才培養模式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四是契合雙循環發展格局更加堅定,爭做服務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先行示範。一方面,圍繞脫貧攻堅任務需要,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1200名,先後對口支援西藏、新疆等13個省、自治區,支援數量和力度都位居全國首位。圍繞職教戰線發展需要,我們援建了吉安職院,累計舉辦全國高職高專師資培訓班310期,連續5年名列全國第一。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資源的海外供給我們在不斷擴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5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為華為、招商局等中資企業培訓海外本土技能人才。打造國際職業教育合作平臺,建立“世界職教院校聯盟”秘書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職教全球聯絡中心、職業教育計劃亞非研究與培訓中心等機構和平臺,推動深圳成為國際職業教育樞紐城市。

2019年10月,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同志視察學校,對學校辦學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下一步,我校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十四五”期間開好局、起好步,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續梅:

謝謝馬曉明副校長。接下來,請趙金玲校長介紹海口旅遊職業學校提升學校吸引力的有關情況。

海口旅遊職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 趙金玲: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今天能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來自海口旅遊職業學校,下面我就“十三五”期間學校所做的一些工作給大家作個介紹。

“十三五”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現代職業教育得到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給海南的改革開放開啟了新的征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職業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校作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積極服務新時代海南發展,提升辦學質量,不斷增強中職吸引力。

第一,德育為先,提升學生素養。

我校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力構建“三全育人”模式,建立了一個“5天+24小時+360度”的德育時空,建設國家文化、匠心文化和旅遊文化三維一體的校園文化,實施六個主題教育和四大行為養成標準體系,建立31個社團活動,激發學生潛力和自信,實現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學生在校園內外彬彬有禮、陽光健康、文明樸實,被稱為海南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學生以過硬的政治素養和專業素質連續19年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目前為止,我們學校是海南唯一一所19年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服務的中職學校。學校獲得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先進集體,博鰲亞洲論壇“鑽石合作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多項榮譽。

第二,産教融合,服務區域發展。

學校大力發展和深化産教融合,對接産業辦好專業,緊扣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和海南自貿港産業發展佈局,聚焦海南自貿港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産業的需求,做到的骨幹專業創品牌,新興專業創特色”。我校高星級飯店運營和管理專業是國家級旅遊類示範專業點,最早開設高爾夫、遊艇服務和馬術等特色專業。

校企合作最早建立“瓊菜”研究中心,促進瓊菜行業推廣,此成果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校企合作創新“四對接、四共同”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三融”課堂;校企共建共享校內外9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使企業深度參與到教學、實習實訓、就業的各個環節。

目前學校有全省第一家世界烘焙大師工作室、兩家“南海工匠”工作室及海南省酒店專業工作室和旅遊英語專業工作室;學校獲得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餐飲30年桃李芬芳獎”,今年又被國家文旅部評為“校企合作優秀示範基地”。

第三,以學生為本,拓寬就業空間。

學校強強聯合,與40多家企業締結校企戰略合作關係,如,國際著名酒店萬豪集團與我校合作長達13年、海南本土著名企業龍泉集團與我校合作22年。我們每年輸出1300多名畢業生,每年爭搶進校招聘席位的各類企業多達上百家,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7%以上,有些重點專業的孩子供不應求。因為出口俏,帶來了進口旺。我校建校27年,我們堅持招生面試製度27年。學生現在“就業有方、升學有路、深造有門”,自信走向社會,成就出彩人生。

今後,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扛起責任擔當,建設高質量現代職業學校,努力為自貿港建設、為海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支撐。謝謝大家!

謝謝趙金玲校長,最後請鄔柏兒副總經理介紹所在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有關情況。

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鄔柏兒: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浙江寧波的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很高興向大家彙報我們企業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的相關情況。

習總書記強調,職業教育要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産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國家産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十餘年的深度合作就是這一指導思想最好的闡釋,校企互相依賴、互相成就,成為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為區域化工産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一下這個命運共同體。

第一,産教融合、協同創新,助力公司成為“行業領先”。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在初創時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借助國家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在寧波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公司聘請了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教學名師、化工專業帶頭人孫向東教授擔任總工程師,領導企業技術改革,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石油樹脂生産工藝路線優化,使當時處於停滯狀態的公司重新運轉,一年實現扭虧為盈,産值三年翻番。

公司與學校先後共建了省級企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制定行業企業標準、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目前承擔各類研發項目18項,金額總計7312.16萬元,引領了國家乙烯副産物綜合利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公司目前是國內品種最全、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C5、C9石油樹脂生産企業之一,石油樹脂産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列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寧波市製造業“單項冠軍”。核心技術創新衝破了歐美日技術壁壘,産品遠銷東南亞、新西蘭等地,2019年總産值近40億元。

第二,政府主導、政策支持,專業、企業與産業“同頻共振”。

在校企合作中,公司充分發揮企業設備、技術、項目等優勢,助力學校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助力學校綠色化工專業群成為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一是深化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校企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和教學項目,開展訂單式培養達600多人,許多學生成為公司的技術、管理骨幹。

校企共建綠色石化人才培養基地,為寧波舟山地區石化企業培訓高技能人才3000多名,為各類職業院校培訓教師500多名。二是共同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公司充分利用項目平臺,校企共同承擔國家重點産業振興和改造技術專項,寧波市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等多項重大項目,幫助學校培養了一批省、市級名師和領軍拔尖人才,打造了國家級教育教學創新團隊、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學團隊和寧波市科技創新團隊,真正起到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鄔柏兒副總經理。職業教育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借今天發佈會的機會,還想向各位介紹一下最近教育部組織的一項活動,先請各位記者看一個視頻短片。

剛才看到的就是教育部近期組織的“我和我的學校”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組織這項活動就是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廣大青少年學生自己尋找、挖掘並自己組織拍攝,通過反映學校的故事,來感受偉大祖國“十三五”時期發展建設成就,暢想“十四五”及2035年的美好藍圖。

這次網絡主題接力活動從12月1日啟動,持續到2021年春節之前,分為兩個大的階段,12月份這個階段主題是“我和我的學校•記住這些年”,明年1月份的主題是“我和我的學校•追夢2035”。每個階段還確定了一首主題歌曲,貫穿在這個視頻當中。第一階段的主題歌曲是大家都特別熟悉的一首校園歌曲,剛才大家都聽到了,就是《校園的早晨》,“讓我們記住這美好時光,直到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歌詞。所以我們第一階段的主題,“記住這些年”,也是來自於這句話。第二階段的主題是“追夢2035”,主要講述青少年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規劃和期待,主題歌曲是常石磊作曲、王平久作詞的《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也是青少年都特別喜歡的一首歌曲。

這項活動正式啟動以後,北京大學、廈門大學、陜西師範大學在網絡新媒體平臺率先發起,隨後蘭州大學、天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學校紛紛響應,接力聯動,在各校新媒體平臺推出微視頻,講故事、談感受,用多種形式來反映學校發展變化,表達愛校愛國之情。

目前活動開展了一週的時間,我們教育部一半以上的直屬高校,以及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大中小學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推出了視頻作品。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學校、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這一活動當中來,也期待通過這個活動,讓廣大的網民都能感受到學生的成長、教育的發展,共同暢想我們國家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就做一個簡要的介紹,下面就進入到我們答問環節,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中國青年報記者:

陳司長好,剛才聽到您關於“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的有關情況的介紹,想請您再具體談談“十四五”期間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路和舉措,特別是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和高地建設方面有什麼樣的打算?另外您剛才提到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天花板”,在這方面,想問一下教育部未來有什麼樣的打算?謝謝。

陳子季:

謝謝。關於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問題,有三點要把握好。第一,要深刻把握職業技術教育的類型特徵是什麼。我們講職業教育,就是一種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所以我們要把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落實到我們的辦學體制、我們的育人機制,還有我們的教學方式方面,要牢牢把握這個。

第二,要構建國家技能開發體系。這對職業教育來説是外部環境問題,我們正在起草相關文件,要整合現有的一些政策舉措,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要落實陳寶生部長提出的職業教育“長入”經濟、“匯入”生活、“融入”文化、“滲入”人心、“進入”議程這五個“入”,來消解職業教育國家需求與企業需求、個體需求之間因為錯位帶來的發展困境。

第三,要構建融合、多元、開放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這裡主要是要處理好陳寶生部長提出的五個關係,即“普職關係定類型,産教關係定供求,校企關係定模式,師徒關係定方法,中外關係定特色”。

關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問題,我前面已經介紹過,“十三五”期間我們主要是以陳寶生部長提出的建立健全以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運行為標誌,以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核心,同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適應的新時代的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工作重心轉到提高質量上來,實現我們職業教育的提質培優和增值賦能。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基於“雙軌”的雙通制,重點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制度保障,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我們依託這一制度,把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專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在內容上、培養上銜接起來,任何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制度進入任何一個職業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第二件事是健全普職融通制度,主要在課程共享與學生流動兩個層面來進行,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的相互借鑒。第三件事是健全國家資歷框架制度,規定職業教育的學生和普通教育的學生學習成果等級互換關係,進而規定在特定領域兩個教育系列的學生都享有同等權利的制度。

“十四五”期間,我們還要在促進體系有效運行的支撐條件方面加以完善,主要是六個方面:一是搭建産業人才數據平臺,持續深化、跟蹤各行業職業人才需求的數據,及時準確地發佈人才需求報告,科學引導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二是完善專業教學標準,以標準建設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抓手,深度開發以職業能力清單和學習水平為核心內容的專業教學標準,為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和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産教融合型企業:探索混合式的辦學方式,建立基於産權制度和利益共享機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

四是教師的專業化培訓體系要健全。要建立大學培養和在職教師教育齊頭並進的雙軌制的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培訓體系。五是完善教育教學的質量監控體系。要確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面管理的質量保障體系。六是健全公平的升學和就業制度。通過制度設計,確保職業教育軌道學生在升學、求職、工作待遇、職務晉陞等方面都享有與普通教育軌道學生平等的機會。

關於職教本科的問題:2019年以來,教育部審批了22所職教本科,現在主要是推動獨立學院轉設,優質的高職院校可參與獨立學院的轉設。之前已經有兩所獨立學院轉設成職業大學,現在獨立學院轉設工作正在推進。我們正在研究,下一步將在高水平的高職院校中,選擇一部分專業,經過一定的程序審批後,舉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

人民網記者:

鄧廳長剛剛提到今年山東的許多學生和家長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職業教育,不少高分學生主動選擇就讀職業教育院校,學習技能技術,請問您能否介紹具體情況?謝謝。

鄧雲鋒:

非常感謝人民網記者的提問。出現這種情況,是這些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的結果,特別是職教高地建設政策紅利釋放的結果,這也充分説明了職業教育新業態的不斷提升。以前,在一些地方出現普職比不斷拉大的情況。但是,通過一系列改革,山東普職比實現大體相當,而且在不斷提高。剛才説了,今年全省有2.5萬學生過了普高線,但是沒有到普通高中,到了中職學校;有2.4萬學生過了普通本科線,但是沒有去普通本科,去了高職院校。這是用數據、事實來説明大家的選擇。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我想有幾方面的原因。我們職業教育對孩子來講,就業有了更大的優勢,有了更高質量的就業。我們現在開展了那麼多校企合作、産教融合、訂單式培養,孩子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能夠高質量就業。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我們職業院校的就業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還有,剛才陳司長談得比較多的,我們學生升學有空間。原來職業教育發展為什麼不受待見?很大程度上是發展有“天花板”,到高職就結束了,沒有發展空間了。現在教育部大力推動、穩步發展職教本科,構建起了中職、高職、職教本科相銜接的培養體系,包括下一步還有專業碩士、專業博士這樣的路徑,職業教育吸引力大為增強。山東中職學生畢業以後,今年70%選擇了繼續升學。其中,職教本科錄取比例由原來的6:1提升到現在的4:1。最初,山東職教本科計劃才有2600個,今年部裏也支持我們,達到了1.5萬個。大家感覺空間很寬廣,上職業學校,不但就業有優勢,升學也有渠道,自然就選擇職業教育。

尤其是下一步,隨著教育評價改革的推進,我們全社會會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教育發展觀、成長成才觀和選人用人觀,我們的職業教育將更有優勢,明天會更加美好。謝謝。

總臺央廣記者:

請問陳司長,今年兩會的時候,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今明兩年高職院校要擴招200萬人,請問目前這項工作的進展怎麼樣?另外,還想知道教育部在確保擴招人員的培養質量方面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謝謝。

陳子季:

謝謝。大家知道,高職擴招工作是2019年開始的,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職院校要擴招100萬,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今明兩年繼續擴招200萬。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對職業教育也是個大好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通過分列招生計劃、分類考試評價、分別選拔錄取的方式,讓更多的達到條件的人有機會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去年我們完成的任務比較好,相比于2018年,2019年高職擴招超額完成了116萬,今年的高職擴招工作進展也比較順利。

高職擴招以後,也確實面臨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源多元化問題。原來以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為主,現在還有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的農民、在職企業員工等,生源多元化了。這些不同的生源,他們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所以,如何保證質量型的擴招,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精準設置適合擴招生源特點的專業。比如,陜西楊淩職業技術學院,針對職業農民、鄉村幹部特點,設置涉農單招專業,開展職業農民包括村幹部的學歷提升。對於退役軍人,設置了社會工作、黨務工作、救援技術等專業。二是精確制定培養方案,靈活組織教學。圍繞著不同職業方向,分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個性化、菜單式培養方式。比如,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我們實施旺季去工作、淡季來學習的錯峰教學。對高素質農民、村兩委委員、相對集中的在崗職工,做好送教下鄉、送教上門,設立社區學區、企業學區,就近實施集中教學。同時,實行了彈性學制、彈性學期、彈性學時,學業年限三到六年。

三是精細強化日常管理。加強分類管理,實施單獨編班,積極引導擴招群體參與學生工作,對學習成果實施多元評價、過程性評價。山東、湖南等省通過退役軍人學生推選老班長、黨員、立功受獎人員擔任班委和學生幹部,開展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

四是精心構建服務保障體系。暢通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的銜接渠道,將擴招群體納入到“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等項目。加強就業創業指導,開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為擴招群體提供優質的網絡教育培訓資源。謝謝大家!

南方都市報記者:

能否請馬校長和趙校長談談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職業院校應該如何繼續保持高就業率?謝謝。

馬曉明:

感謝南方都市報記者的提問。在目前情況下,就業形勢確實是比較嚴峻,在“職教20條”裏實際上已經明確提出了“專業設置和産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實際上這“三個對接”,主要解決的就是人才供給側和産業需求側還存在“兩張皮”現象的問題。這些年來,深職院一直是強力推動專業群和産業融合,包括跟龍頭企業建立特色産業學院,實現雙元育人。

在具體做法上,以數字化轉型為重點,推動職業教育的理念更新、模式變革和體系的重構,著力培養適合我們現在産業需要的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比如,我們和華為合作,創立了“課證共生共長”人才培養模式,把企業面向在崗工程師的培訓認證和我們高職教育結合起來,解決了職業教育和行業企業發展脫節、教育標準滯後於企業標準、教學內容落後於技術發展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在學校形成了一個開放的、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對於學生來説,他們在學校期間既有學生的身份,同時通過到企業深入實踐,就是有了工程的經驗,又有了認證工程師的身份。對於企業來説,學生進了企業就能上崗,減少了企業對學生職後培訓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等問題。

可以説,與産業發展和社會需求同頻共振,是我們要保持高水平就業的關鍵。歷年的畢業生中,超過10%的專科生進入到華為、騰訊、比亞迪、中興、富士康等知名企業就業。今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我校2020屆專科畢業生參加就業6545人(不含結業生),已經落實的就業6347人,就業率達96.97%,應該説保持了學校高水平就業的良好態勢。謝謝。

趙金玲:

謝謝這位記者提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就業率是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我們學校一直保持97%以上的就業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職業教育提供廣闊的發展天地。具體到學校,我用三個字“準、高、深”概括我們所做的一些努力。

“準”,學校準確分析産業佈局,瞄準産業需求,精準服務行業,開好專業。例如,海南自貿港建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是三大産業,需要一大批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此,我們中職學校作為一個類型教育,目的是培養産業需要的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此,學校做強做優骨幹專業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和烹飪專業等,為産業提供適銷對路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

“高”,我們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讓學生佔領就業高地。做到培養德技雙修、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在技術技能方面,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技藝精益求精,具有過硬的職業素養。剛才我彙報過程中説到一點,我們構建“5+24+360”德育時空,這是構建“三全育人”模式之下的具體做法。我們是一個城市中職學校,80%是獨生子女,為了培養他們13種職業意識,學校高密度、高強度、高標準地時時、處處、人人來滲透德育標準,落實德育要求,讓孩子在三年期間迅速地成長起來。所以我們有一句話説,孩子們“低著頭走進來,抬著頭走出去”。

“深”,是深化校企合作、産教融合,使校企成為發展共同體。我們做好“四個對接 四個共同”。對接産業、對接職業標準、對接生産過程、對接崗位能力。共同培育學生、共同培育師資,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共研教育教學改革,企業和學校之間成為一種粘合度更高的合作模式。比如今年的疫情期間,我們主動邀請海南餐飲協會、海南酒店協會、高星級飯店的高層管理人員,共商怎麼樣度過疫情、共克時艱、共度難關。上半年海南酒店業比較低迷,現在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我們能夠和企業共命運,也是作為職業學校的社會擔當。也因為“準”、“高”、“深”,所以學校成了企業分不開的學校、家長離不開的學校。在此,要感謝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最後我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有空到我們美麗的校園,到我們美麗的海島,支持我們自貿港的建設。謝謝大家!

續梅:

最後一個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請教一下馬校長和鄔經理,您們二位認為,在實踐中校企合作能夠成功的關鍵是什麼?謝謝。

鄔柏兒: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校企合作的關鍵主要有兩點,一點就是共贏。大家知道,企業有兩個核心目標,一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二是通過技術創新獲得競爭優勢。我們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過程中,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他們的資源優勢、技術力量和人才支撐,幫助企業實現了核心目標,幫助企業提升了發展綠色化工産業的信心,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企業也利用我們自身的平臺、項目、資源,幫助學校培養了既懂理論知識,又會實際操作的人才。這樣的人才,符合企業後續發展和同類企業的發展需求,符合綠色化工産業的發展需求。我們也通過校企雙方的協同創新,幫助學校打造了既能教學、又會研發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正是這樣一種互助互進、互助共贏,我們校企雙方形成了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第二個關鍵是政策,政府為我們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臺,政府的牽線、相應的政策,使我們成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近幾年,國家、省市先後出臺的促進産教融合實施辦法、校企合作促進條例等政策文件,使我們校企合作能夠做得更加深入,激勵和扶持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激發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因為它保障了企業的權益,也保障了校企雙方合作的內在動力。謝謝!

馬曉明: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覺得校企合作成功的關鍵還是互惠共贏。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解決的問題還是人才供給和産業需求,教育鏈、産業連、創新鏈有機銜接這樣的問題。怎麼樣讓企業跟學校能夠深入進行校企合作,其實這個共贏落到實處,還是體現在企業的訴求、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滿足。

簡單地舉一個例子來説,比如我們跟華為的合作,就是把華為原來面向在崗工程師的認證培訓,移植到學校教育教學中,跟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結合,我們叫“課證共生共長”。學校關注的是課程,課程是教學的主戰場,企業關注的是認證,認證是技術的標準,是人才需求的一個標準。所以,我們通過這樣的合作,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的共贏。學校建立了教育教學的標準,學生在學校通過認證,能夠實現高質量的就業。而對企業來説,學生到了企業就能上崗。這就是為什麼企業不斷地把最新的人才培養基地,比如現在的鯤鵬人才培養、 5G人才培養,第一塊牌子都落在深職院。通過這樣的校企合作,使得學生能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不僅學校贏了、企業贏了,更關鍵是學生贏了。謝謝!

續梅:

時間關係,我看記者朋友們也沒有問題了,我們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開到這裡。後天,也就是本週四,我們將繼續舉行第四場收官的新聞發佈會,介紹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我們週四再見,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