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世行為何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2021-01-07 08:0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世界銀行1月5日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基於新冠疫苗將廣泛接種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較2020年6月份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對中國經濟2021年增長的預期,則上調1個百分點至7.9%。對此,國際輿論給予高度關注。

世行報告表示,由於發達經濟體經濟收縮幅度較小、中國經濟復蘇較預期更加強勁,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程度略低於此前預估,全年將萎縮4.3%。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預計分別萎縮5.4%和2.6%。其中,中國經濟有望增長2%,這一數值較2020年6月份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下調2021年全球增長預期而上調對中國的預期,主要是基於2020年四季度以來全球疫情與中國疫情的分化、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復蘇的分化進一步擴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劉曉光説,2020年四季度以來,歐美出現新一輪疫情高峰。隨著全球疫情防控期再度延長,世界經濟復蘇節奏被再次推遲。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都是大考。2020年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統籌深化改革開放和應對外部壓力,統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2%左右,國內生産總值將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

劉曉光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而中國的確定性體現在: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成功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經濟保衛戰、脫貧攻堅戰的三重勝利,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中國經濟的韌性。通過嚴格的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産、出臺一攬子規模化宏觀政策等舉措,中國經濟走上了穩定復蘇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樣板。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穩步復蘇態勢,內生性增長動力增強。

世行報告認為,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3.3%;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預計增長5.0%;如果不包括中國,增長速度將僅為3.4%。由於中國經濟的強勁復蘇,亞太地區在2021年預計將有顯著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張茉楠指出,在全球疫情擴散蔓延態勢還在持續,很多國家還難以恢復正常經濟秩序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率先走出疫情帶來的“封鎖悖論”,不僅實現了自身良性復蘇,而且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

“中國還以更加主動積極的開放來迎接後疫情時代,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需求市場。”張茉楠説,由於疫情帶來的封鎖和産業鏈停擺,全球市場需求萎縮,很多國家借機實行更高程度和更大強度的保護主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快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平開放,堅定不移維護多邊主義,積極擴大進口,也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曙光。

RCEP簽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中方積極考慮加入CPTPP,這一系列舉措都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決心。中國將通過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未來,全球經濟增長將更多地受益於中國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受益於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帶來的溢出效應。

“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世行報告認為,與過去的嚴重危機一樣,新冠肺炎疫情預計將對全球活動造成長期不利影響。由於許多發達經濟體投資不足、就業不足和勞動力下降,有可能導致未來10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進一步加劇。

劉曉光分析,我國當前消費依然相對疲弱,投資復蘇的內在動力也不穩固,宏觀政策不宜大幅度轉向,而應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前提下進行邊際調整。張茉楠説,著眼于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我國要進一步推動改革和開放的相互促進,打破區域壁壘和行業壟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