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切實推動質量提升——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談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2021-02-10 20: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切實推動質量提升——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談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新華社記者張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未來,如何進一步構建大保護格局,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如何切實推進我國知識産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

記者:我國知識産權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申長雨:回望我國知識産權發展歷程,我們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道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産權大國。

截至2020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8件,有效商標註冊量達到3017.3萬件,均為2012年的4倍多。核心專利、知名商標、精品版權、優質地理標誌産品等持續增加。

知識産權綜合實力的快速躍升,得益於我國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強,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護知識産權。

新制定的民法典確立了知識産權保護的重大法律原則,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修改,建立了國際上高標準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為嚴格知識産權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過組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産權局,我國實現了專利、商標、原産地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集中統一管理和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升。通過成立多家知識産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掛牌成立知識産權法庭,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顯著加強。

與此同時,我國持續推動知識産權審查提質增效,切實加強源頭保護。截至2020年底,發明專利審查週期整體壓縮至20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壓縮至14個月。商標註冊申請平均審查週期縮短至4個月。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成效顯著,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20年的80.05分。

記者: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如何進一步構建大保護格局,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申長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將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自覺把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各方面有力支撐。

知識産權系統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我們將建立國家知識産權局處理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的工作機制;持續加強與公安、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保護合力;與最高人民法院協同推進在線訴調對接,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知識産權糾紛中的重要作用。

為使知識産權保護更加高效快捷,國家知識産權局近年來持續加強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設,目前已在全國佈局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60余家,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未來,將繼續優化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建設佈局,年內再建設20家左右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

與此同時,將推進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體系建設,今年再佈局建設10家左右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持續強化海外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為“走出去”企業有效應對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提供高水平的指導和服務。

記者:為切實推動知識産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將採取哪些措施?

申長雨:進入新發展階段,切實推動我國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是對知識産權工作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國知識産權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初步顯現。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第一;世界領先的5000個品牌中,中國佔408個,總價值達1.6萬億美元。另據統計顯示,2019年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1.6%。

未來,知識産權工作要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以更高的標準全面強化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知識産權事業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統籌推動專利質量提升工作,突出質量導向,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同時嚴把授權關。全面推進重點産業關鍵領域專利質量提升,開展專利導航工作,大力推動企事業單位、高校和科研機構貫標。未來將繼續大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助力破解“卡脖子”問題,配合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促進相關知識産權創造和儲備。與此同時,將繼續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啟動實施地理標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