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農事服務360+”讓農民種地零風險

2021-03-18 17: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3月18日電(記者 范世輝)春管時節,走進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小龍馬鄉曹八汪村,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這邊地塊除草機穿梭忙著除草,那邊地塊全自動噴灌設施進行澆水作業,麥地裏豎立的標識牌寫著中麥578、冀麥418等10多個品種。

“這片地主要是麥種實驗基地,用的是全自動噴灌機澆地,按一下開關,20天時間就能澆地千余畝。此外還有除草機、撒藥無人機,都是機械化作業,現在種地是真省事兒……”曹海江一邊説一邊拍小視頻上傳給公司。

公司的專家將通過曹海江傳的視頻查看麥種長勢並進行指導。2017年,與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老曹用自己的8畝土地入股了河北邯鄲永年區博遠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又因是種糧能手變身成這家公司千畝良田“管理員”。

邯鄲市永年區是糧食主産區,但糧食收益低下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農民。2017年,過去曾是老“糧站”的博遠糧油貿易有限公司開啟了“共享農業綜合體”發展模式,通過倉儲共享、信息共享、農機共享、物流共享、農技共享的方式,幫助小農戶解決實際困難,切實提升貧困群眾參與發展優質糧産業的積極性。

他們推出了“農事服務360+”農業聯合生産模式。公司和村委會發起聯合生産,採用“保底收益+二次分紅+吸納就業”的形式全程託管農戶土地,把一家一戶分散零碎的土地並方連片後,統一進行投資、管理和經營,規模化發展優質糧産業,吸納種糧能手進行土地管理。

公司首先按每畝保底800元給農戶支付紅利,盈利部分公司與農戶按照5:5進行分成,公司給村集體一定的服務費,達到企業、農戶、村集體合作共贏。

這種模式下,農戶不用投入資金和人工,在每年的7月1日和12月1日前,公司和農戶雙方按照中糧貿易公司在當地當日小麥、玉米的收購價格進行結算,不願結算的農戶可存入糧本,到當地糧油門市進行商品換購。

同時,公司以訂單合同和託管服務為紐帶,投入農業保險參保費用,提供擔保服務。與科研院校組建科技團隊,研發優秀農業科技品種。切實為貧困群眾解決産業發展後顧之憂,帶動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小農戶共同發展。

邯鄲市永年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科科長張建英説,“農事服務360+”農業聯合生産模式避免了土地無人耕種撂荒的現象,降低了生産投入資金和人工成本,提高了種糧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糧食的規模化、現代化、綠色化生産。

截至目前,“農事服務360+”農業聯合生産模式已在永年區83個村實施,其聯合生産項目基地達到1.1萬畝,輻射農民近萬人。同時,河北邯鄲的肥鄉區、魏縣、成安縣、邱縣以及石家莊的元氏縣等地,也在相繼進行“農事服務360+”的推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