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攜手共進,同享暖陽——寫在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之際

2021-05-16 16: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攜手共進,同享暖陽——寫在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之際

新華社記者 高蕾、范思翔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日的主題是“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果,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

近年來,數百萬身陷貧困的殘疾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幫扶下,或脫困自強,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奮發創業,書寫精彩人生篇章。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心關懷下,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衝破生理和心理的束縛,將勇毅化為翅膀,將夢想化作動力,踏上新生活,奮鬥新征程。

兜住底線:為困難殘疾人托舉起“穩穩的幸福”

“春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民樂小區陽光書畫社,居民季賀揮筆寫下對聯。

季賀多年前因為車禍導致腿部殘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難的時候是靠政府幫扶過來的。”季賀還記得,那時,社區工作人員幫他申請了廉租房,自己每個月還享受多項政策補貼,生活才得以保障。

在殘疾人救助政策的幫扶下,季賀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他發展了新的興趣特長,成立了陽光書畫社,專門教授殘疾人學習書法。

“今年,石嘴山市又提高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季賀覺得如今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不積極面對生活,怎麼對得起黨的好政策!”

季賀的故事並不是個例。在每一位困難殘疾人的背後,都有政府出臺的系列兜底保障舉措,為他們托舉起“穩穩的幸福”。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是國家層面創建的第一個殘疾人專項福利補貼制度,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5年來,殘疾人兩項補貼已分別惠及1212.6萬人和1473.8萬人。

兜底保障工作不僅要實現“應保盡保”,還要簡化申請流程,讓困難殘疾人群眾儘早獲得幫助。

在中國殘聯和民政部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全國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申請人申請補貼,可以向全國範圍內任何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受理窗口提出,不受戶籍地限制。

今年4月21日,全國首例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在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辦理完成。核實材料證件、登錄辦理平臺上傳照片、輸入殘疾人信息……僅僅用了20分鐘,來自四川的楊女士就幫助身有殘疾在醫院臥床的弟弟辦理了補貼的資格認定手續。“‘跨省通辦’真是太方便了,不僅省去了往返老家的費用和時間,我還能多陪陪弟弟。”楊女士感慨。

拓寬渠道:為殘疾人提供人生出彩的舞臺

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憨洗兒”洗車行門口,員工許炎哲揮舞雙手,指揮待洗車輛停入洗車位。車剛停穩,站在一旁的5名員工迅速就位,按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開始清洗車輛。

不同於其他洗車行,這裡的員工都是經過就業培訓的心智障礙者。“看似簡單的洗車流程,對他們而言卻是巨大的考驗。”“憨洗兒”洗車行經理馬忠華説,對於這些特殊的員工來講,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反復訓練,“僅是教會他們如何疊毛巾就教了上百次。”

據介紹,青海憨洗兒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是青海省第一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目前,公司已開設5家洗車行,共吸納殘障人士35人,培訓152人次。

生活中,不少殘疾人有較強的就業意願。如何為他們找工作搭把手、架起橋? “近年來,我們積極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雨露計劃’、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全面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幫助殘疾人開發就業增收機會。”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帶領貧困殘疾人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充分發揮殘疾人扶貧基地帶動幫扶作用,支持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創業更是關鍵一招。

據統計,目前,全國4662個農村扶貧助殘基地共安置46.7萬殘疾人就業,輻射帶動95.2萬殘疾人家庭增收。近5年來,有563.8萬貧困殘疾人家庭得到了産業扶持,有16.1萬貧困殘疾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就業增收。此外,328.6萬人次貧困殘疾人接受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獲得1至2項勞動技能。1.8萬貧困視力殘疾人通過接受推拿按摩培訓實現就業增收。

讓愛無“礙”: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

“每天都能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覺真好!”家住遼寧省建平縣葉柏壽街道益安社區的陳國宏照例坐著電動輪椅,通過自己家後側陽臺的平梯來到屋外活動,與遛彎鄰居聊天。

能隨意自由外出對於因意外事故導致高位截癱的陳國宏來説曾是一種奢望。因居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式樓房,外出不便,陳國宏很長一段時間只能被迫宅家。

研究方案、測量改造、鋪設平梯、安置滑索……依託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僅用一週時間,遼寧省建平縣殘聯幫助陳國宏解決了出門難問題。“現在我想啥時候出來就啥時候出來,非常方便。”陳國宏高興地説。

近年來,無障礙環境建設打通了殘疾人與社會生活的“最後一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國19個省(區、市)出臺有關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地方實施辦法。讓愛無“礙”,讓殘疾人既能夠平等融入社會,又能感受到暖陽般的人文關懷。

在河南新縣,無障礙改造正融入基礎建設、融入服務配套、融入廁所革命;在浙江杭州市,“為視障人士講解電影”的志願者通過解説,幫助視障人士“聽”電影;在雲南麗江市,不少景點的無障礙設施已成標配……

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全國為601.89萬人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率從2017年的9.6%上升到2020年的55.9%。目前,全國超過3萬個政務和公共服務網站實現信息無障礙服務。

既要日益完善的無障礙環境,更需要細緻全面的康復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已全部出臺將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地方性政策,北京、上海等地進一步擴大了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醫療康復項目,給予殘疾人更多醫療康復保障。同時,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輔助器具適配服務覆蓋率也顯著提升。

“未來我們將持續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中國殘聯有關負責人表示,包括修訂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細化殘疾人康復服務項目等,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評價監控,著力提升康復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能力。(參與采寫:張子琪、崔力、宋晨、龐明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