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力爭碳中和,北京冬奧會這樣做

2021-05-26 21: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力爭碳中和,北京冬奧會這樣做

新華社記者 王楚捷、姬燁、汪涌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辦奧理念當中,綠色位居首位。而做好低碳管理工作,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則是貫徹綠色辦奧理念的實際行動。

賽時將實現所有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建設場館全面滿足綠色建築標準,賽事使用的清潔能源車輛佔比為歷屆冬奧最高……26日,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冬奧低碳管理工作階段性成果漸次揭開。

19個場館在建設期提前用上綠電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對世界的鄭重承諾,也是國際奧委會可持續性戰略的五大主題之一。”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介紹説,北京冬奧組委于2019年發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從低碳能源、低碳場館、低碳交通、北京冬奧組委率先行動4個方面提出了18項碳減排措施。在此基礎上還制定了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林業固碳、企業自主行動、碳普惠制等4項碳中和措施。

場館建設和能源供應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北京冬奧會的全部場館實現了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依託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和適用於北京冬奧會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場館的照明、運行和交通等用電均由張家口的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提供。

“截至目前,在現有政策和場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已有19個場館在建設期提前用上綠電,賽時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清潔能源供應。”劉玉民表示,“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預計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低碳場館填補國際空白

北京冬奧會充分利用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等夏奧場館,因地制宜,通過改造,創造性地實現了“水冰轉換”“陸冰轉換”。

所有新建室內場館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既有場館通過節能改造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同時,針對雪上場館的綠建設計問題,創新制定了《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該標準是我國首個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填補了國內、國際相關標準的空白。

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五棵松冰球訓練館等4個冰上場館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潔、最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不僅減少了傳統製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而且大幅降低製冷系統能耗,與傳統製冷方式相比,可實現節能30%以上。

與此同時,採用超低能耗技術建設的“被動房”,也提高了建築物能效水平。以北京冬奧村綜合診所為例,該診所建成超低能耗建築示範工程1140平方米,通過高效的保溫或無熱橋設計,提高建築物的氣密性,建築物綜合節能率達到51%。

各場館都對施工材料用量進行了優化設計。以國家速滑館為例,該場館的拼裝胎架從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等建設項目週轉使用,預製看臺板使用廢舊樁頭粉碎製成的再生骨料,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主媒體中心、五棵松冰球訓練館等多數場館均設立了能源管控中心,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分析,對場館內的水、電、氣、熱等能耗數據進行實時採集、記錄和分析,實現可視化、智慧化的建築能耗和碳排放監測管理。

此外,各場館都採取了節水措施,如使用節水器具、優先採用非傳統水源。以“滲、滯、蓄、凈、用、排”為核心的“海綿”設計在三個賽區都得到了落實,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新能源車輛佔比為歷屆冬奧最高

北京冬奧組委交通部副部長趙同安表示,北京冬奧會賽事舉辦期間,交通服務將基本實現清潔能源供應,同時將推動氫燃料車輛的示範應用。

“為達到‘以運動員為中心,為所有參與者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環保的交通服務’的總體目標,我們綜合考慮山高路滑、溫低坡陡、超長續航等車輛使用環境,以安全為前提,最大限度應用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減少碳排放量,制定了‘北京賽區內,主要使用純電動、天然氣車輛;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內,主要使用氫燃料車輛’的配置原則。”趙同安説。

按照當前的車輛籌措方案,北京冬奧會使用的賽事交通服務用車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佔比100%,在全部車輛中佔比85.84%,為歷屆冬奧會最高。賽事舉辦期間,使用以上車輛預計將實現減排約1.1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5萬餘畝森林一年的碳匯蓄積量。同時,為了保障氫燃料車、純電動車的使用,北京市、張家口市正在按計劃建設加氫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滿足氫燃料、純電動汽車的能源補給需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