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非遺“觸網”促保護傳承

2021-06-25 08:2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線上小吃街”“非遺音樂周”“非遺網購節”……如今,不少線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正成為網友熱捧的對象。

近年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不斷激發傳統行業變革,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搭乘數字經濟的快車向“網紅”轉型。尤其是有關政策不斷出臺,讓非遺“網紅”之路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佈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規劃》中強調,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培育一批“網紅”品牌。

數據顯示,我國有近90萬項非遺資源,但並不是所有非遺項目都適合商業化。個別“網紅”非遺項目也引發了一些質疑,有人認為其缺乏創意,有人則擔心過度開發。這表明,非遺“觸網”應平衡好保護傳承和創新開發之間的關係,不能顧此失彼、本末倒置。

具體而言,首先應以人為核心,讓非遺“活”起來。非遺是以人為核心的活態傳承,應對非遺傳承人、傳播者和消費者的特點綜合考量,為非遺“網紅”市場注入更活躍的生命力。

其次,運用好數字媒介技術,讓非遺更可“感”。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的加持能夠讓非遺“聽得見”“摸得著”“帶得走”。但也應注意數字媒介展現非遺文化的局限性,避免讓非遺品牌塑造止步于表面、流於形式。

最後,合理推動非遺品牌開發,讓轉型更有“序”。應進一步提升非遺産品設計與製作水平,同時,更加有序地推進非遺品牌轉型升級。在原汁原味保持非遺産品形態和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擴大非遺的品牌影響和産業鏈條。

非遺傳承既需要保護傳統技藝,也需要不斷拓寬非遺傳播渠道。只有合理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非遺的“網紅”之路才能更穩、更好、更遠。(孫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