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和美生活有保障,美麗中國穩幸福——從“社會更加和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1-07-16 13: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和美生活有保障,美麗中國穩幸福——從“社會更加和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記者

和諧,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古老哲學,從歷史深處走來,在新時代的火熱實踐中,煥發耀眼光彩。

織就世界最大民生安全網、成就社會治理新格局、鑄就公平正義法治基礎、繪就大美神州壯麗圖景……更加和諧的社會為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讓“復興號”巨輪更添乘風破浪的能量。

民生安全網兜住14億人民穩穩的幸福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古人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如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已織就世界最大的民生安全網。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李俊鄉農民白玉德至今仍記得2011年底寧南醫院開業那天的情景。儘管大雪紛飛,百姓們仍趕著毛驢車,騎著三輪車、摩托車趕來,門診大廳擠滿了人。


來自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的醫生王海島(左一)與寧夏同心縣人民醫院醫生交流患者病情(2020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寧南醫院是西海固地區首家三甲醫院。就是在這裡,差點“把肺都咳出來”的白玉德接受了手術、恢復了健康。

受益的不只是白玉德。近年來,寧南醫院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5%以上,輻射周邊7個市縣約300萬人口……

從“大病熬”“小病扛”,到享受和城裏人同樣的醫療,西海固的改變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一個縮影。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僅有3670家,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如今,醫療衛生機構總數已超百萬個,人均預期壽命更是提高到77.3歲。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牽著民心。

不斷釋放的“健康紅利”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愈加完善的兜底保障和社會保障繪就老百姓心底溫暖底色。

“入住之前,住的是土坯房,吃饃不喝湯,喝湯不吃饃。”河南省太康縣特困老人牛雲真説,“自從進了居村聯養點,一天三頓吃好喝好,平時還有文娛表演。”受惠于當地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牛雲真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感到由衷的幸福。

牛雲真的故事並不是個例。“十三五”時期末,我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分別達到了每人每月678元和每人每年5962元;25.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面納入國家保障範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覆蓋全部縣(市、區、旗),發放人數分別達到1212.6萬人和1473.8萬人。


居住在河北省灤州市灤城街道花果莊村福興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在扭秧歌(2021年6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在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翻身村村民牟落毛吉在家中的跑步機上鍛鍊身體(2021年2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與此同時,我國社會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21年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07億人、2.18億人、2.67億人。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4億人。

“切實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是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的治本之策。”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黃家亮表示。

以共建共治共享共築平安家園

漫天飛雪的路上,十幾個人推著一輛滿載貨物的三輪車艱難前行,數次滑倒又爬起後,身上的防護服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今年1月,一段視頻在網上迅速刷屏,主角正是大連海洋大學的志願者。當時,學校因疫情封閉,這群平均年齡19歲的志願者每天要為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


大連海洋大學的志願者們推著滿載的三輪車,將物資送到學生宿舍(2021年1月6日攝)。新華社發

這樣的“挺身而出”不只在大連。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志願者們忙碌在社區,奔走在街頭,活躍在網絡,用默默奉獻詮釋志願精神。

“志”之所在,“願”之所向。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學雷鋒”活動影響全社會,到1989年天津出現第一個志願者組織,再到2008年中國迎來“志願者元年”,志願服務不斷發展壯大,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經常。“十三五”時期,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匯集的註冊志願者已超過1.9億人,記錄志願服務時間超24億小時。

點滴善意,融匯澆築,成為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黏合劑”、社會良性運轉的“潤滑油”。

老百姓過日子,少不了舌頭碰牙齒。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看來,任何社會在任何時候都存在社會矛盾,關鍵是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浙江紹興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


群眾在浙江省諸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綜合受理窗口諮詢(2020年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此後半個多世紀,“楓橋經驗”從浙江諸暨發端、從之江兩岸向全國發展。

距離諸暨市200公里的湖州織裏,是中國最大的童裝産業市場。曾幾何時,廠多、人多、地方小,導致這裡治安形勢複雜,社會矛盾多發。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成為織裏實現由亂到治的“密鑰”。

28位女企業家組成的社會組織“平安大姐”工作室是當地糾紛調解的金名片。此前,織裏一家服裝廠負責人跑路引發集體討薪,多虧“平安大姐”及時介入化解矛盾。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裏鎮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的調解室,“平安大姐”工作室的志願者對一起加工廠因加工童裝質量差而導致業主虧損的糾紛進行調解(2019年1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目前,我國社區社會組織已超過一百萬個,成為基層黨組織與社區群眾之間的“黏合劑”、增進社區群眾參與的“活化劑”、化解社區矛盾糾紛的“減壓劑”、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的“填充劑”。

“社區社會組織的蓬勃發展,標誌著我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更加完善。”陳光金説。

如今,日益提升的社會治理效能正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公安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群眾安全感為98.4%,全國居民對社會治安滿意度達83.6%。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公安幹警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活動上向群眾介紹專項鬥爭成果(2020年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用法治之光守望公平正義

2020年10月30日,隨著法槌落下,青海省“掃黑除惡第一大案”——以“日月山埋屍案”為代表的“8·07”涉黑專案一審宣判,馬成被判處死刑,張成虎被判處無期徒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法院審結生效涉黑惡案件33053件226495人;54224名涉黑惡案件被告人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一起起黑惡案件被依法審理、莊嚴宣判,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殷殷期盼,宣示著法治中國的鏗鏘誓言。

明辨是非,秉公司法,方能懲惡揚善。

“本院認為,原審認定聶樹斌犯故意殺人罪、強姦婦女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原審被告人聶樹斌無罪。”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一件跨越21年的冤案,在“疑罪從無”的刑事司法原則指導下得以昭雪。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在遼寧瀋陽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姦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2016年12月2日攝)。這是聶樹斌母親張煥枝在聽取判決結果。新華社發(最高人民法院供圖)

從聶樹斌案、呼格案到張玉環案……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機關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一批重大刑事冤錯案件得到依法糾正。最高法數據顯示,僅2020年,全國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在全社會樹立起對公正的信心,對法治的信仰。

從懲戒“老賴”助推誠信社會建設,到整治“霸座”“搶奪公交車方向盤”樹立規矩意識,再到辦理維護英雄烈士榮譽、名譽案件……

近年來,政法機關將抽象的法律公正地適用到每一起具體案件中,引領價值觀、傳遞正能量。一個個生動案例釋放出一個鮮明的信號:讓法治成為捍衛公序良俗的有力武器,鼓舞守法者、懲處違法者、溫暖受害者,守望人間正義。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6月6日,湖南長沙橘子洲公園裏熱鬧非凡。當天是第7個全國放魚日,在活動現場,人們你一盆我一盆,將盆裏歡躍的魚兒放流進湘江。這些魚兒將自在暢遊,不再面對漁網的“威脅”。


2021年6月6日,市民在湖南長沙橘子洲公園參與放魚活動。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行10年禁漁,20多萬漁民退捕上岸。湖南正是禁捕退捕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來,長江經濟帶省市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2020年,長江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水質改善,江豚騰躍,長江母親河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重慶分會場)在重慶江北嘴執法船舶碼頭舉行。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船舶行駛在長江三峽湖北省秭歸縣水域(2019年3月16日攝)。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近年來,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為守護碧水長流,漁民收起漁網,將江河還給自然;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快速推進,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8.2%。

為保衛藍天常在,傳統製造業加快綠色化改造,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裝機累計約9.5億千瓦,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率提升到60%以上。


候鳥在位於江西鄱陽湖畔的五星農場境內振翅起飛(2018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北京故宮角樓(2020年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同時,我國以制度力量護航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領域的法律法規更加健全,中央出臺了幾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尤其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這把“利劍”,守護著祖國的綠水青山。

今年5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佈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藍天更多,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提高至87%;河流更清,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提高到83.4%;家園更美,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達到1.18萬處……


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隻丹頂鶴在水草間棲息(2021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生態好了,環境美了,不少地方的生態農業、生態旅遊也更加紅火。

今年“五一”假期,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的六巷鄉大嶺村迎來一大撥遊客,民宿爆滿。

這個過去曾經貧窮的瑤寨山村,依託生態環境、獨特風俗等發展民宿旅遊,已成為“網紅打卡村”。現在山水和生態是村民的“金飯碗”,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10萬元。

今日中華大地,一幅生活和美、社會和諧的畫卷已徐徐展開。(記者高蕾、高敬、熊豐、鄒多為、沐鐵成;參與采寫:艾福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