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出通知提出建立健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

2021-08-08 10:50 來源: 自然資源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為系統科學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提供有力支撐。

通知指出,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雙重壓力下,當前我國海洋生態安全總體形勢不容樂觀。海岸帶地區受高強度開發干擾顯著,海洋生態問題存量較多,海洋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生境喪失及破碎化問題突出,入海污染物總量依然很大,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多發,生態保護任務複雜艱巨。

通知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準確把握新時期自然資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構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協作、高效運行的海洋生態預警監測業務體系,實施業務化海洋生態調查、監測、評估、預警,逐步掌握全國海洋生態家底,分析評估受損狀況及變化趨勢,預警生態問題與潛在風險,提出保護措施建議,實現“三清楚”,即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分佈格局清楚、對典型生態系統的現狀與演變趨勢清楚、對重大生態問題和風險清楚。

根據通知,我國將構建以近岸海域為重點、覆蓋我國管轄海域、輻射極地和深海重點關注區的業務化生態預警監測體系。在近岸海域,重點聚焦重要河口、海灣、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鹽沼等高生物多樣性或高生産力區域,以及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生態災害高風險區等,優先佈局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監測。在管轄海域,對主要海洋生態系統類型實現全覆蓋式大面監測。拓展極地、深海生態監測,積極參與公海保護有關工作。

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的八項主要任務為:摸清我國海洋生態家底,構建海洋生態分類分區框架,開展近海生態趨勢性監測,實施典型生態系統基線調查;開展典型生態系統監測,發佈典型生態系統預警;強化海洋生態災害預警監測,提升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預警監測能力,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監測;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協同監測;實施極地深海生態監測;強化監測評價預警成果産出;嚴格質量管理;加強能力建設,統籌中央地方力量,構建“岸—海—空—天”立體化監測能力。

據悉,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擔事權事項。自然資源部負責監督、指導、協調全國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自然資源部各海區局負責承擔所轄海區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責任,強化對省(區、市)工作的監督指導。沿海各省(區、市)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近岸海域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責任,加強對所轄市縣工作的監管。自然資源部極地辦和大洋辦分別承擔極地和深海生態預警監測工作責任。(作者:趙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