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引發熱議——前海“擴區” 空間廣闊

2021-09-09 09:0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推動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以“擴區”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主題,大幅擴展了前海合作區的發展空間,明確提出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等目標任務。

深港合作的重大利好

珠水潮涌,伶仃澎湃。2010年設立的前海合作區,堅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各項事業風生水起,推動前海發展“一年一個樣”,開發開放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截至今年8月,以金融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專業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在前海註冊的港資企業已達1.15萬家,註冊資本1.28萬億元;在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法治示範城區建設等方面持續開展一系列先行先試工作,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金融開放等方面已形成645項制度創新成果,彰顯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蓬勃活力。

為進一步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前海方案》以現有前海合作區為基礎,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此次擴區涵蓋了港口業務、物流業、會展行業等許多與香港合作程度較高的重要區域,為深化深港合作,實現兩地機場、會展、港口、物流等的互補共贏、共同發展開拓了廣泛空間。

“推進前海合作區建設,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不僅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了重要動力,對推動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重大利好,也為新發展階段廣東、深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黨委書記、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德林説,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體制優勢及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前海方案》將推動更高水平的深港合作,發揮深港兩地在大灣區內“雙引擎”功能和香港在高端專業服務業領域的傳統優勢,將有利於促進香港專業服務業的長遠發展和提升前海合作區的功能。

吳德林認為,開發建設前海合作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進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相信規則銜接、要素流通的前海交響曲將奏響令人更加振奮的華彩篇章。

為青年提供築夢空間

《前海方案》描繪的發展藍圖,特別重視面向香港青年築巢引鳳。在打造前海合作區進程中,將以深港青年夢工場、青創生態谷等為載體,進一步為來前海合作區發展的香港青年提供空間保障、扶持政策。目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創業辦公空間已由4.7萬平方米拓展至14萬平方米,累計共認定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1434人次。截至今年6月,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524家,其中香港團隊245家。

“青年人的發展關乎香港的未來,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對青年的成長和發展念茲在茲。開發建設前海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支持香港大力發展經濟、推動科技創新、為青年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前海方案》為深港在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更多具體領域合作擴展了空間、拓寬了舞臺。除工作之外,香港年輕人也有了文化、休閒和生活的更多好去處。前海合作區的實踐證明:前海高度重視支持兩地青年就業創業,持續吸引香港青年創業者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落戶,孵化了不少成功企業,深受香港青年歡迎。如今,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居住生活、奮鬥逐夢,把握《前海方案》帶來的機遇,共同推動建設大灣區。

“深港同屬嶺南文化圈,香港同時兼具海洋文化獨特優勢。國家在新發展階段,需要包括文化領域在內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大灣區作為國家最具外向型特徵的都市圈,在推動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也為文化開放共榮提供了新經驗、帶來了新動力。”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學院執行院長、教授于長江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既蘊藏中國智慧,又體現中國特色、彰顯中國精神。《前海方案》支持前海打造面向海外市場的文化産品開發、創作、發行和集散基地;提出穩妥有序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建設多種文化開放共榮的文化交流互鑒平臺,打造文化軟實力基地。國家給前海這樣的定位,不僅希望前海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深度合作方面實現高度融合,更是希望前海在文化領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找準“國家所需”與“香港所長”的交匯點,既為香港年輕一代創造一個正確解讀中華文化體系的環境,也為我國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打開一個全新的“窗口”。(記者 楊陽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