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初步建立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2021-11-09 07:5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初步建立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激發人才活力 匯聚強大力量

專業技術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骨幹和中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各級人社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推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等體制機制改革,專業技術人才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截至2019年底,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7839.8萬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上升到48%,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比例超過10%,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8.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超過400萬人,招收培養博士後28萬人,截至2020年底,累計有3588萬人取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初步建立了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消除堵點痛點

釋放創新活力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專業技術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從中央到地方,改革舉措多線齊發,政策創新亮點迭出,充分釋放了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改革人才評價機制,更好發揮“指揮棒”作用。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職稱評審更加注重品德、能力和業績,堅決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傾向。

截至目前,實驗技術人才、新聞專業技術人員等27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改革落地後,山東、雲南、貴州、甘肅等地在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職稱時,不再把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申報和參評的必備條件。

——先後分7批取消房地産經紀人、企業法律顧問等434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削減比例達70%。修訂《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及時向社會發佈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專業技術類新職業,制定頒布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並大力開展新職業培訓特別是數字技術領域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建立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機制,允許高技能人才參加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等領域職稱評選。

杜均正是這項政策的受益者。曾獲得全國勞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的他,在2019年12月底獲得正高級工程師的職稱,成為甘肅省首位“工人教授”。如今,杜均依舊堅守一線,現場指導百餘名焊工操作。

——2017年、2019年,人社部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選派科研人員到企業挂職或參與項目合作,兼職創新、在職創業、離崗創辦企業,允許事業單位設立一定數量的創新崗位和流動崗位,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創新活動,調動了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幹事創業熱情,促進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投身偉大事業

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身本領投偉業,一片丹心為報國。

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涌現出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

他們挺進科技前沿,服務國家戰略。“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港珠澳大橋開通營運……在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和重點工程建設一線,在國防尖端技術的開發和關係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應用研究領域,都有著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的身影,他們已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們紮根一線,結出纍纍碩果。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30年與泥土為伴、與水稻為伍,帶領團隊育成優質稻新品種59個,在湖南、江西等主産省推廣面積近2億畝;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汪天平,37年堅守在血吸蟲病防治第一線,經過成千上萬次實驗,掌握了血吸蟲病診斷試劑關鍵核心技術;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高溫氣冷堆團隊負責人張作義帶領技術人員克服一個個困難,使我國在世界上率先開展了高溫氣冷堆技術從實驗室規模到産業應用的轉化,實現了這一技術從並跑到領跑世界的跨越式發展……

2011年以來,各級人社部門累計組織包括兩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國家、省級重點聯絡專家4.7萬餘人,深入基層一線,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活動3.9萬餘場,培養培訓基層人才73.4萬餘人,為推動基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2019年,中辦印發《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持續加大職稱、工資等政策傾斜激勵力度,引導支持專業技術人才在大戰大考的第一線衝鋒在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

充分惜才愛才

讓人才心無旁騖

環境好,人才興。唯有充分惜才愛才,方能讓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活力迸發,形成人盡其才的良好氛圍。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注重優化對專業技術人才的服務保障工作,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加快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平臺建設。各地各部門加快建設以留學人員創業園為載體的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平臺,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為載體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培養平臺,以專家服務基地為載體的服務基層平臺等,在服務專業技術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留學人員創業園384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7226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115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200個,以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盟為依託的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實施人才服務專項行動,打好人才工作“組合拳”。通過實施高端人才引領、人才活力激發、人才資源高效配置等8個專項活動,圍繞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流動、使用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試點先行,打造人才優勢向創新優勢、産業優勢、發展優勢轉化通道。

——創新專業技術人才服務方式,拓寬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各地通過“一對一”等方式,打通了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服務政策落實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不少地方都針對專業技術人才制定出臺了“暖心政策”,受到廣大人才的歡迎。上海市大力推進人才服務“一網通辦”,深入實施智慧化、精準化服務舉措,聚焦高端人才實施精品服務,優化升級海外人才居住證制度,不斷完善人才待遇保障體系。重慶市向“博新計劃”博士後發放“重慶英才服務A卡”,享受國家級專家同等待遇,將博士後納入重慶英才“渝快辦”範圍對象,享受75項貼心服務。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離不開廣大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必將奮發有為、創新創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新的力量。(記者 孟祥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