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21-11-09 19:12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副部長宋元明,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森林消防局副局長、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介紹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趙一帆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日益完善,能力不斷提高,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程正在加快推進。今天我們請應急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是: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先生,副部長宋元明先生,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先生,森林消防局副局長、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先生,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女士。

下面,請周學文先生介紹情況。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 周學文: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應急管理部和黃明部長,向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應急管理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圖為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徐想 攝)

三年前的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自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明確提出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四句話方針”,指引這支全新的人民隊伍舉旗定向、踏上征程。

三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應急管理部門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為引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邊改革、邊應急、邊建設,危急時刻衝鋒在前、大戰大考奮勇擔當,有力有序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保持了安全形勢的總體平穩,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穩定。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大力推進機構改革,基本形成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整合了11個部門的13項職能,包括5個國家議事協調機構,涉及2支部隊近20萬武警官兵轉制,改革難度大、任務重。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應急管理部黨委蹄疾步穩推進各項改革舉措,順利完成了機構組建、職能融合、人員轉隸,理順了應急管理統與分、防與救的關係,實現了從“物理相加”到“化學反應”的轉變,達到了“1+1>2”的預期效果。其間,還組建國家礦山安監局,加強危化品監管機構和力量建設,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消防執法改革,完善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等體制機制,基本形成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探索構建了一套全新的應急管理工作體系。

二是發揮綜合統籌優勢,不斷提升國家綜合應急能力水平。一方面,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和綜合優勢,牽頭建立健全風險研判、信息共享、協同處置、恢復重建等全過程跨部門聯動機制,最大限度匯聚各方力量,解決了過去資源分散、各管一攤等突出問題,提高了應急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防抗救一體化工作合力明顯增強。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建成部、省、市、縣四級貫通的應急指揮信息網,搭建應急物資全程監管溯源平臺,構建應急管理“一張圖”、大數據平臺和衛星監測系統,實現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煤礦等全面聯網監測,災害事故風險監測預警能力不斷提高,自上而下的應急指揮體系基本建立,應急力量分佈和統籌調動科學順暢,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能力明顯提升。

三是時刻保持應急狀態,有力有序有效應對重大災害事故。把“時刻準備著”作為自覺追求,建立“守夜人”機制,全系統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應急值守,50多萬名幹部職工和消防救援指戰員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從災情速報、力量預置、物資儲備、裝備優化等方面強化應急準備,隨時應對各類突如其來的災害事故。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累計組織830次應急會商,啟動246次應急響應,先後派出603個工作組深入一線,有效應對處置了河南鄭州特大暴雨、雲南漾濞和青海瑪多連續地震、2020年全國嚴重汛情、西藏林芝森林火災、貴州水城山體滑坡、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堰塞湖、山東壽光洪澇災害,以及河北滄州油罐爆燃、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爆炸、福建泉州酒店坍塌、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等一系列重特大災害事故。

四是標本兼治破解難題,持續夯實應急管理髮展基礎。始終把安全生産作為應急管理的基本盤、基本面,堅持每週會商安全生産工作。牽頭開展國務院江蘇安全生産和四川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督導,以及河南鄭州特大暴雨災害調查,以點帶面提升全國安全防範的能力和水平。組織實施全國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對九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進應急管理法治建設,修改安全生産法、消防法等,推動在刑法修正案中增加危險作業罪等罪名,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建立安全生産、消防救援、減災救災與綜合性應急管理3大類標準體系,推動修訂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實施企業安全素質提升工程,開展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2020年培訓了786.8萬人次。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建成近100萬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築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五是對標全災種大應急,全面建強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堅持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定位,對標“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強化戰鬥力標準,加速轉型升級,新組建了水域、山嶽、地震、空勤、抗洪、化工等專業隊3000余支,救援能力明顯增強、行動效率明顯提高、救援效果明顯提升。建設應急救援專業力量,建成地震、礦山、危化品、隧道施工、工程搶險、航空救援等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近100支2萬餘人;地方政府建有專業力量約3.4萬支134萬人。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構建起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以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以軍隊應急力量為突擊、以社會力量為輔助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體系。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好轉,2018—2020年,各類生産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比應急管理部建部前三年分別下降了26.9%、27.6%,其中重大事故下降41.9%、39.7%,特別重大事故下降66.7%、77.1%,全國已連續25個月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也就是沒有發生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此前我們國家歷史上最長是連續11個月沒有發生,這次也是打破了歷史記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比建部前三年分別下降41.5%、65.0%、10.6%。

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時代應急管理事業才剛剛起步,與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我們還有不少短板弱項,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急管理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推進改革發展,全力防控重大風險,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良好安全環境!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陳文俊:

謝謝周學文副部長。下面歡迎各位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文俊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南方都市報記者: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致訓詞,能否介紹三年來這支隊伍的建設發展情況?在提升應急救援水平、推進能力現代化方面接下來有哪些考慮和安排?謝謝。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 瓊色:

謝謝你的提問,今天是記者節,首先祝記者朋友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圖為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徐想 攝)

三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作為統領隊伍建設發展的“魂”和“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改革決策部署,邊轉制、邊應急、邊建設,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出臺落地29個配套的改革政策制度,新舊體制有效銜接,工作實現平穩過渡,隊伍全面轉型升級,保持了有生力量,提升了戰鬥力,扛起了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的重要職責,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

一是築牢對黨忠誠的政治靈魂。堅持黨對消防救援隊伍的絕對領導,牢牢把握政治建隊的根本方針,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教育引導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打牢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思想根基。三年來,全隊伍共有595個集體和859名個人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的表彰,涌現出了“時代楷模”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北疆楷模”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奇乾中隊、“中國消防忠誠衛士”陳陸和應急管理系統一級英模蔡瑞、侯正超、李隆等重大典型。

二是錘煉紀律嚴明的過硬作風。堅持紀律部隊建設標準,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實行嚴肅的紀律、嚴密的組織,繼續保持24小時駐勤備戰。我們堅持依法從嚴治隊,充分吸收現役制和職業制兩方面的優勢,制定出臺18個規章,規範隊伍執勤、訓練、工作、生活的秩序,構建與新體制相適應的教育管理體系。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始終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絡最緊,全新“火焰藍”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三是鍛造赴湯蹈火的專業本領。針對應急救援職責大幅拓展,加快隊伍轉型升級、提質強能,布點組建地震、水域、山嶽等專業隊伍,增配各類消防車輛6500余輛、專業裝備器材190.8萬餘件套,全隊伍持續開展全員崗位練兵,舉辦比武競賽和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力量前置預置、扁平化指揮等救援機制,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專業能力顯著提升。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時刻保持戰鬥狀態,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有效應對處置了江蘇響水“3·21”爆炸、青海瑪多7.4級地震、四川冕寧“4·20”森林火災、河北滄州“5·31”石化火災、貴州水城“7·23”山體滑坡、河南“7·20”暴雨洪澇等一系列重特大災害事故。

四是踐行竭誠為民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置於突出位置,堅決落實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決策部署,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建立健全“互聯網+監管”的執法機制,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力降低火災事故風險,持續凈化消防安全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三年來,共檢查各類單位場所2466萬餘家次,消除各類隱患3442萬處,為受災群眾安置點提供消防安全服務2萬餘次;共接警出動507.4萬次,營救被困人員50余萬人,疏散遇險群眾150.2萬人。

面對黨和人民的新期盼、新要求,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為指引,在應急管理部黨委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對標職責使命和時代要求,全方位建強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加密消防救援站點、優化專業力量佈局,打造國家尖刀和拳頭力量,加強區域機動和航空救援力量建設,強化裝備物資的儲配,全面提升各類災害事故的專業處置水平和綜合救援能力。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練就過硬本領,堅守鐵的紀律,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召之即來,戰之必勝,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英勇奮鬥。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今年我國北方部分地區遭遇了嚴重洪澇災害,一些地方還遭遇了罕見的秋雨秋汛,馬上就要入冬了,請問受災群眾的救災救助情況如何?今年的冬春救助有沒有一些特殊的安排?謝謝。

周學文:

你剛才提到今年我們國家洪澇災害的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雨水分佈總體上是北多南少,北方降雨多,洪澇災害重。今年夏天主要多雨期出現在北方,像河南、山西、黑龍江、陜西等省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二是秋汛歷史罕見。入秋以來,長江上遊和漢江、黃河中下游、海河南係等多個流域發生秋汛。1—10月,洪澇災害共造成5890萬人次受災,590人死亡失蹤,351.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0.3萬間房屋倒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406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災人次下降了12.9%,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上升了9.7%,緊急轉移安置人次下降了8.5%,倒塌房屋數量上升了25.3%,直接經濟損失上升了12.3%。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今年的洪澇災害和往年比是比較嚴重的。目前,河南、山西、陜西這些省還有部分的受災群眾因為房屋倒塌處於過渡安置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汛救災工作,對保障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切實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特別是要關心和幫助那些因災陷入困境的群眾,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保證生産生活正常秩序,確保群眾溫暖過冬。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減災委有關成員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紮實有序組織開展了救災救助工作。

一是迅速開展應急救助,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以來,應急管理部先後針對各地洪澇災害啟動了國家救災應急響應11次,對河南洪澇災害的響應提升到二級。會同財政部累計下達了21.8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撥35萬件中央生活類救災物資,保障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的需要。我們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到各地災區指導幫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受災群眾都實現了“五有”目標,也就是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安全的臨時住所、有病能夠及時得到醫治,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

二是搶抓時間,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應急管理部出動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25萬人次參與了各地防汛抗洪搶險救援,共營救疏散轉移群眾20多萬人,並積極協助地方做好排澇、清淤、消毒等,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在國家減災委的統籌指導和相關成員單位的有力支持下,各個受災地區抓緊開展基礎設施的搶修保通工作,並且做好受損房屋的安全鑒定、防疫消殺、秋糧搶收等工作。同時,抓緊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提前謀劃倒損民房恢復重建,部分具備條件的省明確在春節前全面完成倒房重建目標,正在全力幫助受災群眾早日入住新居。

三是精心部署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應急管理部和財政部9月底就提前安排部署了受災群眾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考慮到今年秋汛的影響,我們及時要求督促地方把秋汛受災群眾納入到冬春救助範圍,給予資金和物資幫扶救助,積極協調解決基本生活面臨的困難。同時,指導受災地區應急管理部門加強與鄉村振興和民政部門的協調聯動,及時啟動救助幫扶機制,切實防範因災致貧、返貧,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應急管理部正會同財政部測算安排中央冬春救災資金,我們將會給予今年洪澇重災省份一定的傾斜支持,並已于近日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這次寒潮來臨以前,向部分省調撥23.7萬件棉被和棉大衣等中央救災物資,支持地方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我們注意到當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煤炭保供壓力比較大,部分地區拉閘限電,請問這些對安全生産工作産生了哪些影響?如何防止因此導致的事故發生?謝謝。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 宋元明:

您提到的這些情況確實對安全生産工作帶來了壓力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必然導致下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困難,企業在經營壓力加大情況下就可能減少安全投入力度。二是在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保供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一些煤礦短期內可能會大範圍、大幅度地搶産量,也可能出現一些降低安全條件、放鬆監管的情況。價格高,還可能引發一些準備關閉的煤礦還要搞一次“最後的瘋狂”,乃至於一些已經關閉的煤礦也可能出現“死灰復燃”的情況。三是限電措施可能衝擊企業的正常生産經營秩序。大家知道石化、鋼鐵、危化品、煤礦都是連續作業的企業,一旦停電以後危害很大。同時,對一些企業的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會造成影響,停停開開,一旦停電過後還會補償性地生産,再把損失補回來,又造成新的超能力生産,這些都是安全生産的不利因素。


圖為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徐想 攝)

可以説當前安全生産工作面臨“三期”疊加。一是年底事故高發期、二是能源保供高峰期、三是災害天氣多發期。大家看近期東北、華北下大雪,極端天氣頻發。針對這些風險挑戰,我們始終如履薄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督促指導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持續加強督導檢查。我們在每週會商研判,定期視頻調度的基礎上,近期組織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成立了9個工作組,對18個省份開展安全生産明查暗訪,聚焦礦山、化工、冶金有色這些重點行業領域,進一步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築牢安全生産防線。與此同時,我們還組織了5個燃氣安全檢查組到5個重點地區開展檢查。

二是推動加強煤礦安全增産保供措施。我們國家礦山安監局的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對10個煤礦災害嚴重地區開展安全生産督導檢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具有增産潛力的煤礦儘快釋放産能,在保供的同時也要加大對違法違規煤礦的打擊力度。這樣做既為能源保供工作保駕護航,也能夠守住安全生産底線。

三是督促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限電方案,實施有序限電,推動有關部門和企業制定落實停電應急預案,並加強演練,嚴防停電引發的生産安全事故。

四是各地安全生産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強化預防檢查和安全技術服務。全國1263支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約有69000人,這些隊伍提前預置力量進入企業做安全技術服務,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應急管理工作一直深受社會高度關注,2018年機構改革之後專門組建了應急管理部,請問與機構改革前相比應急管理工作主要發生哪些變化?


圖為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徐想 攝)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 申展利:

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堅決貫徹黨中央改革決策,著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在這個過程中,應急管理工作發生了明顯變化,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現了防範、救援、救災一體化管理。事前防範化解安全風險,事中快速調度、協同應對,事後及時總結評估改進。以防汛救災為例,應急、水利、氣象、自然資源這些部門加強聯合會商,必要的時候派出聯合工作組,全過程指導相關地方開展隱患排查、監測預警、人員轉移避險、搶險救援、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後恢復重建等工作,各個環節有序銜接。

二是實現了全災種大應急統籌應對。統籌各類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産風險應對工作,而不是各管各的災。比如,2018年金沙江、雅魯藏布江連續發生4次由於冰雪融化導致地質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當時淹沒了上遊村莊,威脅下游的水電站和基礎設施,危及下游城鄉居民的安全。而且,這個災害涉及四川、西藏、雲南等多個省份和水利、氣象、自然資源、交通、能源等多個部門,是一個典型的跨省域複合型災害。當時,應急管理部協調上下游、左右岸相關省區,協調相關部門協同應對、聯合處置,有效化解了風險。

三是實現了應急力量的優化整合。消防救援隊伍作為綜合性應急力量,不僅承擔消防工作和森林滅火,還承擔著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任務,扛起了全災種綜合救援職責;同時,消防救援隊伍還與地方專業應急隊伍、社會救援力量形成共訓共練、聯合救援的工作機制,重大災害時與解放軍、武警部隊聯合行動,形成了應急救援的整體優勢。

四是實現了救援行動更加有力高效。堅持常態救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結合,平時刻不容緩強化應急準備,關鍵時候提前預置救援力量和物資,一旦發生災害事故和重大險情,迅速啟動應急響應,而且在救援行動中實行統一指揮和扁平化指揮,有效提高了救援行動效率。

新時代應急事業才剛剛起步,我們將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斷推進應急管理理念變革、制度變革和管理方式變革,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謝謝。

南方週末記者:

能否介紹一下當前我國自然災害的總體形勢?近年來,極端天氣逐年多發,請問這對我國防災救災減災工作帶來了哪些挑戰?以及應急管理部有哪些應對措施?謝謝。

周學文: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主要體現在災害的種類多、分佈的地域廣、發生的頻率非常高、造成的損失重。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從本世紀以來,我們國家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大約3億人次受災,平均一年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億元。今年1—10月,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了1.06億人次受災,855人死亡失蹤,58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1.3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的受災面積1194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12億元。跟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受災人次下降29.1%,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10.4%,倒塌房屋數量上升了8.1%,直接經濟損失下降了9.0%。

正如您剛才所説,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們國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今年以來,像江蘇南通的龍卷風、河南鄭州的特大暴雨、湖北隨州的特大暴雨等這些極端天氣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這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雖然發生的概率小,但是致災強度大、災害後果重,給我們防範應對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挑戰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精準預報很難。目前,這仍然是世界性難題。二是突發性強,時間、地點隨機性大,龍卷風、短時強降雨這些極端天氣發生過程往往只有幾分鐘、幾個小時。三是災害鏈條長。極端強降雨往往引發嚴重的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生産安全事故等各類次生衍生災害。這次鄭州特大暴雨引發了山洪、城市內澇,內澇倒灌地鐵、隧道,還引發工廠爆炸事故等。四是處置要求高。災害涉及的部門多,防範應對工作時間緊、環節多、難度大。

針對這些問題,應急管理部高度重視,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應對,我們組織各地主要採取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突出強化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應急管理的培訓,用典型的案例來施教,提高領導幹部對極端天氣的多發性、危害性的認識,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突出強化預報預警。我們堅持“預”字當頭,關口前移,遇到這種極端的天氣過程,加密監測預報,加強聯合會商,滾動研判災害性天氣發展態勢。建立點對點預警叫應機制,及時提醒相關地方政府做好防範應對工作。同時,面向社會公眾發佈氣象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災避險準備。

三是突出強化預案可操作性。我們正在全面開展應急預案的評估修訂工作,在相關預案中建立健全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的聯動機制,量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的啟動標準,細化實化極端天氣防範應對措施,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要突出強化統一指揮。加強黨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統一領導,嚴格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防災減災救災的主體責任。在極端天氣的應對過程中,地方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領導指揮和統籌協調作用,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團結協作、形成合力,共同防災抗災。

五是突出強化力量預置。在風險研判基礎上,我們指導督促相關地方在一些可能出險的重點部位、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領域提前預置搶險力量和物資裝備,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

六是突出強化社會動員。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深入淺出解讀一些典型案例,推動防災減災知識進教材、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切實增強群眾的風險意識和避災避險的能力,築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我就回答這麼多,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秋冬季是森林草原火災多發季節,請問今年總體形勢怎麼樣?另外,在提升火災的防控和應急處置的能力方面,我們採取了哪些針對性措施?謝謝。

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長、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 彭小國:

謝謝記者朋友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關心關注。確實,每年秋冬季都是我國森林草原火災多發的季節,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森林草原火災正在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同樣面臨著十分嚴峻複雜的考驗。綜合分析認為,今年秋冬季我國森林草原火險形勢前期總體接近常年,但進入冬季以後華中、華南、西南部分地區的火險等級較高,其中華南、西南的局部地區火險等級高,西南地區局部時段可能出現極高火險等級,不排除極端天氣與多種因素耦合引發大火。當前,全國共27個省份處在防火期,同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已進入測試賽階段並日益臨近正式賽期,森林草原火災的防控任務十分艱巨,責任十分重大。


圖為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長、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徐想 攝)

國家森防指和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從防控工作來講,首先牢固樹立“兩個至上”理念,更好地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防滅火工作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平安中國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統籌謀劃、一體部署,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並不斷加強專業力量、基礎設施、法規標準和裝備信息化建設;與此同時,著眼加強火災源頭管控,不斷壓緊壓實各級各類責任,深入推進防滅火宣傳教育“五進”和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會同國家林草局、公安部持續開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文旅部、廣電總局等單位赴各地檢查督導。國家森林消防隊伍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僅在國慶、中秋兩個節日期間,就累計出動4萬餘人次,在15個重點省份的780個重點林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防火執勤專項行動,通過上述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工作,不斷提高了綜合防控水平。

從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來講,重點是圍繞“安全高效處置,強化極端情況應對”,狠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監測預警,力爭先知先覺。堅持季、月、周定期會商研判,國慶、中秋等重點時段及敏感火災,持續滾動會商研判,及時發佈預警信息65期並跟進落實應急響應。同時加強了衛星監測、航空巡護、視頻監控等措施,為火情火災早發現、早處置贏得先機。

二是強化預案制定,確保有序應對。針對廣東、雲南、西藏等15個省份的高火險形勢,特別是著眼有效應對極端情況,組織各地逐一制定了專項應急預案和跨省增援方案,並依案組織了訓練演練。

三是強化力量準備,全時枕戈待旦。著眼因險施策提前預置兵力,抽調國家森林消防隊伍1800人,攜裝前出廣西、廣東、陜西、重慶等6個省份實施跨省機動駐防,特別是加強了北京冬奧會賽區、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力量部署和應急值守。目前,國家森林消防隊伍的1.85萬人,地方專業隊10.2萬人和124架飛機保持應急備勤狀態。

四是強化裝備保障,夯實物資基礎。協調國家財政安排3億元增儲了應急裝備物資;國家森林消防隊伍投入近億元,增配了一批新特裝備和防護裝備,同時狠抓人裝結合訓練,各地普遍加大投入,不斷提升裝備物資保障水平。

五是強化組織指揮,守牢安全底線。把加快提高現場科學指揮特別是專業指揮水平作為確保安全高效滅火的關鍵環節來抓,制定出臺了現場指揮機制規範,並組織了專題培訓,重大災情跟進調度指揮;組織森林消防局、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抽調精兵強將組成13個“教官團”,分赴各省份開展指揮員面對面、手把手的現地培訓,目前已經完成24個省份4.7萬人的培訓工作,計劃年內全覆蓋;依託視頻系統開辦了6期“森林草原防滅火業務大講堂”,累計培訓23萬人次,各地在指揮員的選、訓、考、管、用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從進入秋冬防近兩個月的時間來看,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形勢總體平穩,與前三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別下降了89.5%和86.4%,這是指火災起數和受害森林面積。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不僅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而且氣象條件將日趨不利,我們必須以防滅火工作的高標準推進,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前不久,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區“9·20”火災事故再次引發了全社會對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的關注,據了解目前電動自行車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也在逐年上升,請問應急管理部對此採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瓊色:

謝謝你的提問。北京市通州區“9·20”火災事故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這起火災是居民小區住戶將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帶回家,在充電過程中電池發生爆炸引發的火災,而且事故電池是從舊的電動自行車上拆下來後繼續使用的。這起火災造成5人遇難,教訓非常慘痛。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億,今年以來全國已經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萬多起並造成人員傷亡。這集中反映了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的緊迫性、嚴峻性、複雜性。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涉及生産、銷售、使用等多個環節,私自改裝和違規使用的管理難度很大,特別是不少城鄉居民習慣將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停放、充電,有的還停放在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等公共區域,一旦起火燃燒産生的高溫有毒煙氣很快能充滿整個空間和通道,導致疏散、逃生困難,造成人員傷亡。為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工信、市場監管、公安、商務等部門都採取了很多針對性措施,各地都在進行整治活動。就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來講主要做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綜合治理。指導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提升電氣安全和防火阻燃性能,實施更加嚴格的市場準入,嚴厲打擊非法銷售、違規拆改等行為,提高電動自行車的本質安全水平。督促物業管理單位落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加快建設充電樁和充電場所。指導外賣、快遞平臺企業強化安全管理,規範“騎手”使用行為。

二是強化執法檢查。出臺實施部門規章《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禁止在公共門廳、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部位停放或者充電,對拒不整改的最高可處罰1萬元。同時,我們對每一起電動自行車的火災事故,嚴格責任倒查,推動規範生産經營活動和使用行為。

三是強化宣傳提示。通過各類媒體加大電動自行車火災防範的宣傳力度,曝光典型案例,普及安全使用、停放、充電常識。組織基層網格力量、消防志願者進樓入戶開展宣傳,邀請社會知名人士代言,廣泛張貼海報,提示公眾不要將電動自行車及電池進樓入戶充電,不得“飛線”充電,嚴禁私自改裝,不購買改裝車輛和電池。

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源頭管控和綜合治理,推動建設更多停放、充電場所,跟進出臺這些場所的消防安全標準,推動實施固定充電場所電價優惠政策,為公眾安全規範使用電動自行車提供更好保障。同時,指導物業管理單位加強巡查檢查,及時制止違法違規行為,制止無效的要求他們及時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據了解,現在有的居民小區在電梯間安裝了智慧檢測系統,一旦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就發出警報或者電梯停運,效果不錯,我們認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借鑒。在此也呼籲媒體進一步加大電動自行車安全的宣傳力度,呼籲公眾規範使用電動自行車,共同維護公共安全。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當前我國安全生産總體形勢如何?面臨哪些挑戰?我們是如何應對的?有一種説法是今年以來生産安全事故反彈,我國進入新一輪事故高發期,請問怎麼看這種觀點?謝謝。

宋元明:

謝謝你的提問。安全生産始終是應急管理事業的“基本盤”和“基本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應急部組建三年半以來,安全生産形勢總體上是穩定好轉的。比如一個最重要的指標,特別重大事故的間隔週期,剛才周學文副部長講到,我們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最長的週期,25個月。再精確一點是25個月零11天。與此同時,事故起數和總死亡人數也是連續多年下降。凸顯了生産安全事故現在處於穩定下降的階段。但是穩定下降階段進入瓶頸期和平臺期,每下降一步都很艱難,都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有句話“安全生産工作處於爬坡期、過坎期”,總體上是穩定下降的曲線,但這個曲線是鋸齒波動的,在一定期間內有小幅度的波動反彈。比如今年以來,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比去年和前年略有上升,有小幅度反彈。這就是這個規律的一個反映。小幅度的波動反彈,並不代表著要進入事故高峰期,2004、2005年的高峰期已經過了,我們現在是快速下降、穩定下降的階段。

我們分析了今年以來發生的14起重大事故,這些重大事故分佈在礦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築業和燃氣等行業領域,分析這些事故能夠反映出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落實安全發展的理念仍有差距。有的企業重生産、輕安全,不能堅守安全生産紅線,屢屢發生事故。比如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下屬的一個控股公司今年6月13日在湖北十堰市發生了一次燃氣爆炸事故,死亡26人,138人受傷。10月21日,這個公司下屬的另一個參股公司在瀋陽又發生一次燃氣爆炸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48人受傷。像這種企業就是重生産、輕安全。還有一些地方招商引資把關不嚴,盲目上馬其他地方淘汰項目,造成風險轉移。這是一方面的問題。

二是各類風險交織疊加。化工、礦山、尾礦庫,傳統的工業、建築工地這些傳統産業點多面廣,傳統風險依然存在。同時又疊加很多燃氣管網、建築工程、橋梁建設週期的變化,隨著時間推移進入老化期,一些風險又要集中呈現。還有一些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帶來的新風險,比如新能源電池就是一個新風險,還有油氣增儲擴能、高鐵、大型綜合體等等增加了新風險。

三是安全基礎薄弱的現狀還沒有根本改變。一些高風險行業或者企業轉包、分包比較嚴重,這些轉包、分包就導致一線的從業人員、管理層人員安全素質總體不高,安全培訓也難以到位。一些企業依靠科技強化安全的力度也不夠。還有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安全監管執法上不精準、不嚴格。舉個例子,湖北十堰市燃氣爆炸的事故,燃氣監管部門是十堰市燃氣熱力辦公室,它負責燃氣安全的監管。從2019年以來,它對這個燃氣企業執法檢查去了121次,但沒有實施過一次行政處罰,警告以上的處罰沒有。並不是説當地燃氣企業沒有重大隱患,我們調查中發現,從2020年1月到事故發生之前2021年5月,這一年5個月的時間,中燃公司在十堰市的燃氣管網發生腐蝕泄漏漏氣188處,重大隱患遍地都是。十堰市燃氣安全監管部門監管形式主義,不嚴格執法。

四是內外部環境變化衝擊較大。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機器開開停停、生産斷斷續續,一些企業是多拉快跑,滿負荷生産,礦産品價格上漲以刺激礦山生産衝動。同時,現在極端天氣事件確實增多,這些都對安全生産造成很大威脅。

面對複雜嚴峻的安全生産形勢,應急管理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重點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安全發展理念。二是突出重點,推進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聯合相關部門加大對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消防、道路交通、水上運輸、漁業船舶、城市建設和執法不嚴格一共八類32項突出難點進行整治。比如在執法不嚴格方面,應急部建立了執法案件的直報制度,推動各地安全生産嚴格規範執法。三是採取多種措施有力有效督導。動態分析安全生産規律特點,開展了明查暗訪、巡查考核、約談通報、警示曝光、嚴格執法、專家指導,形成了一系列的督導“組合拳”。今年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組織了六輪“明查暗訪+媒體曝光”行動,突擊檢查了企業800多家,排查問題隱患3600余處。對檢查中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都在媒體上曝光,在座的很多主流媒體,包括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等80多家次,211名記者跟蹤採訪,發表了原創的重點稿件350余篇,各類媒體和網絡平臺廣泛轉載,網絡瀏覽量超過4億人次。有效擴大了明查暗訪的震懾警示作用。四是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産”行動。推廣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同時,我們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規定餐飲企業必須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在這裡呼籲全國餐飲企業按照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抓緊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裝上以後可以確保餐館安全,確保老百姓進餐館吃飯,萬一發生泄漏它就報警,報警以後我們就撤人,儘快處置。特別是在冬天,餐館的密閉性比較好,容易引發燃氣爆炸事故。同時,我們還要深入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大力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許多事故調查報告都顯示安全生産責任制不落實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請問推動安全生産責任落實方面應急管理部都有哪些舉措?謝謝。

宋元明:

謝謝你的提問。正像你説的一樣,大多數生産安全事故的背後都存在著安全生産責任不落實的問題。我們常説責任是安全生産工作的“靈魂”,就是指責任在安全生産工作中起著決定性、主導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産工作作出很多批示,幾乎每次的批示都要強調安全生産責任的問題。安全生産責任一般分為三個責任,首先是企業主體責任,再是部門監管責任,三是地方黨政領導責任。

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強調全員責任制,特別明確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産的第一責任人。第一責任人要履行好法律規定的七條職責,要帶領企業把安全生産、基礎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和應急救援做到位。應急管理部在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的好壞是與政府監管力度呈正相關這個基本規律,堅持“抓準問題、有效督導”的工作思路,瞄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大隱患和第一責任人,用好“督促推動”和“教育引導”兩個力。在督促推動方面,強化執法,嚴厲打非治違,嚴肅事故追責問責,也採取約談、曝光、明查暗訪、聯合懲戒等措施。比如,今年以來我們運用刑法修正案(十一),今年3月以來,各地已經查處115起涉嫌危險作業罪的安全生産案件,加大事故前違法行為刑事責任的追究力度。9月以來,在明查暗訪中對23名企業主要負責人,實施2萬到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教育引導方面,加強專家指導服務、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加強安全生産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引導企業由被動他律向主動自律轉變。

在落實部門監管責任方面,“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産經營必須管安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重大原則。總書記強調的這個重大原則已經轉化為今年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的法條,“三個必須”已經寫入安全生産法,明確了各有關部門負有對本行業安全監管職責。今年國務院安委會首次對成員單位開展安全生産工作的考核,推動各部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我們要著力防止“五個誤區”,一是防止“張冠李戴”;二是防止“監管重疊區”,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幾家管幾家不管;三是防止“監管盲區”,新的風險、新的業態,哪個部門都不管,出現盲區也是容易出事故;四是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政府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不區分,混在一起;五是防止“一人得病全家吃藥”。對於新業態新模式導致的一些新風險,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已經明確了,按照業務相近的原則,授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來確定,跟哪個部門業務比較相近,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來確定,儘快地明確責任,不要出現責任的空檔。

在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領導責任方面,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中辦、國辦出臺的《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産責任制規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國務院也連續開展安全生産巡查考核,嚴格落實安全生産“一票否決”制,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履職盡責。下一步還要把安全生産納入到高質量發展的評價體系,確保責任上肩。謝謝。

陳文俊:

謝謝5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再次祝各位記者節日快樂!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