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衛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介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關情況

2021-11-30 17:13 來源: 衛生健康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11月30日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時 間:2021年11月30日
  地 點:國家衛生健康委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佈廳
  主持人:米 鋒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嘉 賓:聶春雷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
      張 波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劉勝利 河南省週口市委常委、秘書長,改革辦主任
      朱曉麗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副區長
      楊發武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人民醫院院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這項工作已經成為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各地圍繞“強縣域、強基層”的目標,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醫防融合,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今天,我們繼續以“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謀健康的100年”為主線,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關情況。我們請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先生;山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波先生;河南省週口市委常委、秘書長,改革辦主任劉勝利先生;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副區長朱曉麗女士;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人民醫院院長楊發武先生,請他們共同回答媒體的提問。

首先,請聶春雷先生介紹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進展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 聶春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確定山西、浙江2省,其他省份567個縣(市、區,下同)共754個縣為試點縣,2021年,又增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試點省。兩年來,試點地區立足“強縣域、強基層”,在醫共體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細化措施,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一、政策制度不斷完善,醫共體建設形成共識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國家層面制訂印發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指導方案、評判標準和監測指標體系等,明確了13項重點任務、11條評判標準、26條監測評價指標。二是強力組織推動。召開推進會,安排部署重點工作。組織開展政策培訓,講解政策核心內容。組建專家組,建立監測平臺,動態掌握各地工作進展。加強宣傳引導,樹立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三是試點地區先行先試。29個省份制訂了省級醫共體建設文件,山西、浙江由省人大立法出臺地方法規;安徽、江西等8個省份以黨委政府名義印發;山東、河南等7個省份納入對地方黨政領導考核內容。2020年,754個試點縣中,符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標準的達到535個,佔比71%。四是地方醫共體建設提速擴面。在國家確定的試點基礎上,安徽、河南、廣東、寧夏、新疆等省份已全面啟動醫共體建設工作;海南、西藏、雲南、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積極籌備全面推動。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組建縣域醫共體4028個。縣域醫共體建設在大部分省份已經取得共識,呈現全面推開的趨勢。

二、部門協同發力,“四個共同體”格局不斷深化

一是夯實“責任共同體”。93%的試點縣成立了黨委政府牽頭的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黨委政府領導作用進一步強化。87%的試點縣醫共體擁有自主決策權,責權利關係更加清晰。二是落實“管理共同體”。75%的試點縣落實人員統一管理,72%的試點縣開展了藥品統一管理,縣域衛生人力統籌使用力度增強,管理精細化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能更加高效。三是打造“服務共同體”。87%的試點縣落實雙向轉診標準和規範,76%的試點縣落實信息互聯互通,分級診療基礎更加夯實。四是形成“利益共同體”。65%的試點縣落實收入統一管理和開展醫保統籌管理改革探索,部門協同作用更加緊密。兩年來,黨委政府加強領導、衛生健康部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協同參與、醫共體具體執行運作的縣域醫共體建設管理模式基本建立。

三、縣域整體服務效能提高,促進分級診療效果明顯

一是立足“強縣域”,促進患者回流和資源下沉。2020年,醫共體牽頭醫院進一步做強專科,出院患者三四級手術比例達到42%,比2019年提高約3.5個百分點。試點地區縣域內住院人次佔比78%,縣域內就診率90%,分別比2019年提高了2.5個和6個百分點,與同期非試點縣患者持續外流形成鮮明對比。二是重點“強基層”,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提高。2020年,醫共體牽頭醫院平均幫助基層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1.4個,比2019年增加1.9項。試點地區基層機構診療人次佔比下降趨勢整體出現逆轉,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佔比、慢病患者基層管理率達到55%和77%,比2019年分別提高約2.3個和2.2個百分點。比同期非試點縣和未達到“緊密型”標準的醫共體基層業務量佔比更加符合政策預期。三是促進分級診療,醫保資金使用效能提升、群眾負擔減輕。隨著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通過醫保支付政策引導,醫共體牽頭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收入佔總醫療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分別從2019年的63.0%和64.5%提高到2020年的66.8%和70.7%。縣域醫保基金回流顯著,縣域內支出率從2019年的64.8%提升到2020年的65.8%。通過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結余留用激勵機制,醫共體將更多工作轉向健康管理,試點地區參保居民住院率從2019年的24%下降至2020年的15%,醫保實際報銷比提高到61.2%,好于全國平均水平,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減輕。謝謝大家!

米鋒:

謝謝聶司長。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朋友圍繞今天的發佈主題舉手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

剛剛聶司長介紹了2019年我國啟動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請問開展這項工作的背景是什麼?以及緊密型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謝謝。

聶春雷:

謝謝您的提問。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非常重要,産生背景確實需要大家來了解。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是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具體舉措,其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群眾獲得更高質量、更加便捷、更為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近年來,隨著醫改的加快推進,我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整體提高,群眾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但總的來看,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的供給總量仍然不足,結構不太合理,質量和效益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尤其是部分地區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所弱化,群眾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難以得到很好滿足。從醫療服務體系構建來説,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一定要強基層,把大多數患者留在基層。為此,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在縣域主要組建醫療醫共體,也就是縣域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和邊遠貧困地區流動。

文件印發後,各地結合實際,採取多種形式推進醫共體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整合程度、推行力度不一,內部管理不夠緊密,資源下沉、雙向轉診效果不明顯等問題。為進一步規範縣域醫共體建設,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工作,並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文件。

與以往縣域醫共體不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重點是圍繞建設責任共同體、管理共同體、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形成縣域一盤棋、管理一本賬、服務一家人。為此,我們出臺了試點指導方案,明確了4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制定了11條評判標準,定性判斷醫共體是否緊密;明確了26條監測評價指標,定量評估醫共體運行成效。我們還成立了國家專家組,研究開發了監測評估平臺,定期監測試點地區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進展和成效。有關工作進展和成效,前面已經講到,總的看,70%以上的試點縣已經達到緊密型標準。謝謝。

總臺央視記者:

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需要醫保的支持,請問寧波鄞州醫保支付政策在緊密型醫共體的建設當中出臺了哪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或者説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謝謝。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副區長 朱曉麗:

醫保是醫共體建設的主要突破口。圍繞群眾看病難、看病煩,醫保部門從“強基層、建機制”入手,創新改革思路,“共”破改革難題。

2019年,寧波市出臺《推進縣域醫共體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總額預算管理,確定了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原則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使用原則為“總額預算、按月預撥、結余留用、超支分擔”,實行按病種、按床日、按人頭、按項目付費等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2020年,寧波市還實行了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DRGs點數付費暫行辦法。同時,把醫共體各成員單位的總額預算全部打包下達給醫共體,允許醫共體自主、合理分配,並將醫保結余資金的一部分納入醫共體建設“資金池”,倒逼醫共體成員單位主動控制醫療費用,引導常見病、多發病到基層首診、基層診療,切實降低群眾就醫負擔。此外,醫保還對縣域醫共體的門診預算總額增長系數設定和週轉金撥付給予一定政策傾斜,職工醫保年增長率為10%,居民醫保年增長率為5%,週轉金撥付由原一個月金額調整到二個月的金額,給予醫共體更多的資金調配空間。

這樣一來,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醫共體更願意主動下沉資源,也促使管理更加精準有為,真正實現了利益與責任的共同體。2020年度,鄞州人民醫院和鄞州區第二醫院2家醫共體合計留用金額達1.23億元。以上就是鄞州區醫保支付政策在支持醫共體建設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謝謝。

新華社記者:

山西作為首批試點省之一,率先開展了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請問在這個改革中,有哪些特點,給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張波:

我省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中,堅持先行先試,實施了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通過體制的破舊立新,走出一條強基層的新路子。我省的這項改革與國家衛健委推進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同一項改革。我省于2016年起步,2017年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點上突破,面上全覆蓋,它得以快速推進主要得益於有以下四大優勢和特點:

一是高位推動、全省覆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身體力行、真抓實幹,高位推動;各市縣書記、市長、縣長積極跟進,當好“施工隊長”,使改革得以全面推廣。 二是體制重塑、機制創新。將縣域所有醫療衛生機構整合成一個獨立法人的醫療集團,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同時,改革人事編制管理、分配製度和考核評價機制。三是“三醫聯動”、防治結合。實行價格動態調整;將醫保資金打包預付給醫療集團,實行“總額預付、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管理;縣鄉兩級的藥品耗材供應實行“五統一”管理。醫療集團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並將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融入醫療集團,實行“一兼兩管三統一”管理模式。四是強化基層,提升能力。一體化改革盤活了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優化了資源配置;加強了中醫藥服務,促進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地落實;暢通了雙向轉診通道,方便了老百姓家門口看病就醫。謝謝。

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

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需要多部門協同,週口市在全市範圍內推開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請問是如何統籌多個部門形成政策合力的?謝謝。

河南省週口市委常委、秘書長,改革辦主任 劉勝利

我們週口是千萬人口大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發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因殘致貧比例超過80%,是脫貧攻堅硬骨頭中的硬骨頭,群眾最大的呼聲就是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但是,基層醫療能力弱,大病外轉率高、醫保基金外流率超過40%,每年都有穿底風險,卻沒能守護人民健康。然而,縣級層面對於醫改政策的理解與運用、改革試點的創新與突破,心有餘而力不足。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的期盼是我們推進全域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的根本動力。我們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黨政雙組長的領導小組,構建了“市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縣級落實”的推進機制,把醫共體建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制訂了“53211”工作模式,(即醫療、醫保、醫藥、醫養、醫改“五醫聯動”;改革資金投入、分配、激勵三項政策;建好互聯網醫院、醫共體健康信息管理兩個平臺;實施一項信息化支撐工程;建立一個以醫共體為主體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力打造市級統籌、市縣聯動、數字賦能、分級診療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週口樣板”。

例如,我市的鄲城縣被國務院表彰為2019年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如今,鄲城縣鄉鄉都有中醫館、村村都有中醫室,縣鄉村三級醫療機人財物統管、責權利一體,小醫院形成大整體、大整體構成大服務,大服務撬動同仁堂,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吃到同仁堂的道地中藥。

還有一個例子。項城市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完成信息對接,實現一鍵呼叫,開闢綠色通道,通過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會診等手段,保證了救治的黃金時間,今年挽救了41名心梗患者的生命,避免了53名腦卒中患者後遺症的發生。其中一個鄉鎮衛生院接診的患者,從上報危急值到轉入縣醫院導管室開始手術,僅用時47分鐘。這些都是群眾獲得的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謝謝。

中新社記者:

醫共體牽頭醫院為群眾健康提供醫療保障過程中,還要對成員單位進行考評和激勵。請問楊院長,濉溪縣醫院作為醫共體的牽頭單位是如何開展成員單位的考評和激勵的?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人民醫院院長 楊發武

謝謝媒體的提問。我們濉溪縣醫院著重從“科學評價、利益共享、醫防融合、人員激勵”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四個機制,加大考評和激勵力度。一是建立三級管理、分層考核的“1+2+N”科學評價機制。即縣醫共體管理委員會對2個牽頭醫院,2個牽頭醫院對N個衛生院,衛生院對N個村衛生室進行評價考核,通過科學設定評價指標,促進各級醫療機構加大規範化管理,提升專業化能力。考核結果與包乾結余經費分配、績效總量、院長年薪、財政補助等挂鉤。二是建立三級分配、利益共享的醫保基金使用機制。將醫保基金打包給醫共體,結余按6:3:1比例進行三級分配,2017年以來縣醫院醫共體打包資金連續四年結余,達到9439.46萬元。2021年,試點門診慢性病按人頭付費,城鄉居民常見慢性病醫保支付費用由衛生院按人頭包乾使用,結余按照縣鄉村2:5:3比例留用,鼓勵衛生院、衛生室加強慢病和健康管理,發揮好“健康守門人”的作用。三是建立協同管理、資源整合的醫防融合運行機制。成立基本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協同醫共體牽頭醫院管理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統籌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衛生綜合執法大隊協同落實醫防融合工作。加強公共衛生經費和包乾醫保資金的整合,明確包乾公共衛生經費總額的5%用於醫共體指導公共衛生服務支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按照5%的份額分享包乾醫保資金結余,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四是建立績效評價、運營獎補的醫務人員激勵機制。出臺系列文件,明確評價和補助標準,對會診手術、駐點幫扶、簽約服務的醫生給予補助,為鎮村醫療人員提供免費進修。建立醫共體運營獎補專項資金,用於下沉醫務人員獎勵補助和分院院長獎勵性績效。衛生院院長績效工資與縣外病人減少情況、病人質量數量、慢病管理及居民健康狀況挂鉤,由縣醫院考核發放。將醫共體建設納入縣醫院績效管理,醫院根據情況設置獎勵或補助,使醫務人員待遇逐年提高。

五年來,濉溪縣健康指標持續改善,2020年孕産婦死亡率9.89/10萬,嬰兒死亡率2.5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86‰,縣醫院醫共體住院率9.84%(不含分娩、意外傷害),平均壽命比2017提高了1歲。近五年,縣醫院人員支出佔比保持在50%左右。謝謝媒體的提問。

香港中評社記者: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至今已有兩年時間,請問在推進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在推進工作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謝謝。

聶春雷:

謝謝您提的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一個新的運行體制機制的改革,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首先,應該是責任和認識問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我國經濟建設進入了新時代,特別是我們的醫改進入深水區,而且現在我們又提出要高質量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水平,在總結過去安徽、三明等地醫改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要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這是一項重大的體制機制改革舉措,是對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的一個系統的重塑,是對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創新,對提高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許多方面,需要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也需要部門之間密切的協調和配合。正因為如此,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決策者、執行者、參與者都擔負著重大的責任,需要協調的事項多、需要承擔的工作任務重,必須要有統一的思想認識,而且要帶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所以,統一認識非常重要。目前,在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不僅是衛生部門,包括醫保部門,可能在認識上有些還沒有形成共識。我想,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建立各方利益協同機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核心是利益共同體,因為只有把利益共同體完善好,才能有可持續性。醫保基金是醫共體內部醫療機構收益的重要來源,能否節約醫保費用,讓參與的單位共同受益,真正做到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的打包付費,結余留用,這個政策是非常關鍵的。

第三,如何為群眾持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的問題。有人擔心縣域醫共體建設會不會出現一家獨大或者形成壟斷,影響群眾獲得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衛生服務。所以,在推進過程中,各地要優化完善醫保支付政策,加強服務的監管,開展監測考核等工作必須跟上,防止出現不良的傾向。

針對這些困難和挑戰,山西、浙江2個試點省份做了很好的探索,安徽、河南、廣東、新疆做得也非常不錯,他們都是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而且支持的力度非常大,很多地方全都是省委書記、省長親自靠前指揮,親自來抓,把這項工作作為非常重要的惠民工程積極推進。

下一步,在推進過程中,可能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要堅持黨委和政府的領導,要加強部門的協同。明確和落實省級推動、市級統籌協調、縣級具體實施、醫共體執行和反饋的責任。二是要轉變職能定位,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轉變,要從關注單個機構的發展轉向縣域整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要從衛生健康部門行業的管理轉向多部門系統的治理。三是要加強精細化的管理,立足提高效能,對醫共體進行系統的重塑,切實實現“人、財、物、事”統一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醫共體賦能。四是加強考核評價,堅持強縣域、強基層的目標導向。突出緊密型、同質化、控費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五是加強宣傳和總結經驗,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獲得感。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當前,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鮮明特色。我想請問,山西在推動醫共體高質量發展方面將推動哪些新的舉措?謝謝。

張波:

10月底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在全省吹響了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作出了推動我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為推深做實醫共體試點省建設工作,今年山西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一體化改革“提質增效年”,印發了《“提質增效年”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著眼于近年來各方反映較多的一些堵點、難點、重點,共提出3方面50項工作措施,其中,必須完成的任務22項,比如落實“三個清單”管理,向縣級醫療集團下放人事管理、薪酬分配、醫保及公衛資金支配權等;創新突破的任務28項,比如開展按人頭打包付費改革、依託5G技術開展遠程醫療等。近期,我委起草的《山西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再次對推進醫共體建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實化、細化,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切實向醫療集團下放人事管理、薪酬分配、財務管理、基層管理、醫保和公共衛生資金支配“五項權力”,激發改革活力,增添發展動力;二是強化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三是加強縣級醫院(含中醫醫院)能力建設,著力補齊專科能力短板;四是依託縣醫療集團統籌優化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能力;五是發揮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

下一步,我省將在國家衛健委的指導和幫助下,持續保持改革勢頭,並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更高效率做好醫共體建設工作,積極構建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鳳凰衛視記者:

剛才介紹了山西和浙江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保障區域性醫共體的建設發展。我的問題是,山西的這些地方性政策怎麼推進,對於推進醫共體有什麼樣的推進作用?謝謝。

張波:

《山西省保障和促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我省2020年11月27日經省人大常委會議通過的全國首部關於“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已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

《辦法》共6章32條,包括總則、整合優化、服務提升、支持保障、監督管理和附則,其中,第二章“整合優化”,規定了縣級醫療集團的組建問題,解決的是改革的方向性問題。第三章“服務提升”,規定了縣級醫療集團服務群眾問題,解決的是改革的目的性問題。第四章“支持保障”,規定了政府的保障責任,解決的是改革的持續性問題。應該説,《辦法》的主要內容,都涉及了改革的核心事項。

這次立法工作中,我們注重把握了以下四點:一是注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衛生大健康、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論述落實到條例草案中。二是注重突出法規的前瞻性和引領性。既固化改革實踐中好的做法,又給改革留有必要空間,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內有序運行。比如,“第七條”規定,縣級醫療集團應當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縣級醫療集團管理的醫療衛生機構保留法人資格、原有名稱。三是注重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關係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立法對策,努力增強法規的針對性。比如“第二十八條”規定,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完善醫療保障基金支付方式和結算管理制度。四是注重結合我省實際,針對我省改革的難點、堵點,提出富有我省特點的法規制度方案,努力增強法規的地方特色。比如,為築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進一步提高村醫待遇,規定了鄉村醫生崗位補助標準。謝謝。

浙江日報天目新聞記者:

醫共體建設對於強縣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也需要防止出現強了縣級弱了基層,強了醫療弱了公衛的現象。請問,寧波鄞州區在防範這一傾向出現方面有哪些措施,群眾在看病就醫上有哪些實惠?謝謝。

朱曉麗:

鄞州區始終堅持以滿足基層群眾健康需求為根本,以“數字醫共體建設”為統領,整合區域醫療資源,組建鄞州人民醫院、鄞州區第二醫院兩家醫共體。一方面,通過醫療資源、醫療專家“雙下沉”來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共選派總院專家298名下沉基層一線,15家分院配備了16排CT等大型醫療設備,按照“一院一品”建成市級特色專科6家、區級特色專科17家。另一方面,通過數字賦能來提高基層服務水平,迭代升級“病理、超聲、眼底篩查、動態血壓”等十大遠程醫療共享平臺,建立了6個慢病聯合病房,有效提高“康復回社區”的基層承接能力。

在公共衛生方面,通過調機制來促進醫防融合。在機構上,採取疾控中心、婦幼保健所與醫共體總院防保科“三結合”,實行合署辦公;在方法上,實行醫防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公共衛生專業機構與醫共體融合的“三融合”工作法;在步驟上,推行公共衛生專業機構代管、與醫共體總院共管、醫共體自管“三步走”;在抓手上,依託信息化手段開展疫情防控、慢病管理和應急處置。如通過醫防融合機制的優化調整,建立起“監測、評估、干預、隨訪”的數字化、連續性、全週期的醫防融合健康服務,實行高血壓、糖尿病“兩慢病”全週期健康管理。在患者穩定期由基層管理,在重症和並發癥時期由上級醫院診治,在康復期回基層隨訪。在應急處置中,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們採用全民健康大數據平臺開展可疑病例監測預警、動態管控、疫苗接種安全監測等醫防融合措施,在去年疫情發生初期的37天內,實現了鄞州本土病例清零。

群眾在醫共體看病就醫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出社區看名醫。通過醫共體總院區域遠程會診,實現就近專家會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群眾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能看上名醫。二是足不出戶享服務,通過互聯網藥品、護理等智慧醫療,構建新型居家“醫+藥+護”一體化服務體系,群眾可以在線問診,藥品可以配送到家,護理可以上門服務。同時,為居民建立健康指數體系,可以預測居民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5類疾病風險指數,實現了“我的健康我管理”。

截止到目前,我們的醫共體累計雙向轉診2.6萬人次,遠程會診60萬人次,網上問診20萬人次,藥品配送入戶15萬人次,提供居家護理出診服務4000余人次,群眾在看病就醫的過程中,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數字化改革與醫共體建設帶來的看病更便捷、更優質的實惠與體驗。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涉及多部門多項政策,包括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政策等等,有些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權限在縣級以上,請問週口在市級層面支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劉勝利:

謝謝媒體朋友。這位記者提的問題很專業,説到了醫共體建設的關鍵。醫改,不是“愉快的郊遊”,而是啃硬骨頭、涉險灘。我們緊緊圍繞“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市級層面針對縣域改革的堵點、痛點、難點,負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向上協調、向下協助。聚焦人、財、物全面深化改革,哪需要改就改哪。

衛健部門負責把各級醫療衛生資源合而為一,統領縣鄉村三級組建醫療集團,凸顯“一家人”優勢;醫保部門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建立“總額預算、季度預撥、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把90%的醫保基金提前預撥、變成醫院的運營成本,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用標準,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報銷比例,將中藥製劑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等相關政策,形成中西醫並重保健康的格局,由醫保政策引導醫療機構以健康管理為主、從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觀念轉變。編制部門和人社部門建立週轉池和人才庫,在職稱晉陞、薪酬待遇等方面激勵上級醫療機構人才下沉幫扶,確保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等等。

同時,發揮市級網絡優勢和統攬作用,上聯省市三級醫院和39家全國知名互聯網醫院,通過上級醫院的傳幫帶提升急危重病、疑難雜症診療能力。如今,我們全市9個縣市區均實現了醫療衛生機構人財物統管、縣鄉村一體的集團化管理運營模式,從而實現了市帶縣、縣帶鄉、鄉帶村的互幫互助、強基固本新格局,有力推動醫共體改革向縱深開展。謝謝。

中國醫院院長雜誌記者:

在縣域醫共體建設過程中,加強縣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是最為關鍵的,請問濉溪縣是如何加大縣域醫共體人才隊伍建設,從而提升縣域整體服務能力的?謝謝。

楊發武:

濉溪縣建立了“454”人才“引、育、留”機制,全縣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建立4項人才引進機制。出臺《濉溪縣衛生系統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五年來縣醫院共引進碩士研究生26人,引進副高職稱人員2人。縣政府、縣醫院、縣中醫院共同出資組建濉溪縣醫師培訓統籌資金,用於引進知名專家現場示教、會診、講座、手術指導等。五年外請專家來院坐診手術等2055例次。落實縣級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制度,縣醫院五年自主招聘專業技術人員390名。建立編制週轉池機制,統籌使用全縣衛健系統人員編制資源,為衛生院招聘了112名醫務人員。

二是建立5項人才培育機制。鼓勵醫師報考研究生和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研究生畢業後回院的,給予學費報銷、每月1000元生活補貼、繳納“五險”以及5萬元補助,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享受碩士研究生待遇。縣醫院醫師取得正高職稱的,給予2萬元獎勵,每月1000元補助,門診住院費用全部報銷。鼓勵並資金支持縣鄉村醫務人員進修學習。五年來,縣醫院外出進修174人次,衛生院進修輪訓249人次,村醫進修101人次。縣醫院開展駐點幫扶、會診手術指導等,幫助基層醫生提高服務能力。五年駐點幫扶120人次。與院校合作建立定向培養機制,為衛生院培養高素質人才。2019年以來,定向培養本科生36人、專科生9人。

三是建立4項人才保障機制。落實安徽省編制週轉池創新機制。縣醫院已有177名非在編人員入編。落實公開選聘機制。縣醫院中層幹部及衛生院班子成員全部實行公開選拔、競聘上崗。落實“兩個允許”機制,推行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績效工資與醫共體建設指標、收治病人疑難危重程度等挂鉤,與藥品、耗材、檢驗、檢查等脫鉤。落實村醫到齡退出機制,為村醫繳納養老保險,解決村醫後顧之憂。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了縣級醫院疑難複雜危重病處理能力,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常見病處理及慢病管理能力,實現了從強“縣級”到強“縣域”轉變。

中國縣域衛生記者:

縣域醫共體的良性發展既需要內部“造血”也需要外部“輸血”,請問週口在涉及醫療衛生機構支持縣域醫共體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效果?謝謝。

劉勝利:

基層醫療能力提升的核心在於“技術幫扶”,市級醫療衛生機構支持縣域醫共體建設、與縣域醫共體協同發展方面,我們出臺了兩大措施。

一是鼓勵人才下沉。市委深改辦聯合人社、衛健部門聯合下文,出臺《關於支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療機構人才下沉的若干措施》,鼓勵市、縣級醫院管理骨幹到鄉鎮任職,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到鄉鎮衛生院幫扶或擔任科主任、專家人才到基層醫療機構定期坐診“傳幫帶”,鼓勵市、縣醫師加入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參與縣域醫共體互聯網會診。文件明確規定,醫共體內取得中級職稱以上的醫務人員在鄉鎮服務滿一年,可優先或直接聘任;市健康服務集團、縣醫共體醫院內醫師在晉陞高級職稱時“凡晉必下”,必須到基層累計服務不少於一年。

各類人才下沉,大大提升了基層醫療人才隊伍的水平,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初步實現了疑難雜症在市級醫院救治、大病重病在縣級醫院救治、常見病在鄉村解決。

二是在構建市縣鄉村一體化醫共體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我們依託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組建專業救治圈,提高服務效能。

例如,市中心醫院依託組5G技術,建立市、縣鄉三級網絡,打造一體化的“週口市急性腦卒中60分鐘救治圈”。基層第一時間呼叫,一路綠色通道,確保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我們以市中心醫院高級卒中中心為點,向下輻射全市21個縣級卒中中心,以點帶面,全市8000多名基層醫生在線,形成一張保護網。今年靜脈溶栓已突破5000例、動脈取栓600多例。有效避免了4000多個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

米鋒:

謝謝劉勝利先生,也謝謝以上幾位嘉賓。今天的發佈會幾位嘉賓為我們介紹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試點情況,介紹了這項工作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也給我們介紹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再次謝謝幾位嘉賓,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