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穩投資”快馬加鞭

2022-01-24 08:1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穩投資”快馬加鞭
基建、製造業成重點 多地投資目標增長超10%

今年以來,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記者梳理髮現,包括河南、安徽等地提出了10%及以上的投資增長目標。從投向領域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新基建成為重要發力點。與此同時,製造業投資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系列有利於製造業投資、企業研發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正蓄勢待發。專家表示,2022年固定資産投資仍會成為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其中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主要推動力,共同支撐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增長。

科創新城、成都影視矽谷超高清科技創新園、綠色氫能産業功能區……1月21日,成都市郫都區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涉及項目30個,總投資108億元。其中,科創新城項目包括成灌高速節點交叉工程、成都西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線路工程(郫都區段)等交通、電力方面的多項重大工程。本次集中開工是郫都區近年來集中開工最早的一次。

不僅成都,近來全國上下“趕前抓早” 推進項目建設,江蘇、安徽、浙江、山東等多地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山東煙臺提出,要確保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應開盡開,爭取一季度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率達到60%以上,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超過20%。寧夏要求,抓好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確保一季度70%的項目開工。

開工建設快馬加鞭,投資規模力度也明顯加大。河南提出,2022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8萬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8萬億元。安徽提出,2022年固定資産投資力爭增長10%以上。根據廣東重大項目安排,廣東2022年將安排省重點項目1570個,總投資約7.6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9000億元,比去年計劃增長12.5%。

從投向領域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新基建項目成為重要發力點。在2022年廣東年度計劃投資的9000億元中,基礎設施工程年度計劃投資4993億元,佔比55.5%。根據項目安排,將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建設,爭取一批新興領域、交叉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粵佈局。上海市近日發佈的《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顯示,2022年上海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一批事關城市長遠發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區、航道、鐵路、軌交、水利、地下管線等工程。同時,積極佈局以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為代表的新基建項目。

與此同時,作為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業投資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2.2%,拉動製造業投資增長4.5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2022年將著力擴大製造業有效投資。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對傳統産業改造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也指出,今年還要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製造業投資、企業研發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隨著創新驅動作用增強,産業升級發展趨勢向好,企業創新投入不斷加大,推動創新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蘊含巨大的投資動力。”寧吉喆説。

“政策強調更加注重有效投資,相較于傳統基建投資,新基建、民生投資和高端製造投資能夠帶來更大的效用。”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2022年,在政策強力推動下,基建投資有望發力,製造業投資將保持較快修復態勢,兩者將共同推動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增長。

連平進一步表示,在諸多利好因素的支撐下,基建投資會加快推進。政府強調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建投資。財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46萬億元,政策層面會對專項債形成實物工作量的推進有明確的進度把控,節奏適度靠前。信貸投放力度也將加大。優質項目將逐步增加,“兩新一重”、高端製造等相關投資成為重要支撐。製造業投資方面,他指出,高新技術製造業的引領作用加強。2022年,在能耗雙控進一步改善、高新技術産業的快速推進以及出口韌性猶存的共同推動下,工業生産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的態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也表示,2022年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加快。不過,由於基數規模已經較大,基建投資的“規劃效應”有所減弱。同時,高端製造業投資或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帶動製造業投資成為三大類投資中增速最高的一項。製造業持續獲得信貸支持,政策支持高端製造業以及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不但有大量新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還有大量傳統製造業産業升級帶來的投資需求。(記者 汪子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