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讀懂開局之年成績單: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

2022-02-02 07:5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份中國經濟成績單,也是一張世界經濟晴雨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資吸收國,中國經濟的行進疾緩牽動世界。“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交出的答卷,回應了世界的期待。

“中國數據”帶給世界信心

世界經濟正在走出低谷,但也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紊亂、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能源供應緊張等風險相互交織,加劇了經濟復蘇進程的不確定性。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增長8.1%,中國經濟2021年成績單,給世界經濟帶來陣陣暖意。

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比重約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25%。世界經濟引擎的動力幾何,決定著國際社會的信心強弱。2021年,中國各項政策穩字當頭,經濟增長動力十足,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復蘇的信心之源。

從保供應到穩需求,中國不負世界期望。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21.4%。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樞紐和全球主要市場的成色越來越足。

2021年,中國多措並舉、多點發力,不斷提升供應鏈産業鏈韌性,為保障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積極貢獻。到2021年底,中國已向國際社會提供約3720億隻口罩、超過42億套防護服和84億套檢測試劑盒,併為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

2021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5.4%,消費市場韌性進一步顯現。近期,為促進消費穩定回升,從中央到地方,多項促消費政策漸次落地。中國市場正為世界創造更多需求,匯聚越來越多優質商品和服務。

“中國開放”創造共享機遇

2021年11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這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項目。“公司會努力滿足中國市場對高性能聚合物不斷增長的需求。”埃克森美孚全球副總裁莫佳琳説。

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1.1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創歷史新高。在國際社會對世界經濟充滿悲觀預期的情況下,中國依然是全球資本青睞的投資熱土,凸顯出“避風港”“穩定器”作用。

中國順應開放合作的歷史潮流,謀求互利共贏,讓國際社會清晰地看到,中國的機遇就是世界的機遇。

2021年,中國推出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擁抱外商外資,為全球企業和資本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創造條件。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與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短。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31條、27條,壓減比例分別為6.1%、10%。

自貿試驗區開放水平再上新臺階。《關於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印發,賦予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更大改革自主權。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多點開花。海南自貿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開放。

建設對外開放平臺碩果纍纍。廣交會、消博會、服貿會、進博會等順利舉辦,各國企業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中國倡議”回應“時代之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持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向世界發出一系列構建美好未來的“中國倡議”,為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復蘇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率先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動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揚帆起航,給蓄勢待發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以及處於低潮的經濟全球化注入了強勁動力。

——正式遞交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申請,加快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邁出開放合作新步伐,為全球復蘇帶來新利好。

中國經濟的發展之路,就是不斷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並以自身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的歷程。放眼未來,中國將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後疫情時代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袁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