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

2022-02-27 18:42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介紹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還有: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先生;副秘書長賀德方先生;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先生;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先生。

下面,首先請王志剛先生作介紹。

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兩會之前與大家見面。首先,代表科技部借這個機會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科技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過去一年科技創新的有關情況。

圖為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徐想 攝)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國科技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踐行新發展理念中的重要關鍵作用,有力支撐北京冬奧、疫情防控等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創新驅動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過去一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研發部署,加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部署,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涌現一批原創性重大成果。例如:“祖衝之二號”和“九章二號”實現量子優越性。“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海鬥一號”成功實現萬米下潛,並完成科考應用。

——面向經濟主戰場,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不斷壯大發展新動能。科技重大專項有力支撐移動通信、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戰略性産業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賦能製造、物流、交通等産業的智慧化升級;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融合應用,在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方面作出重大貢獻;“深海一號”生産儲油平臺正式投産,支撐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能力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科技創新創業縱深推進,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持目標導向,加強研發任務的整體設計,以科技為邏輯起點和核心要素,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提供關鍵解決方案。支撐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聚焦土地和種子加強研發攻關,農作物新品種示範推廣,良種增産貢獻率達到45%。支撐碳達峰碳中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首次並網發電成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等技術加快應用推廣。在支撐高水平舉辦北京冬奧會方面,實施“科技冬奧行動計劃”,圍繞冬奧關鍵場景取得一大批創新成果,為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貢獻科技力量和科技要素。區域創新引領帶動作用持續增強,有力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更加凸顯。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導向。支撐疫情防控,檢測手段更迅速更便捷更精準,藥物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疫苗研發積極適應疫情和病毒新的變化,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快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發,通過實施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我國獲批I類新藥從2008年之前的5個達到現在的75個新品藥,以正電子磁共振掃描系統(PET/MR)為代表的一批國産高端醫療器械投入使用。

我們圍繞提升體系化能力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力量。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以及高科技企業的發展。

我們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統籌推動重點改革任務的不斷推進,並取得良好效果。科技進步法在時隔14年之後修訂,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在重大科技決策諮詢制度方面,向中央交出了高質量的科技諮詢建議。科技評價加快在以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代表的評價方面不斷優化。並且探索項目管理改革,實施“揭榜挂帥”,首席科學家責任制,青年科學家項目等新的機制。

我們秉承互惠共利的理念,深化科技開放合作,加強科技政府間和民間的國際科技合作多層次推進。高質量舉辦中俄科技創新年,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分別向開幕式和閉幕式致“雙賀信”。發揮中外創新對話、科技夥伴計劃高層引領作用,與美國、英國、馬來西亞、南非等17個國家圍繞藥物、疫苗、檢測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持續深化。積極參與並牽頭髮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進入重大工程安裝階段,我國正式成為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成員國。在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科技開放始終走在前列;面向未來,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2022年,科技部將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狠抓科技政策紮實落地為主題,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為主線,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戰略高科技研發,著力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抓好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優化科技創新生態,著力提升科技開放合作水平,支撐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大家!

壽小麗:

謝謝志剛部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各位記者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欒海軍 攝)

封面新聞記者:

請問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運行情況如何?今年科技部有哪些措施支持科技創新主體?在加強科技金融方面還有什麼考慮?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加強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是科技工作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始終在這方面不斷努力。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主要從幾個方面看:

一是在科技重大頂層設計、重大決策方面,企業應該要參與進來。同時,企業也是研發投入的主體,也應該是項目組織的主體,同時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我們從這四個方面來加強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在項目形成、項目投入、項目組織、項目評價方面,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參與度、話語權。現在可以講,在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的860余項中,其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有680余項,佔比高達79%。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推動更多任務由企業提出,並且企業要作為研發的主體。同時也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能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産業化等方面的科技創新活動中。

二是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現在我們國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中76%是由企業投入的,但是在結構方面,可能在基礎研究方面還少一些,在不同類型企業之間還不夠平衡。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以更大力度投入到科技創新中來。這方面國家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方面政策上給予鼓勵,同時也給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是大企業如何發揮引領支撐作用,同時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機遇、提供生態、提供保障。在這方面,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出了很大貢獻。一些大企業周圍總是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一起就一些重大領域、重大問題以及産業鏈供應鏈的重大挑戰,從科技的維度來切入,提出科技的方法、科技的成果、科技的答案,來支撐我們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對中小企業方面,我們從兩方面,一個是為中小企業營造更好的生態,同時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服務。

最後再講一下,企業在基礎研究方面也要作為主力軍、生力軍。因為很多應用,包括重大工程都會帶出一些基礎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做,也可以由企業自己來做,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所以企業要真正發揮作用,政府要營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好的條件,使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在科技方面要有競爭力、更有持續性。同時,在金融支持以及其他方面,還要給予企業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支持。同時創新不問出身,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企業,大家在創新方面都是一視同仁的,都有同樣的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權利公平。謝謝大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成果評價、項目管理等方面的科技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一直是社會各界所關心的。請問,近期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有什麼新的進展,下一步有什麼樣的考慮?謝謝。

王志剛:

這個問題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前面開場白我説過,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實際是一個車的兩個輪子,必須一起抓。生産力指的是科技創新,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生産關係服從並且能動於生産力,這兩者相互行動、共同提升和完善。這個問題請我們副秘書長賀德方先生回答。

圖為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徐想 攝)

科技部副秘書長 賀德方:

謝謝你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始終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堅持以深化改革來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全面推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143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多點突破。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正式實施,實際上將這些改革的成果全面上升到國家法律制度層面。我想從幾個方面向您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一是持續完善重大科技任務的組織實施機制。凝聚戰略科技力量,深化“揭榜挂帥”等新型項目組織模式,在“十四五”首批重點研發計劃中已經部署實施了87項“榜單”任務。剛才部長在介紹情況時也講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科技攻關上也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有效支撐了疫情防控大局。

二是建立了貫穿科研活動全鏈條的政策體系。尊重科技規律,積極探索基礎研究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的“兩條腿走路”發展路徑。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科學問題,深化自然科學基金改革,打通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成果轉化的政策鏈條。2021年我國的基礎研究投入已經達到了1696億元,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例已經達到6.09%。

三是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普惠性創新政策。推動重大研發任務更多由産業界出題,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全面實施,將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了100%,引導企業增加科研投入;通過實行提前清繳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的減免稅額是3300億元,已經接近2019年全年的水平。

四是健全科研人員全職業生涯激勵制度。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實施針對性的支持政策,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了300多個青年科學家項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員領銜挂帥;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鼓勵支持首席科學家團隊勇闖科學的“無人區”。改進項目經費管理,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我們提高了間接費用比例,擴大了勞務費開支範圍。

五是優化了科研的學術環境。在50多個地方和單位開展了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狠抓作風建設。制定加強科研倫理治理意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科技政策的紮實落地作為2022年的工作重點。下一步,我們將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為主線,聚焦制約科技自立自強最緊迫的痛點難點發力,狠抓改革落實落地,著力優化科研攻關組織機制,著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完善科技人才精準性支持政策,著力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國際開放合作,確保科技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政策落地見效。謝謝。

長江日報記者:

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行,“科技冬奧”舉世矚目。我的問題是,在冬奧會科研攻關中,除了北京、河北之外,全國各地其他地方是否也有所作為?比如湖北武漢等地方,有哪些亮點?另外一個問題,在冬奧會結束後,“科技冬奧”的一些成果是否會廣泛應用到我們社會經濟生活之中?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的提問。冬奧會剛剛結束,馬上冬殘奧會又要開始了。確實,這次冬奧會在北京舉辦非常成功,成功的因素有多方面。科技是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個重要支撐因素,也是冬奧會各項活動中的一個亮點。這次冬奧會有200多項科技成果得到應用,在北京冬奧申辦成功以後,科技部就牽頭與相關部門一道組織科技冬奧相關項目的研發,包括運動比賽中的一些器具、運動訓練中的模擬比賽場景,以及在轉播、新能源、交通、運動員生活場地中的機器人等方面,當然包括開幕式、閉幕式都有很多科技的元素,並且也得到大家廣泛的認同。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在冬奧申辦成功以後,我們從科技的維度把整個冬奧活動作為需求,把冬奧涉及的環境作為場景,用需求牽引、用場景驅動,然後在科學方面、技術方面、工程方面、應用方面找我們的課題,開展“科技冬奧”課題研究,形成了200多項成果。大家可能知道,有很多例子就不再多舉了。這裡有幾個例子,一是北京冬奧做到的是近零排放,都是綠色能源;二是綠色出行;三是5G共享,中央電視臺5G+8K。還有智慧觀賽、運動科技、清潔環境。全國範圍內有500多家單位,超過萬名科研人員圍繞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生物、機械、氣象、運動醫學,包括一些科研平臺、科研手段,建模、倣真等方面,我自己在冬奧之前看了這些科研的成果,之所以這次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和科技成果應用是息息相關的。比如運動員訓練,如何能保證針對個性化的訓練,這不僅需要運動員、教練員本身,還需要一些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們是各種建模方面、倣真模擬方面以及機械、電子等方面的專家,這些專家在一起來為一個運動員的訓練形成好的訓練方案,並且在訓練過程中不斷調整。比如一個頭盔,可以減少百分之幾的阻力。過去我們買的是雪橇、雪車,這次有國産的。剛才講到武漢有沒有貢獻,華中科技大學參與了智慧雪橇賽道技術等研發,並且這個項目取得了銅牌,這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也是第一次。類似這種科技成果有很多,因為今天發佈會時間有限,不可能都講。但我要講的是,科技界和體育界等方面,以及交通、能源其他方面完美結合,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加強頂層設計,運用多學科、多領域、多場景、多需求,綜合到一起,形成一個頂層設計。然後在這之下,我們科學佈局課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

剛才你提到的這些成果,對“科技冬奧”來講,對以後的冰雪運動來講,都是有很長遠的價值和意義,包括一些模型、方法、理論、科學的研究範式,都是因為冬奧會這樣一個需求,使我們的認識、知識邊界都有了新的提升、新的擴展、新的深入,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冬奧結束了,這些理論方法範式、模型等科技成果,包括在基礎研究方面、技術創新方面、應用驅動方面的一些成果,都會長期存在,不僅對我們國家的冰雪運動有用,而且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講,中國在這方面可能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都是貢獻。但我想還不僅如此,對其他領域的應用,比如能源、交通、環境等方面,都會有一些新的貢獻。一個是冬奧會本身,一個是冬奧會的延展、滲透和長期的效果。

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冬奧會給科技的一個機會,針對問題和需求,我們提供了方法和答案。在這裡要感謝包括湖北武漢在內的全國科技人員、體育專家、運動員、教練員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科技冬奧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才會使得精彩紛呈的2022北京冬奧會有科技閃亮的一筆。

深圳衛視記者:

我們都知道,國家高新區是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實踐。目前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新的增長點。能否舉例詳細説明一下高新區在支持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以及引領支撐高新技術産業方面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下一步還將出臺哪些舉措來更好發揮高新區在培育高新技術産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好,我們的科技很多都是變不知為已知、變不確定性為確定性。有些活動都是探索原來沒有幹過的事情,所以需要一個示範、一個帶動、一個輻射,高新區這30多年就是為這個而生的,並且今天發展起來,成績單還是比較閃亮的,我希望媒體能夠多跑一跑高新區,看一看那裏的産業、那裏的企業、那裏開展的活動、那裏的人才,他們的面貌、他們的價值觀的追求,他們對於科技創新以及成果轉化方面的理解。這個問題我想請邵新宇副部長來回答。

圖為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徐想 攝)

科技部副部長 邵新宇:

謝謝。我們知道,國家高新區現在已經成為科技的聚集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更是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産業的重要載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高新區的建設,科技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我們一直把“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作為高新區發展的己任。我們這些年來建立了有利於高新技術企業和産業培育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環境,你問到發揮了哪些作用,有這麼幾個方面:

一是發揮了改革探索試驗田的作用。剛才部長説了,我們要變不可能為可能,變沒有為有,這裡面需要很多探索。我們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簡政放權,開展政策創新與先行先試等系列的改革措施,開闢了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相結合的新道路。

二是強化了創新策源地的作用。企業研發支出佔全國研發支出的一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也佔到全國的一半,為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和高端産業的培育發展提供了源頭的技術支撐。

三是發揮了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高新區不僅是科技産業的高地,更是人才的高地。高新區集聚了近兩千萬從業者,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的全時當量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倍,為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人才供給。

四是發揮了全鏈條的孵化作用。形成了從眾創空間到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面向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五是發揮了國際資源的集聚輻射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優質的國際技術、人才、項目、資金、創業服務機構等落地高新區。企業加快“走出去”,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超過2000家。

成效方面,目前我們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約1/3的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壯大了一批世界級的産業集群。舉例説,中關村高新區培育了一批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産業規模佔到了全國的17%;武漢東湖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光電子企業,産業規模約佔全國的50%;張江高新區培育了一批集成電路企業,産業規模佔全國的35%;西安高新區大力發展智慧製造、新能源等硬科技産業;蘭州高新區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産業,特色産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其他高新區也在培育特色産業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家高新區表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增長勢頭。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預計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利潤總額4.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我們有一個數據,國家高新區以0.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約全國13%的GDP。可以説,已經成為我們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下一步,科技部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做實做好“高”和“新”這兩篇文章,更好發揮高新區在培育高新技術産業、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一是支持高新區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産業,以領軍企業為龍頭,以産業鏈關鍵産品、創新鏈關鍵核心技術為支撐,培育若干世界級的創新型産業集群。二是支持高新區構建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大力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促進産業向智慧、綠色、低碳發展。三是落實和推廣中關村自創區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落實“放管服”,在政策創新、園區治理、商業環境等方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謝謝。

王志剛:

我們媒體朋友也要關注一下,高新區把一個科研成果變成一個産業,變成一個企業,希望大家去關注高新區産業和企業孵化培育的全鏈條。比如現在針對整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各個環節,都是提供全鏈條服務的,包括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然後再到高新區。同時再看一下哪些新的領域、哪些産業、哪些産品是高新區率先發起和帶動的。剛才講國家高新區的總量在國家GDP中的比重比較高,再分析一下産業門類、産業鏈的結構,這樣分析出來的數據和案例就更有説服力了。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我的問題想提問給王志剛部長。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迎來三週年,請問科技部在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科創高地、繪就高質量發展典範方面有哪些成效?特別是在與香港科技合作方面有哪些最新進展?謝謝。

王志剛:

這個問題確實是非常大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在我們國家是一個科技創新中心,有國際影響力,並且也是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集聚區,是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在這方面,真正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科技的要素肯定是關鍵要素,在工作中也是擺在核心位置的。這個問題我想請邵新宇副部長把我們國家圍繞國家戰略形成的幾個重要科技創新中心給大家介紹一下,然後請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先生就內地與港澳在科技合作方面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邵新宇:

謝謝你的提問。打造全球的科創高地,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是帶動國家整體科技實力提升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重大任務。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地方,積極推動建設了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匯聚人才的同時,積極先行先試,北京、上海、大灣區各具特色,而且取得了積極進展。前面志剛部長在開頭時就講到,三大國際科創中心的創新能力均已經進入全球排名前十。您問到粵港澳大灣區具體的成效,可以歸納為幾方面:

一是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21年,大灣區內珠三角9個城市的研發支出,現在預計超過36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3.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5.7萬家,專利授權量預計達到7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預計超過10萬件。剛才説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北京、上海分別排全球第三、第八,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效果顯現。

二是創新能力建設佈局不斷優化。國家支持在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佈局建設了散裂中子源、驅動嬗變裝置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託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廣州中新知識城等一批重大創新合作平臺,促進科技、産業、金融的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不斷提升能級。

三是新興産業的引領能力大幅提升。深圳、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快速發展,科技部支持建設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型顯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通過集聚創新資源,打造國際技術轉移樞紐,引領新興産業的發展。

四是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進財政科研經費和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推動科研儀器進口免稅政策惠及港澳高校在內地設立的研發機構。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對港澳全面開放,持續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積極推動大灣區科研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下一步,科技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落實粵港澳“十四五”規劃,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國際創新中心,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您還關心與香港科技合作方面的情況,請戴鋼司長具體介紹。謝謝。

圖為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徐想 攝)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 戴鋼:

下面我介紹一下內地與港澳科技合作的情況。香港和澳門科技力量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與港澳特區政府充分協商,推出一系列惠港惠澳科技措施,推動港澳科技力量進一步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進展:

一是深入落實中央惠港惠澳科技政策。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支持港澳科技發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7個基礎前沿類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向港澳開放。4家香港高校在內地的分支機構成為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的試點單位,可以獨立申請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

二是支持港澳建設國家級科研平臺。支持香港建設了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3個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香港夥伴基地,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一批創新平臺。支持澳門建設了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地區“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研和國際合作平臺。

三是助力港澳青年投身創新創業。組織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近千名香港青年參訪內地33家國家高新區、134家企業。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中國火炬創業導師大灣區行等活動。

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港澳特區政府一起,進一步促進創新要素融通,匯聚三地智慧與力量,支持香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澳門以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推港澳科技力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科技要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在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領域要做哪些重點突破?在傳統企業綠色低碳改造過程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改造成本?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的問題,碳達峰碳中和確實是我們發展中的一個重大挑戰。將未知的問題變為已知問題,還是要靠科技。我們過去在科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現在已經推廣到産業,在經濟運行的各個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車已經廣泛應用。當然,新能源汽車研發還需要解決全過程綠色運行的問題,還需要解決電的來源清潔化問題,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核電也是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式,運行的清潔性肯定是有保障的,但同時安全性也十分重要。我國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已經並網發電,剛才我在開場白已經説了。此外,在建築節能方面等,我們都有一些科技成果,支撐雙碳工作。

下一步真正要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需要方方面面去努力,科技解決方案肯定是其中一個關鍵。比如太陽光伏發電,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解決了科技問題,所以今天可以用光伏原理來發電。剛才講的高溫氣冷堆,王大中先生用了60年時間,使它今天成為實際可用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並且安全等級在全球最高。

下一步,科技部正在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和技術路線圖,並且進行部署。我們理解,解決碳達峰碳中和問題和過去200多年一樣,比如蒸汽機的出現,電動機的出現,計算機的出現,由此而帶來的蒸汽機時代、電動機時代、計算機時代和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從科學開始,帶動經濟社會的改變。沒有熱力學三大定律,可能就沒有蒸汽機;沒有電磁感應現象沒有麥克斯韋方程,可能就沒有發電機電動機;沒有圖靈計算理論馮洛伊曼架構等,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計算機和互聯網。今天我們還是要面向科學,看看科學原理是什麼,通過什麼樣的技術路線可以解決現實問題,以及在研發上我們應該怎麼系統佈局,怎麼作為一個整體來推進。這方面,都是我們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要針對需求列出一些重大研發課題,這樣才能真正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有時候非傳統的一些路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科技創新往往能夠起到顛覆性的效果。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等,大家一起努力,探索更好的方法,更多的路徑,出更多的成果,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比如,新能源就包括太陽光伏、風能、生物質能、核能等,這樣我們就有多種選擇,能夠在生産、生活、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變得更綠色。過去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雙碳的任務還很重,今後的路還很長,科技責任很大,我們努力做好。謝謝。

科技日報記者:

農業科技創新在助力脫貧攻堅支撐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兩天中央一號文件也出來了,想問一下,我們在重點支持科技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交出了哪些成績單?另外,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我們還有什麼樣的部署和考量?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主糧應該是自己能夠有保障的,所以糧食安全是科技必須面對並且要認真回答好、做好的一件事情。在這方面,我們重點做兩件事,一是耕地、二是種子,這兩件事都具有戰略意義。

作為種子來講,我們從兩方面下手,在單産上怎麼提高,品質上怎麼更好?這需要科技。在這方面,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的水稻。小麥也有一個品種叫“百農207”,品質好、産量高,現在達到了畝産1300斤左右,什麼概念?在三四十年前的時候,一畝小麥有500斤就很好了,水稻能達到800斤就非常高了,這是我自己經歷的事情,那是插隊的時候。現在水稻將近1噸,小麥達到1300斤,並且不是試驗田,而是推廣了6000多萬畝。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作為耕地來講,我們都知道18億畝紅線,但同時我們還有一些土地,現在還不能種糧食和其他農作物,比如有15億畝左右的鹽鹼地,10億多畝的乾旱、半乾旱土地,這些土地上如果有1/3到1/4能耕作農作物,就拓展了土地的面積,也是保證糧食安全另一條非常重要的路。所以科技部20多年前支持建設陜西楊淩國家農高區,就是探索怎麼在乾旱、半乾旱土地上生産中産或者高産的糧食出來,這件事現在做得很好。對於鹽鹼地,將近7年前,科技部在山東東營搞了一個農高區,所謂鹽鹼地就是鹽鹼含量達到了3‰到6‰,我們研究在這樣的土地上種什麼?現在推廣了幾百萬畝。産出的既有主糧,大米的味道很好,我也吃過,同時還有其他的農作物。我們是怎麼做的?一個就是土地本身怎麼去改造,讓鹽鹼地的鹽鹼含量能夠少一些,另一個就是種子怎麼適應鹽鹼地。

第三個是種子和耕地配合起來,兩者互相適應,農業科技都花了多年時間,最後實現了在鹽鹼地、乾旱半乾旱土地産出糧食和其他農作物,現在有一些基本的科研成果,有的做了大面積推廣,有的做了大田實驗。我想,這條路走下去,我們的糧食安全會更加有保障。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過去一年,我們切實感受到科技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的作用。請問王部長,能否介紹一下促進民生改善方面的科技工作成效和下一步的工作考慮?謝謝。

王志剛:

謝謝你。科技改善民生,這是科技工作的應有之意,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責任。這次科技抗疫,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改善民生的任務。這項工作從2020年年初就開始了,當然我們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工作,請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先生來回答。

圖為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徐想 攝)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 祝學華:

科技部把支撐實現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出發點,大力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疫情防控方面。就像王部長剛才講到的,在疫苗、藥物、檢測試劑、動物模型、病毒科學溯源等五大方向,我們持續開展攻關,為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穩定運行提供了硬核科技力量。比如,通過五條技術路線對疫苗研發進行了部署,目前已有25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有7個獲批使用。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累計接種各類疫苗超過31億劑次,同時有68款核酸檢測試劑産品已經上市,特別是高靈敏度、大通量的檢測産品已經取得了突破,目前最快的檢測結果可以在半個小時左右出來。同時,首款中和抗體新冠藥物聯合療法已經獲批附條件上市,多個小分子藥物已經進入了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第二,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在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我國一批一類新藥獲批,從2008年前的只有5個到現在已經達到了75個。百億元以上的藥企已經由以前的2家發展到現在的22家,同時,系統部署了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加快推進關鍵部件的國産化,減輕了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惠及了億萬百姓的生命健康。

第三,在綠色低碳方面。科技部已經啟動了氫能、新能源汽車等20多個碳中和科技重點專項,以科技支撐綠色低碳發展,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先進煤電技術,引領了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舉個例子,國家能源集團宿遷電廠,應用了超超臨界發電技術,供電的煤耗去年已經下降到了266.8克/千瓦時,比火電機組平均煤耗下降了11%。

下一步,科技部將在民生科技領域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先進適用技術轉化成果應用,深入推進“雙碳”技術的攻關,加快新冠藥物、疫苗的研發力度,持續加強癌症等重大慢病科研攻關,以科技進步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謝謝。

王志剛:

剛才祝學華先生講的,可能各位媒體朋友也關注,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超過60%是煤,所以我們在講新能源、石油、天然氣的時候,不要忘了我們的能源結構,科技要努力讓煤的利用更加高效清潔。剛才説的宿遷電廠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國家能源局正在推廣。我想,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要靠科技才會有一番嶄新的面貌,為減排作出更大的貢獻。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香港中評社記者: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5.6%。可否介紹一下當前我國基礎研究有關情況?另外,在提升基礎科研能力方面,還會有哪些新的舉措?謝謝。

王志剛:

你這個問題非常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不能做地動山搖的事情。你來自香港,剛才我們部裏的同志也講了,內地和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有很深的合作,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項目。

在基礎研究方面,從認識上講,基礎研究問題可以通過工程、技術來凝練需求,當然也可以通過探索來産生。就基礎研究本身來講,是整個科技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要加強。尤其中國的科技在發展,越往前走越進入到知識邊界的拓展、技術邊界的拓展、成果原理和應用原理的追尋這個階段。到了這個層面,基礎研究做得越好,我們在科技發展上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就越強。

從工作上來講,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就是基礎研究不再是個體的事情,而是作為國家戰略、科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要有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二是要加大投入。這幾年國家整個科技投入在加大,特別是過去一年,在增長的過程中,基礎研究經費的增加速度更快一些。三是基礎研究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要尊重這個特點和規律。四是要圍繞人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很多是研究方法、研究路徑,有不確定性,成功率不高,時間比較長。所以什麼樣的人能搞基礎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有學術功底。五是要真正能提出基礎研究問題,就是這個問題是屬於基礎研究的範疇,以及從哪個角度來提問題。最後,我們要加強服務,改進對基礎研究的支持評價,基礎研究的評價要有別於其他一些科研活動。

具體的在研究內容上,主要聚焦前沿探索,把未知變為已知,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這是基礎研究要做的,包括拓展人的知識邊疆,以及探索相關研究方法。比如,大數據來了,互聯網來了,以及其他一些新技術來了,它對我們科研方法論有什麼改進,有什麼擴充,或者對我們的科研範式有什麼影響,以及應該如何改進完善,這些都是基礎研究的研究內容。有時候一項科技成果出來了,不僅僅是一篇論文或者一項轉化,但真正留下來的是它的方法論。對於科研來講,我們多少年可能就是一種方法,所以方法論的生命力更長。同時,對研究本身來講,我們既要講邏輯性,也要講實證性,這兩者要並重。

剛才我講了,問題是關鍵,有時候答案不是關鍵,問題是關鍵。對於基礎研究而言,重要的是,選擇的問題是不是真正重要的基礎研究的問題。在問題的選擇上,可以從人類自由探索的好奇心來提出,也可以從一些重大工程提出。傳説中牛頓因為蘋果掉下來,發現萬有引力,這是典型的好奇心驅動。基礎研究也可以從一些工程的實際需求中提出,比如核電站建設也需要解決中子如何約束等方面的問題。當然在5G、太陽光伏、半導體材料方面,還有很多基礎問題需要解決。

在組織方式上,好奇心驅動和國家目標導向,這兩方面都要講。我們現在有很多技術不過關,實際上還是基礎研究不過關,所以我們的研究工作要往前走一步,要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這就是基礎研究要承擔的任務。在基礎研究的評價上,既要看創新成果,包括發現規律,也要看形成這些成果的應用價值等方面。

對於現在基礎研究的進展,一是加強了頂層設計,國務院專門出臺了《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們國家第一個專門用於加強基礎研究的文件,後面圍繞從0到1、加強數學研究等方面,我們還有一系列落實這個《若干意見》的具體文件。二是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剛才我介紹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納米限域催化、體細胞克隆猴,以及凱勒幾何核心猜想等方面。在前沿方面,我們的科學家作出了很大貢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另外,在一些應用領域,包括量子保密通信、新一代超高強度的鋼、異構融合類腦計算芯片、人工合成澱粉等,以及高性能碳基CMOS集成電路等等,這些都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下一步,我們還是要不斷去完善基礎研究的體系和頂層設計,不斷探索支持基礎研究的方法手段,真正把握住基礎研究規律性,持之以恒加大投入。因為研究工作越往前期,越是具有不確定性,越是要把政府的投入用好。另外要看到,基礎研究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對産業發展、對於國家安全等方方面面,它的滲透性、擴散性和顛覆性都非常大。歷史上幾次工業革命都是因為基礎研究的突破而發生的。所以在這點上,也希望大家多關注基礎研究。

同時,在基礎研究的評價、激勵、支持、服務等方面,我們還會持之以恒不斷加強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更加有力度。總的來講,就是支持一批有科學精神、有科學操守、願意獻身於科學的一批人,來從事這種安安靜靜、十年磨一劍的基礎研究。謝謝。

壽小麗:

謝謝志剛部長,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