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穩經濟政策加快落地見效

2022-06-04 07:5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各部門積極落實中央部署——穩經濟政策加快落地見效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部署實施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5月31日《國務院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發佈,要求切實把二季度經濟穩住,努力使下半年發展有好的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

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受疫情影響,目前部分工業企業産業鏈供應鏈仍然受阻。在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方面,《通知》提出7項具體舉措,包括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加大對民航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的紓困支持力度、優化企業復工達産政策、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統籌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將全力保障重點産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根據疫情變化情況,聚焦産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動態調整部級“白名單”企業範圍,推動加快省級“白名單”企業區域互認,並強化上下游銜接服務。工信部還將採取點對點、一對一、短平快等方式,幫助重點産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確保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穩定生産、增産擴産。

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社保費緩繳政策出臺後,企業和各方面高度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此次擴大緩繳範圍主要體現為兩方面:一是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産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二是在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受疫情嚴重衝擊、行業內大面積出現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導向的其他特困行業,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一年,原來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到年底。

“這些政策通過條塊結合方式,可以更好更精準地支持困難企業。”李忠表示。此外,在失業保險方面,政策體現出三個“更”字:穩崗返還標準更高,留工補助範圍更廣,支持擴崗舉措更新。目前,前期出臺的失業保險穩崗和留工補助政策已逐步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資金已經直達企業,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也正在抓緊落實落地。

著力擴大消費和投資

在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方面,《通知》提出了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因地制宜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等6項具體舉措。

穩定增加汽車消費,對推動消費復蘇回升、帶動汽車全産業鏈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細化落實舉措,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確保有關措施儘快落地見效,促進汽車市場持續穩定發展。重點是兩方面:一是穩住增量,增加新車消費;二是盤活存量,擴大二手車流通。“近期,部分汽車限購地區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增加了號牌指標數量,吉林、重慶等地出臺了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便利皮卡車進城等舉措。”盛秋平説。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新開工一批工程項目,促進有效投資。近日,交通運輸部公佈了“十四五”時期我國重點推進的11項交通運輸重大工程項目包。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衝久表示,這些重大工程項目聚焦“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重點,將對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牽引帶動作用,也將對當前促投資、穩增長、穩就業形成有力支撐。

近日,《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産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盤活存量資産,就要把回收資金用於重點領域建設,形成新的有效投資,實現良性循環。地方政府或國有企業對盤活存量資産的回收資金,要確保主要用於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精準有效支持102項重大工程等,形成有效投資。對回收資金用於的新建項目,要推動加快前期工作,促進項目落地實施,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儘早發揮回收資金效益。

徐曉蘭表示,工信部將加快實施製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力爭早開工、早投産、早見效,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推動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穩經濟大盤,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近期,各地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比如,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涉及8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吉林出臺了《穩定全省經濟若干舉措》,其中既有落實國務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配套措施,也有吉林省的增量措施;浙江省按照全面頂格、能出盡出、精準高效的原則,出臺了38項穩經濟政策措施。

當前正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最大限度發揮穩增長政策效力,既要形成合力,更要狠抓落實。

徐曉蘭表示,工信部將加強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工作機制,把各項政策舉措解讀好、落實好,形成政策疊加放大效應,確保企業應享盡享。特別是近期將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政策靠前發力、精準加力,6月底前要形成實效。

“將著力落實好已出臺政策,指導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狠抓穩外貿等政策落地見效,特別是要向中小微外貿企業適當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稅、信貸信保支持等政策,力爭將企業綜合成本降下來。同時,著力推動出臺新配套措施,將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範圍;著力穩定外貿外資企業預期,指導各地方加快完善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加大對外貿貨物物流運輸暢通的工作力度,幫助企業用好RCEP等自貿協定優惠政策。”盛秋平表示。

趙辰昕表示,要全力推動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儘快落地見效,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靠前發力、適當加力,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合理擴大有效需求,確保糧食、能源、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重點領域加快復工達産,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記者 熊麗 顧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