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調動擴大有效投資積極因素

2022-12-26 10:1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著力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把促進有效投資的各方面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就能夠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9.9%,快於全部投資14.6個百分點;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1.9%,比全部投資增速高6.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自5月份以來已連續7個月加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我國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壓艙石”,特別是製造業、基礎設施、高技術産業等領域的投資較快增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是連接供給與需求兩端的關鍵變量,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但也要看到,我國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空間廣闊,投資潛力巨大。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做好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加法。“短板”也是“跳板”,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蘊含著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機遇,既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又會産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基礎設施投資還有十分廣闊的空間,我國人均基礎設施存量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二到三成,人均鐵路營業里程不足美國的30%;在新基建和民生發展設施領域更是大有可為,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數僅佔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20%左右,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僅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5%左右。當前,要堅持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方向,綜合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手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做好投資準入限制的減法。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我國投資環境大為改善,極大提升了市場主體的投資積極性。但“看得見”的門檻容易消除,“看不見”的門檻卻依然存在,制約有效投資增長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還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保留著,讓企業不敢投不願投不能投。打破阻礙擴大有效投資的各種“門”,有賴於負面清單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從制度上規範各地招投標、審批、環評等方面程序,嚴格落實“非禁即入”“非限即入”要求,消除隱藏在投資過程中的隱性壁壘,建立更加公平開放的投資環境,才能真正讓社會資本進得來、留得住,形成不斷擴大有效投資的良性循環。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做好民間投資活力的乘法。民間投資對保持整體投資平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自2012年有統計口徑以來,我國民間投資佔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55%以上,是投資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民間投資增長持續低於整體投資增速,前3季度僅增長2%。活力來自信心,要讓民間投資動起來,必須有穩定而良好的投資預期。擴大有效投資,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打造更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各類産權特別是私有産權,加強用地、用能、用水、資金等方面的要素保障。與此同時,還要發揮好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選擇一批收益好、條件好的投資項目,採取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讓民營企業更加有賺頭、有盼頭,形成示範效應,從而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新活力。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當前,産業升級發展、民生投入增加、“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快推進,都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了良好支撐條件。著力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把促進有效投資的各方面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就能夠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吳秋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