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老有所養,讓“銀發族”安度晚年

2023-03-12 14:3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4.9%。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代表委員們表示,應持續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産業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讓“銀發族”安度幸福晚年。

健全養老保險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中國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5億人,同比增加2430萬人。

“中國努力構建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養老保險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白濤建議,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擴大養老金規模,放寬企業建立年金計劃條件。

2022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目前參加人數已超過2800萬。“自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寧波啟動試點實施以來,我們與相關部門、金融機構通力合作、積極推進。”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葉苗表示,寧波將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切實為特困、低保、高齡、失能老人做好兜底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梁偉認為,應多措並舉提升個人養老金對不同收入群體的吸引力。他建議設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平臺,為參加者提供全面、專業的信息資訊和清晰、簡單的操作指引,調動群眾參加個人養老金的積極性。

助力養老産業發展

隨著中國養老事業全方位進步,養老産業也在加速興起。中國養老服務供給能力近年不斷增強。截至2022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4萬個,養老服務床位822.3萬張。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中國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在稅費、用房、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建議,探索建立分級養老護理機制,逐步形成以“居家護理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護理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護理産業發展。同時,基於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養老護理産業新模式,提高護理服務的便捷性和針對性。

“中國智慧養老産業市場規模近年來快速擴大,業態不斷創新,但仍存在産品供給不足、數字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楊劍宇認為,應推動居家可穿戴、便攜式養老監測設備的普及應用,推進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拓展智慧養老院、智慧居家養老等場景,加快區域健康養老大數據平臺建設,滿足智慧養老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淑惠在調研中發現,一些高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日常買菜、做飯很不方便。她建議積極探索老年餐廳等服務模式,讓更多企業參與運營,促進這項民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豐富老人精神生活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在老齡事業和養老産業的發展中,要重視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既要持續做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也要滿足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常委蔡炳瑞建議,可在社區書院、黨群工作室等場所開設老年人心理健康課程和心理諮詢室,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救助渠道和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建議,健全養老服務公共財政長效投入機制,根據村鎮、社區及城市老年人口規模和需求,合理規劃佈局老年公共文化設施,通過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的方式,開辦針對老年人的電影放映、文藝演出、畫展等公益性流動文化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認為,應拓寬渠道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如鼓勵各級黨員幹部與空巢老人、高齡老人結對幫扶,支持街道社區盤活空置房、公園、商場等資源開展文體活動,激勵影視劇製作者推出更多老年題材作品等。(記者 李貞 申孟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